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丑鱼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
刘亚娟,胡静,马振华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海南 三亚 570218; 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0;天津农学院,天津 300384 |
|
Progress on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Clownfish: a Review |
LIU Yajuan, HU Jing, MA Zhenhua |
[1] |
谢永广, 汪小冬, 吴亚峰, 黄福江, 魏秀英, 魏朝宇, 陈敦学. 棘胸蛙胚胎发育观察与相关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研究[J]. 水产科学, 2023, 42(6): 1054-1062. |
[2] |
姜洁明, 刘鹰, 刘奇, 闫红伟. 硬骨鱼类性别分化过程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进展[J]. 水产科学, 2023, 42(4): 726-734. |
[3] |
姜洁明, 沈旭芳, 刘鹰, 张琦, 周慧婷, 王佳, 闫红伟, 王辰奇, 刘奇. 红鳍东方鲀幼鱼中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J]. 水产科学, 2022, 41(3): 362-369. |
[4] |
邱裕明, 林旺, 郭红会, 张策, 李莉, 李大鹏. 不同温度作用下草鱼胚胎的发育及hsp70基因表达[J]. 水产科学, 2021, 40(6): 870-876. |
[5] |
刘项峰, 谢玺, 陈微, 朱守维, 滕炜鸣, 李大成, 李晓东, 王庆志. 辽河口四角蛤蜊繁殖周期研究[J]. 水产科学, 2021, 40(6): 883-888. |
[6] |
黄洋, 黎金海, 王文基, 郭煜文, 李广丽, 陈华谱. 泰国斗鱼Dmrt1基因的部分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J]. 水产科学, 2021, 40(4): 618-623. |
[7] |
宋紫玉, 王国栋, 张丽莉, 黄世玉, 洪伟, 贾奔, 张元长. 紫外线照射对中华锯齿米虾胚胎发育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21, 40(1): 116-121. |
[8] |
马本贺, 陶志英, 吴早保, 吴斌, 王海华, 徐先栋, 陈翠云. 大鳞副泥鳅新品系的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J]. 水产科学, 2020, 39(6): 863-870. |
[9] |
王玉柱, 刘文舒, 李思明, 黎德兵, 郭小泽. 不同水温对黑斑蛙胚胎发育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20, 39(6): 941-946. |
[10] |
王亚利, 解崇友, 尹敏, 蔡瑞钰, 王志坚. 温度对四川华鳊胚胎发育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20, 39(1): 79-87. |
[11] |
王磊,施文瑞,宋东蓥,李学军,樊云鹏,高兴磊,张红. 草金鱼胚胎与胚后发育观察[J]. 水产科学, 2018, 37(6): 742-748. |
[12] |
韩耀全,何安尤,蓝家湖,吴伟军,李育森,王大鹏,雷建军,施军. 乌原鲤的胚胎发育特征[J]. 水产科学, 2018, 37(3): 368-373. |
[13] |
马贵范,刘振华,田永胜,王波,孙宗哲,李祥孔,宋莉妮,李洪. 星斑川鲽(♀)与石鲽(♂)杂交子代胚胎发育研究[J]. 水产科学, 2018, 37(2): 167-173. |
[14] |
陈淑吟,张志勇,刘海林,贾超峰,许津,祝斐,张志伟,任忠宏. 黑鲷×真鲷杂交子代回交繁育及子代早期发育观察[J]. 水产科学, 2017, 36(6): 693-699. |
[15] |
李永仁,梁健,郭永军. 细胞松弛素B诱导菲律宾蛤仔四倍体的初步研究[J]. 水产科学, 2017, 36(5): 666-66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