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7年 第26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7-11-25 |
|
|
|
|
|
|
|
|
589 |
鼠尾藻有性繁殖和幼孢子体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
|
 |
潘金华,张全胜,许博 |
|
|
野外跟踪观测烟台芦洋湾地区鼠尾藻的成熟繁殖状况,采集临近成熟的鼠尾藻至实验室培养,跟踪观测其卵子的排放、卵子和受精卵的发育、假根的生长以及幼孢子体的前期发育.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鼠尾藻繁殖期集中在6 - 8月,鼠尾藻的卵子发育属8核1卵型,卵子受精后约20 h开始脱离生殖托,受精卵先连续进行2次的横分裂,而后再由一端的1个细胞发育成假根,另外2个发育成体细胞.幼孢子体在约2 mm时开始形成分枝突起. |
|
|
2007 Vol. 26 (11): 589-592
[摘要]
(
64 )
HTML
(0 KB)
PDF
(371 KB)
(
533
) |
|
|
|
597 |
花鲈在短期周期性饥饿下的补偿生长 |
|
 |
朱艺峰,林霞,关文静,陈芝丹 |
|
|
试验设3个饥饿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花鲈在短期周期性饥饿下的补偿生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饥饿处理下的花鲈具有部分补偿生长能力,再投喂下的干物质摄食率(F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但饲料效率(FE)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花鲈在短期周期性饥饿下的补偿生长通过提高摄食率实现.花鲈在补偿生长期间的生长效率大幅度提高,在投喂时间为对照组50%的条件下,周期性饥饿7 d (SR77)和周期性饥饿2 d (SR22)组平均特定生长率达到对照组的70.0%. |
|
|
2007 Vol. 26 (11): 597-600
[摘要]
(
46 )
HTML
(0 KB)
PDF
(236 KB)
(
232
) |
|
|
|
601 |
基于细胞密度阈值法赤潮预报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
|
 |
王年斌,宋国庆,杨斌,陈丹凤 |
|
|
为了实现赤潮灾害预报的智能化,加快赤潮灾害预报业务化的进程,本研究基于细胞密度阈值法赤潮统计预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细胞密度阈值法赤潮预报软件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流程.赤潮灾害预测预报软件框架分为二部分,RedTide_Server、RedTide_Platform.RedTide_Server提供多用户访问的服务功能,RedTide_Platform接受客户端的应用请求,并将应用模块计算结果回传给客户端.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既可以在统一的集成环境下(赤潮信息平台系统)运行,也可以独立于集成环境单独运行,用户只需输入相关参数,软件将自动计算出结果,并对结果做出预测预报. |
|
|
2007 Vol. 26 (11): 601-605
[摘要]
(
50 )
HTML
(0 KB)
PDF
(393 KB)
(
199
) |
|
|
|
606 |
锯缘青蟹大眼幼体与凡纳滨对虾混养试验 |
|
 |
梁志辉,王志成,杨家林,童万平 |
|
|
利用3口池塘共1.14 hm2进行锯缘青蟹大眼幼体与凡纳滨对虾的混养试验,投放锯缘青蟹大眼幼体8500只,凡纳滨对虾苗2.03×105尾,经96~129 d的养殖,收获锯缘青蟹729.1 kg,凡纳滨对虾2804.3 kg;锯缘青蟹平均312 g/只,凡纳滨对虾57.5 尾/kg;锯缘青蟹大眼幼体成活率27.5%,凡纳滨对虾成活率79.4%.试验结果表明,锯缘青蟹大眼幼体可以直接投入池塘中与凡纳滨对虾混养,将为今后大规模发展锯缘青蟹养殖摸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
|
|
2007 Vol. 26 (11): 606-609
[摘要]
(
43 )
HTML
(0 KB)
PDF
(274 KB)
(
255
) |
|
|
|
619 |
几种杂交鲤的形态学特征及主要经济性状 |
|
 |
刘义新,肖祖国,徐振秋 |
|
|
杂交鲤1#(高寒鲤♀×建鲤♂)、2#(高寒鲤♂×建鲤♀)体色为青灰色,全鳞,纺锤形,杂交鲤3#(高寒鲤♀×镜鲤♂)、4#(高寒鲤♂×镜鲤♀)为纺锤形,一部分青灰色,全鳞,另一部分为淡黄色,散鳞.二龄鱼的体长/体高为2.28~2.80,体长/头长为3.40~3.75,尾柄长/尾柄高为1.02~1.22,空壳质量/体质量的指数为89.6%~91.5%.杂交鲤3#、4#生长快,群体产量比建鲤高11.3%~61.2%.几种杂交鲤抗寒力均较强,自然越冬成活率一、二龄鱼均超过95%,是适合北方地区养殖的优良鲤鱼杂交种. |
|
|
2007 Vol. 26 (11): 619-621
[摘要]
(
63 )
HTML
(0 KB)
PDF
(161 KB)
(
17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