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线粒体COⅠ序列的泥螺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
赵丹,刘莹,宋爱环,刘梦侠,王慧,刘洪军 |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山东 青岛 266104;青岛市海洋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工程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104 |
|
Genetic Diversity of Snail Bullacta exarata Populations Based on Mitochondrial DNA COⅠ |
ZHAO Dan,LIU Ying,SONG Aihuan,LIU Mengxia,WANG Hui,LIU Hongjun |
|
摘要 为初步研究泥螺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探讨其遗传多样性的产生背景和维持机制,便于今后更好地保护泥螺种质资源,本研究对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四省7个泥螺群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经过处理得到145条631 bp长度的核苷酸片段,分析显示A、G、T、C、A+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83%、18.93%、41.60%、15.64%、65.43%,AT 含量高于 GC 含量。单倍型总数47,共享单倍型数目12。用Arlequin 3.5 软件进行AMOVA 分析,表明7个群体间 COⅠ总遗传分化系数为0.7893(P<0.001), 群体间遗传分化大于群体内遗传分化。用邻接法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7个地理群体的泥螺互相聚在一起,同一群体之间没有明显独立聚在一起的情况。分子方差分析表明群体间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
|
|
关键词 :
泥螺,
线粒体COⅠ基因,
遗传多样性
|
Key words:
Bullacta exarata
mitochondrial DNA COⅠ
genetic diversity
|
|
引用本文: |
赵丹,刘莹,宋爱环,刘梦侠,王慧,刘洪军. 基于线粒体COⅠ序列的泥螺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J]. 水产科学, 2017, 36(3): 353-358.
ZHAO Dan,LIU Ying,SONG Aihuan,LIU Mengxia,WANG Hui,LIU Hongjun. Genetic Diversity of Snail Bullacta exarata Populations Based on Mitochondrial DNA COⅠ. Fisheries Science, 2017, 36(3): 353-358.
|
|
|
|
链接本文: |
http://www.shchkx.com/CN/ 或 http://www.shchkx.com/CN/Y2017/V36/I3/353 |
[1] |
易金鑫,代应贵,孙际佳,张浩然,刘丽. 北盘江下游尼罗罗非鱼群体Cytb基因多态性[J]. 水产科学, 2019, 38(5): 716-720. |
[2] |
白云,王妍,胡莹,张兴华,金万昆,高永平,杨建新,董仕. 5种类型鲤鱼线粒体DNA D-loop及邻近区段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水产科学, 2019, 38(4): 498-505. |
[3] |
李玉龙,刘修泽,吉光,于旭光,李轶平,付杰,王小林,郭栋,董婧. 辽宁沿海鲬mtDNA控制区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J]. 水产科学, 2018, 37(6): 818-824. |
[4] |
谭杰,孙宗红,陶雅晋,姚高友,刘付少梅,刘锦上,刘志刚. 马氏珠母贝F8代4种壳色选育群体的EST-SSR遗传多样性分析[J]. 水产科学, 2018, 37(4): 505-511. |
[5] |
徐洁,王晓梅,李晶晶,陈池,李转转,张玲颖. 基于COⅠ序列绒螯蟹属DNA条形码和遗传多样性研究[J]. 水产科学, 2017, 36(4): 480-487. |
[6] |
尹翠玲,张秋丰,牛福新,徐玉山,马玉艳. 泥螺对多氯联苯的生物毒性效应及累积特征[J]. 水产科学, 2014, (4): 241-244. |
[7] |
尤仲杰. 不同放养密度对泥螺生长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07, 26(2): 103-105. |
[8] |
葛宝明,鲍毅新,程宏毅,郑祥. 夏季杭州湾南岸慈溪滩涂泥螺种群空间分布格局[J]. 水产科学, 2006, 25(11): 545-548. |
[9] |
於宏,王一农,徐军超,王国良. 泥螺生态系管养的技术要点[J]. 水产科学, 2005, 24(1): 29-3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