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当期目录
  • 2007年 第26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7-11-25

     
            论文
    589 鼠尾藻有性繁殖和幼孢子体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潘金华,张全胜,许博
    野外跟踪观测烟台芦洋湾地区鼠尾藻的成熟繁殖状况,采集临近成熟的鼠尾藻至实验室培养,跟踪观测其卵子的排放、卵子和受精卵的发育、假根的生长以及幼孢子体的前期发育.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鼠尾藻繁殖期集中在6 - 8月,鼠尾藻的卵子发育属8核1卵型,卵子受精后约20 h开始脱离生殖托,受精卵先连续进行2次的横分裂,而后再由一端的1个细胞发育成假根,另外2个发育成体细胞.幼孢子体在约2 mm时开始形成分枝突起.
    2007 Vol. 26 (11): 589-592 [摘要] ( 64 ) HTML (0 KB)  PDF (371 KB)  ( 533 )
    593 水泥池养殖香鱼性腺发育的观察
    田照辉,胡红霞,白燕,朱华
    对水泥池养殖的香鱼卵巢、精巢发育做组织学观察,并与洄游型、陆封型香鱼的性腺发育做比较:养殖香鱼卵母细胞的结构和洄游型香鱼、陆封型香鱼基本一致;受精孔和精孔细胞出现的时间早于洄游型香鱼和陆封型香鱼.养殖香鱼卵巢发育略早于野生香鱼,但发育速度比野生香鱼慢,尤其慢于陆封香鱼.精巢结构属叶型壶腹型结构.雄鱼发育成熟早于雌鱼,能自然排精.雌鱼不用激素诱导即可获得游离卵.
    2007 Vol. 26 (11): 593-596 [摘要] ( 43 ) HTML (0 KB)  PDF (355 KB)  ( 177 )
    597 花鲈在短期周期性饥饿下的补偿生长
    朱艺峰,林霞,关文静,陈芝丹
    试验设3个饥饿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花鲈在短期周期性饥饿下的补偿生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饥饿处理下的花鲈具有部分补偿生长能力,再投喂下的干物质摄食率(F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但饲料效率(FE)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花鲈在短期周期性饥饿下的补偿生长通过提高摄食率实现.花鲈在补偿生长期间的生长效率大幅度提高,在投喂时间为对照组50%的条件下,周期性饥饿7 d (SR77)和周期性饥饿2 d (SR22)组平均特定生长率达到对照组的70.0%.
    2007 Vol. 26 (11): 597-600 [摘要] ( 46 ) HTML (0 KB)  PDF (236 KB)  ( 232 )
    601 基于细胞密度阈值法赤潮预报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王年斌,宋国庆,杨斌,陈丹凤
    为了实现赤潮灾害预报的智能化,加快赤潮灾害预报业务化的进程,本研究基于细胞密度阈值法赤潮统计预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细胞密度阈值法赤潮预报软件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流程.赤潮灾害预测预报软件框架分为二部分,RedTide_Server、RedTide_Platform.RedTide_Server提供多用户访问的服务功能,RedTide_Platform接受客户端的应用请求,并将应用模块计算结果回传给客户端.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既可以在统一的集成环境下(赤潮信息平台系统)运行,也可以独立于集成环境单独运行,用户只需输入相关参数,软件将自动计算出结果,并对结果做出预测预报.
    2007 Vol. 26 (11): 601-605 [摘要] ( 50 ) HTML (0 KB)  PDF (393 KB)  ( 199 )
    606 锯缘青蟹大眼幼体与凡纳滨对虾混养试验
    梁志辉,王志成,杨家林,童万平
    利用3口池塘共1.14 hm2进行锯缘青蟹大眼幼体与凡纳滨对虾的混养试验,投放锯缘青蟹大眼幼体8500只,凡纳滨对虾苗2.03×105尾,经96~129 d的养殖,收获锯缘青蟹729.1 kg,凡纳滨对虾2804.3 kg;锯缘青蟹平均312 g/只,凡纳滨对虾57.5 尾/kg;锯缘青蟹大眼幼体成活率27.5%,凡纳滨对虾成活率79.4%.试验结果表明,锯缘青蟹大眼幼体可以直接投入池塘中与凡纳滨对虾混养,将为今后大规模发展锯缘青蟹养殖摸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2007 Vol. 26 (11): 606-609 [摘要] ( 43 ) HTML (0 KB)  PDF (274 KB)  ( 255 )
    610 益生菌剂对鲫鱼肠道菌群影响的初步研究
    尹军霞,陈瑛,孟丽丽
    将鲫鱼分为益生菌剂组和对照组,分别投喂添加益生菌剂和未添加佐剂的一般饲料后,检测各组鲫鱼肠道菌群、饲料系数、增重率和成活率等.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是鲫鱼肠道非常住菌群(过路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为常住菌群;益生菌剂能极显著减少鲫鱼肠道的好氧菌(P《0.01),极显著增加鲫鱼肠道的厌氧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P《0.01),显著降低鲫鱼肠道的产气荚膜梭菌(P《0.05);益生菌剂能有效改善鲫鱼肠道菌群.益生菌剂能促进鲫鱼的生长和成活.
    2007 Vol. 26 (11): 610-612 [摘要] ( 50 ) HTML (0 KB)  PDF (211 KB)  ( 358 )
    613 辽宁省近岸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与趋势评价
    宋伦,周遵春,王年斌,吴金浩,姜北
    根据2004 - 2006年辽宁省近岸海域的生物和沉积物质量监测,对该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作出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呈逐年恶化的态势,尤其是重金属Pb和Cd残留量超标较严重,2006年生物体重金属Pb、As和沉积物As残留量超标率接近100%.
    2007 Vol. 26 (11): 613-618 [摘要] ( 54 ) HTML (0 KB)  PDF (344 KB)  ( 275 )
    619 几种杂交鲤的形态学特征及主要经济性状
    刘义新,肖祖国,徐振秋
    杂交鲤1#(高寒鲤♀×建鲤♂)、2#(高寒鲤♂×建鲤♀)体色为青灰色,全鳞,纺锤形,杂交鲤3#(高寒鲤♀×镜鲤♂)、4#(高寒鲤♂×镜鲤♀)为纺锤形,一部分青灰色,全鳞,另一部分为淡黄色,散鳞.二龄鱼的体长/体高为2.28~2.80,体长/头长为3.40~3.75,尾柄长/尾柄高为1.02~1.22,空壳质量/体质量的指数为89.6%~91.5%.杂交鲤3#、4#生长快,群体产量比建鲤高11.3%~61.2%.几种杂交鲤抗寒力均较强,自然越冬成活率一、二龄鱼均超过95%,是适合北方地区养殖的优良鲤鱼杂交种.
    2007 Vol. 26 (11): 619-621 [摘要] ( 63 ) HTML (0 KB)  PDF (161 KB)  ( 172 )
    622 短蛸外套膜和足甲硫氨酸脑啡肽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沙爱龙,孙虎山,王宜艳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短蛸外套膜和足中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进行定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短蛸外套膜、腕、腕间膜、漏斗中均有met-Enk存在,外套膜背面、腕和腕间膜上皮组织及其附近的部分细胞和神经纤维呈met-Enk强阳性或阳性;外套膜腹面和漏斗上皮组织及其附近的部分细胞和神经纤维呈met-Enk阳性或弱阳性.met-Enk在短蛸外套膜和足不同部位分布密度的不同,可能与各部位的功能不同有关.
    2007 Vol. 26 (11): 622-624 [摘要] ( 41 ) HTML (0 KB)  PDF (244 KB)  ( 197 )
    625 复方中草药对鲤肝脏转氨酶的影响
    田海军,陈建国,龙勇,杨治国,林伟
    在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鲤的正常鱼体和利用鱼类败血病的病原菌导致其肝受损后的鱼体进行药效试验,测定投喂前后血清生化指标中转氨酶浓度变化,表明该复方中草药对正常鱼体的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对鱼类败血病病原菌所致的肝损伤有一定的恢复和治疗作用.
    2007 Vol. 26 (11): 625-627 [摘要] ( 44 ) HTML (0 KB)  PDF (204 KB)  ( 276 )
    628 卤虫的营养
    黄旭雄
    2007 Vol. 26 (11): 628-631 [摘要] ( 49 ) HTML (0 KB)  PDF (297 KB)  ( 245 )
    632 东风螺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尹绍武,廖经球,黄海,高磊
    2007 Vol. 26 (11): 632-636 [摘要] ( 55 ) HTML (0 KB)  PDF (468 KB)  ( 321 )
    637 AFLP技术在水生动物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曹廷,陈婵娟,庞璐,黄亚红
    2007 Vol. 26 (11): 637-639 [摘要] ( 54 ) HTML (0 KB)  PDF (235 KB)  ( 217 )
    640 农药对水产动物污染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王凡
    2007 Vol. 26 (11): 640-642 [摘要] ( 50 ) HTML (0 KB)  PDF (253 KB)  ( 2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