中草药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及免疫力的影响
周永昌,姜晓东,龙晓文,蒋火金,成永旭,吴旭干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 3.北京渔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1149;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1306
Effects of Chinese Herbal Compound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mmune Capacities of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ZHOU Yongchang, JIANG Xiaodong, LONG Xiaowen, JIANG Huojin, CHENG Yongxu, WU Xugan
摘要 将体质量为0.3~0.5 g的蜕壳间期中华绒螯蟹幼蟹饲养在室内循环水系统28 cm×21 cm×17.5 cm独立塑料盒中,盒子底部放置瓦片作为隐蔽物,投喂每千克基础饲料中添加0、1.0、2.0 g由甘草、人参、绞股蓝、银杏叶配伍的复方中草药的饲料,研究复方中草药对幼蟹成活、生长、抗氧化及免疫力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 >0.05),但显著提高了其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缩短了蜕皮间隔(P <0.05)。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显著提高了雄体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肝胰腺中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了肝胰腺中丙二醛的含量(P <0.05);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显著提高了雌体血清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及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综上,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显著提高了幼蟹的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能力,幼蟹饲料中复方中草药的适宜添加水平约为1.0 g/kg。
关键词 :
中华绒螯蟹 ,
复方中草药 ,
生长性能 ,
抗氧化能力
Key words :
Eriocheir sinensis
Chinese herbal compound
growth performance
non-specific immune
引用本文:
周永昌,姜晓东,龙晓文,蒋火金,成永旭,吴旭干. 中草药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及免疫力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19, 38(2): 188-193.
ZHOU Yongchang, JIANG Xiaodong, LONG Xiaowen, JIANG Huojin, CHENG Yongxu, WU Xugan. Effects of Chinese Herbal Compound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mmune Capacities of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 Fisheries Science, 2019, 38(2): 188-193.
链接本文:
http://www.shchkx.com/CN/ 或 http://www.shchkx.com/CN/Y2019/V38/I2/188
[1]
朱喜锋, 李诗洋, 胡俊茹, 梁浩辉, 黄燕华, 周萌, 王国霞. 大口黑鲈稚鱼赖氨酸需求量研究 [J]. 水产科学, 2025, 44(2): 295-302.
[2]
王玉全, 范思宁, 于怡琳, 梅杰, 孙娜, 梁晓晨, 刘学深, 李晓东. 稻蟹共生模式下中华绒螯蟹捕食灰飞虱的研究 [J]. 水产科学, 2025, 44(2): 191-201.
[3]
钱晓莉, 陈阿琴, 王磊, 吴旭干, 姚春霞. 3种来源中华绒螯蟹矿物质组成及风险评估 [J]. 水产科学, 2025, 44(1): 14-25.
[4]
薄其康, 白晓慧, 汪笑宇, 刘克明, 何晓旭, 裴玥, 张韦. 温度驯化对拉氏大吻鱥幼鱼生长和温度耐受性的影响 [J]. 水产科学, 2025, 44(1): 83-90.
[5]
乔增辉, 位璐璐, 卢祺, 史羽瑶, 尹明雨, 王锡昌. 保活方式对中华绒螯蟹活力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J]. 水产科学, 2025, 44(1): 56-64.
[6]
杨圆圆, 涂东宇, 于宏, 方珍珍, 石洪玥, 孙学亮, 陈成勋. 凹凸棒石对锦鲤生长、消化及其肠道菌群的影响 [J]. 水产科学, 2024, 43(6): 955-964.
[7]
徐晓丽, 栾凯, 李翰林, 邱金来, 张鹏, 张韦. 二尖梅奇酵母的致病性研究及敏感药物筛选 [J]. 水产科学, 2024, 43(6): 1001-1008.
[8]
文露婷, 杜雪松, 李哲, 武霞, 黄姻, 覃俊奇, 黄博, 李旻, 邓潜, 林勇, 陈忠. 增喂无根萍对全州禾花鲤生长、营养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J]. 水产科学, 2024, 43(5): 694-706.
[9]
谢昕洋, 周振旗, 关伟晔, 侯鑫, 王军, 王成辉. 中华绒螯蟹攻击性差异的比较转录组研究 [J]. 水产科学, 2024, 43(4): 571-579.
[10]
王天雨, 丛亚新, 吴朝霞, 孙文涛, 刘依朦. 氨氮对中华绒螯蟹蜕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J]. 水产科学, 2024, 43(4): 590-597.
[11]
邹宇凡, 吴玮杰, 白志毅, 冯建彬, 吴敏, 蒋军, 李家乐. 5个群体克氏原螯虾生长和养殖生态适应性比较分析 [J]. 水产科学, 2024, 43(3): 420-428.
[12]
孟泳岐, 鲁耀鹏, 郑佩华, 张秀霞, 李军涛, 张泽龙, 顾志峰, 冼健安. 环境因子和污染物对凡纳滨对虾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J]. 水产科学, 2024, 43(3): 483-490.
[13]
魏成业, 杨红玲, 夏孟婷, 聂庆杰, 翟少伟, 孙云章. 3株肠道原籍菌在美洲鳗鲡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J]. 水产科学, 2024, 43(2): 189-198.
[14]
田海军, 任胜杰, 杨治国, 顾夕章.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克氏原螯虾抗白斑综合征感染研究 [J]. 水产科学, 2024, 43(1): 129-135.
[15]
唐静, 薛竣仁, 刘洪波, 姜涛, 陈修报, 杨健.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背甲几何形态的产地差异 [J]. 水产科学, 2023, 42(5): 775-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