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老铁山海域沉积物粒度分布及其对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
吴金浩,宋广军,韩家波,张玉凤,印明昊,宋伦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环境监测总站,辽宁 大连 116023; 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辽宁 大连 116000
Granularity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s and Effect on Macrobenthos Community in Laotie Mountain Area of Bohai Sea
WU Jinhao, SONG Guangjun, HAN Jiabo, ZHANG Yufeng, YIN Minghao, SONG Lun
摘要 2017年8月对渤海老铁山海域的沉积物粒度及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研究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不同粒度类型对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沉积物粒度分为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黏土质粉砂、黏土—粉砂—砂、黏土—砂—粉砂、砂—黏土—粉砂等7种类型,以砂、黏土质粉砂、粉砂质砂为主。共采集到大型底栖生物11门83种,不同的沉积物粒度类型中大型底栖生物种类、密度、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明显差异,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中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最多,多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而黏土—粉砂—砂中分布数量最少。生物密度平均值表现为黏土—砂—粉砂>黏土质粉砂>砂质粉砂>砂—黏土—粉砂>粉砂质砂>黏土—粉砂—砂>砂,生物量平均值表现为黏土—粉砂—砂>粉砂质砂>黏土质粉砂>砂质粉砂>黏土—砂—粉砂>砂>砂—黏土—粉砂。研究区域沉积物粒径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数的增加,而黏土—粉砂—砂和黏土—砂—粉砂两种类型的沉积物适宜更多种大型底栖生物生活。不同粒度类型沉积物的中值粒径与大型底栖生物密度呈现显著正相关性,而与大型底栖生物优势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性。
关键词 :
渤海 ,
老铁山 ,
沉积物 ,
粒度 ,
大型底栖生物
Key words :
Bohai Sea
Laotie Mountain
sediment
granularity
macrobenthos
引用本文:
吴金浩,宋广军,韩家波,张玉凤,印明昊,宋伦. 渤海老铁山海域沉积物粒度分布及其对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19, 38(5): 624-635.
WU Jinhao, SONG Guangjun, HAN Jiabo, ZHANG Yufeng, YIN Minghao, SONG Lun. Granularity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s and Effect on Macrobenthos Community in Laotie Mountain Area of Bohai Sea. Fisheries Science, 2019, 38(5): 624-635.
链接本文:
http://www.shchkx.com/CN/ 或 http://www.shchkx.com/CN/Y2019/V38/I5/624
[1]
卢怡凝, 展建强, 司志恒, 李腾, 张元, 张柯馨, 方家熙, 刘志刚. 墨西哥湾扇贝杂交选育系F2 代的现实遗传力 [J]. 水产科学, 2025, 44(1): 75-82.
[2]
陈仲. 海水多品种养殖池塘沉积物-水界面氮磷通量 [J]. 水产科学, 2024, 43(3): 461-467.
[3]
徐海龙, 郑琳琳, 梁茜, 赵荣荣, 许莉莉, 张达娟. 基于性腺指数估算渤海湾雌性口虾蛄初次性成熟体长 [J]. 水产科学, 2024, 43(2): 225-233.
[4]
刘彬, 熊晶, 郭丽, 余开升, 姚诗源. 江汉平原典型虾稻共作沉积物重金属和砷富集现状 [J]. 水产科学, 2023, 42(3): 367-376.
[5]
胥延钊, 单秀娟, 滕广亮. 渤海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动 [J]. 水产科学, 2023, 42(2): 260-267.
[6]
张元, 朱战豪, 姚高友, 苏晓盈, 刘晓坤, 刘付少梅, 方家熙, 陈楠生, 王春德, 刘志刚. 温度和盐度对扇贝“渤海红”稚贝存活和生长的互作效应 [J]. 水产科学, 2022, 41(1): 1-10.
[7]
谷德贤, 王婷, 许玉甫, 吴宁, 王娜, 郝郁, 王刚, 李文雯, 刘国山. 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渤海湾的口虾蛄遗传多样性 [J]. 水产科学, 2021, 40(5): 693-699.
[8]
雷兆霖, 党子乔, 张东升, 孙亚慧, 李乐洲, 张津源, 王玉龙, 周玮. 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参池沉积物—水界面N、P通量的研究 [J]. 水产科学, 2021, 40(3): 354-360.
[9]
王摆,高杉,周遵春. 仿刺参夏眠前后池塘沉积物—水界面氮、磷通量研究 [J]. 水产科学, 2021, 40(2): 239-243.
[10]
杨文超, 黄道建, 陈继鑫, 陈晓燕, 王宇珊. 大亚湾近十年沉积物中汞、砷分布及污染评价 [J]. 水产科学, 2020, 39(6): 915-921.
[11]
杨俊丽,吴雪,李希磊,崔龙波. 莱州湾扇贝养殖区表层沉积物质量评价 [J]. 水产科学, 2018, 37(3): 361-367.
[12]
李保民,张敏,蔡清武,苏溪阳. 不同修复方式下养殖池塘底质营养物质的迁移特征 [J]. 水产科学, 2017, 36(1): 72-77.
[13]
王摆,陈仲,关晓燕,姜北,高杉,蒋经伟,李楠,周遵春. 辽东湾仿刺参养殖池塘底质环境季节变化 [J]. 水产科学, 2016, 35(6): 607-612.
[14]
李翘楚,邹琰,张少春,王英俊,赵丹,宋爱环. 山东省环渤海区域主要鱼类资源变化的研究 [J]. 水产科学, 2015, (10): 647-651.
[15]
吴金浩,李楠,胡超魁,王年斌. 夏季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的硫化物含量分布与区域性差异 [J]. 水产科学, 2014, (8): 50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