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5年 第24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5-08-25 |
|
|
|
|
|
|
|
4 |
哑铃湾网箱养殖海区表层沉积物磷的含量特征 |
|
 |
韦献革,温琰茂,陈璟璇,王文强 |
|
|
在哑铃湾不同养殖历史网箱下、距离网箱50 m和100 m以及对照海区共布设8个采样点,于2002年4月~2003年1月分四季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总磷、无机磷和有机磷进行了测定,分析了调查区磷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哑铃湾海水养殖网箱下沉积物磷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点,沉积物中总磷是对照点的3.71~9.99倍.养殖历史越长,沉积物中的磷含量越高;网箱养殖引起的沉积物磷累积仅限于网箱下及距离网箱50 m范围内,对距离100 m以外的海区影响较小;沉积物中的无机磷占70%以上,以无机磷为主;养殖历史较长的东升村养殖区沉积物磷的季节变化明显,有机磷的变化与养殖活动密切相关. |
|
|
2005 Vol. 24 (8): 4-7
[摘要]
(
45 )
HTML
(0 KB)
PDF
(167 KB)
(
295
) |
|
|
|
11 |
奥尼罗非鱼养殖池沉积形成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 |
|
 |
程光平,李文红,郑惠芳,陈琴,吕逸欢 |
|
|
在半封闭式奥尼罗非鱼养殖池中投入饲料,探索养殖过程中鱼池沉积形成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养鱼或未养鱼,投饲或不投饲,各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沉积;外源饲料输入量相同时,养鱼池新颗粒物生成量(干重)比未养鱼池大15.63%,而沉积量比未养鱼池小19.49%;无外源饲料输入时,养鱼池的沉积量比未养鱼池大75.76%;养殖系统内养殖对象与其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对系统新颗粒物生成及沉积具有重要作用. |
|
|
2005 Vol. 24 (8): 11-13
[摘要]
(
38 )
HTML
(0 KB)
PDF
(85 KB)
(
236
) |
|
|
|
20 |
7种经济贝类生殖腺脂肪酸含量的研究 |
|
 |
黄晓春,刘慧慧,苏秀榕,刘保忠,李太武 |
|
|
为了提高文蛤等经济贝类的稚贝成活率,对文蛤等7种经济贝类的生殖腺中脂肪及脂肪酸的含量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贝类总脂肪含量不同,其中,缢蛏最高,可达25.48%,虾夷扇贝22.32%,文蛤21.27%,泥蚶19.89%,紫贻贝16.79%,杂色鲍15.75%, 青蛤含量最低,只有14.88%.由于浙江沿海的缢蛏一般是在10~11月产卵、受精及完成胚胎发育,在这种低温条件下配子的成熟和受精卵发育需要大量的能量,缢蛏的脂肪含量为最高,精巢为11.02%(占所取样品干重),卵巢为14.46%.雌雄生殖腺的脂肪含量也不同,一般是雌性生殖腺脂肪含量明显高于雄性生殖腺.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大于饱和脂肪酸,其中,紫贻贝含量最高,为67.23%,文蛤次之67.19%,泥蚶第三64.27%,虾夷扇贝59.74%,缢蛏59.40%,青蛤最低,仅为57.51%.生殖腺的质量是繁殖成败的关键,其中脂质的积累是影响生殖腺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 |
|
|
2005 Vol. 24 (8): 20-22
[摘要]
(
52 )
HTML
(0 KB)
PDF
(107 KB)
(
243
) |
|
|
|
29 |
两种抗生素对亚心形扁藻生长的影响 |
|
 |
赵素芬,叶颂伟,孙会强 |
|
|
在室温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土霉素和氯霉素对亚心形扁藻细胞的数量、大小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 mg/L范围内,土霉素的浓度越大,细胞数量在增长期内增幅越大,在衰退期内衰退越快;土霉素对色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氯霉素浓度>1 mg/L时,浓度越大,扁藻细胞数量增幅越小,类胡萝卜素越多.土霉素,氯霉素对扁藻细胞大小的影响均不明显. |
|
|
2005 Vol. 24 (8): 29-31
[摘要]
(
38 )
HTML
(0 KB)
PDF
(649 KB)
(
28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