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当期目录
  • 2007年 第2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7-03-25

     
            论文
    1 渔业信息
    2007 Vol. 26 (3): 1-1 [摘要] ( 31 ) HTML (0 KB)  PDF (192 KB)  ( 34 )
    1 《水产科学》来稿须知
    2007 Vol. 26 (3): 1-1 [摘要] ( 34 ) HTML (0 KB)  PDF (344 KB)  ( 32 )
    125 辽宁沿海盐田孤雌生殖卤虫种群组成研究
    赵欣涛,侯林,邹向阳,张瑞锋,王家庆,安家璐,姜丽娟,孙文静
    对辽宁省大连市金州盐场、普兰店盐场、瓦房店复州湾盐场和营口市二道沟盐场孤雌生殖卤虫种群进行了野外调查,发现这4个沿海盐场中原有的孤雌生殖卤虫种群中出现了大量雄体.分析成体卤虫的性比,卤虫卵的卵色、卵径及卵重,初步认为辽宁省孤雌生殖卤虫种群中外来的两性生殖卤虫可能是美国旧金山湾卤虫.外来的两性生殖卤虫占有一定优势,本地的孤雌生殖卤虫种群已经有了转变,这样的种群组成表明已经形成了生态入侵,有可能影响卤虫的生物多样性.
    2007 Vol. 26 (3): 125-129 [摘要] ( 53 ) HTML (0 KB)  PDF (379 KB)  ( 177 )
    130 黄鳝血清、肠黏液免疫球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部分特性分析
    张静,安利国,张福淼,谢萍,杨桂文
    采用硫酸铵盐析、Sephadex G-200凝胶层析等方法从黄鳝血清和肠道黏液中分离纯化出黄鳝血清和黄鳝肠黏液免疫球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二者的理化性质相同;经β-巯基乙醇处理后解离形成重链和轻链两个亚单位,分子量分别为74 kD和29 kD.试验结果表明,黄鳝血清和肠黏液中存在免疫球蛋白,二者具有相同的层析和SDS-PAGE电泳特性.
    2007 Vol. 26 (3): 130-133 [摘要] ( 47 ) HTML (0 KB)  PDF (307 KB)  ( 207 )
    134 气/水混合溶解机在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中的应用试验
    孙建明,张洪,赵慧慧,纪瑾
    在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中,采用气/水混合溶解机调节虹鳟养殖水中的溶氧量.设置4种溶氧量,分别为7.05、8.82、11.84、15.80 mg/L,其中8.82 mg/L为对照组,充空气;试验30 d,对虹鳟幼鱼(体长13.0~18.5 cm)的生长率、能量收支及机体的营养组成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7.05 mg/L的低溶氧组鱼在生长率和饲料转化效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11.84 mg/L和15.80 mg/L的高氧组鱼食物转化效率高,生长率明显提高.由摄食能的分配结果可见,随着溶解氧的升高,虹鳟幼鱼的摄食能用于生长和代谢的比例提高.表明在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中高溶解氧对虹鳟幼鱼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007 Vol. 26 (3): 134-137 [摘要] ( 43 ) HTML (0 KB)  PDF (291 KB)  ( 311 )
    138 军曹鱼幼鱼日粮锌最适添加量的研究
    徐志雄,董晓慧,刘楚吾
    在以卵白蛋白为蛋白源的基础饲料(Zn含量为5.65 mg/kg)中添加10、20、30、40、50 mg/kg以ZnS04为Zn源的Zn,使饲料中总Zn含量为15.97、25.66、33.90、45.85、55.88 mg/kg.投喂军曹鱼幼鱼8周.试验结果表明,基础饲料组鱼出现生长不良、厌食、皮肤糜烂和白内障等症状,其成活率、增重率、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AKP)显著低于添加Zn组(P<0.05),骨骼、肌肉、血清和肝脏Zn含量也表现出相同趋势.10 mg/kg和20 mg/kg Zn添加量组鱼仍出现缺Zn症状,各项测定指标随Zn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当饲料中Zn添加量达到30 mg/kg时,各项指标趋向稳定,与添加量40 mg/kg和50 mg/kg组无显著差异.以增重率和骨骼Zn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回归分析表明,以ZnSO4为Zn源时,军曹鱼幼鱼日粮Zn的最适添加量为42.86 mg/kg.
    2007 Vol. 26 (3): 138-141 [摘要] ( 49 ) HTML (0 KB)  PDF (256 KB)  ( 171 )
    142 广州市重点渔业增养殖区环境质量评价
    何歆,冯佳和,李松青,林小涛
    通过对广州市重点渔业增养殖区为期2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大多数养殖区养殖水体和底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养殖水体主要受到总大肠菌群污染,油类和Cu的污染也较为严重.养殖区表层沉积物受到了油类和Hg、As、Cu的污染,属于轻度污染.
    2007 Vol. 26 (3): 142-145 [摘要] ( 44 ) HTML (0 KB)  PDF (302 KB)  ( 188 )
    146 陈化介质对盐藻生长与物质积累的影响
    郭金耀,杨晓玲
    为能更好地培养利用盐藻,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组分的陈化介质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陈化的原介质和煮介质,不仅均极显著抑制盐藻细胞的生长增殖,而且均极显著抑制盐藻细胞叶绿素和β-胡萝卜素的形成,而原介质和煮介质相比,他们的作用差异性不显著.陈化的蛋介质对盐藻细胞的生长增殖、叶绿素和β-胡萝卜素的形成无显著作用,而对盐藻细胞蛋白质积累有显著促进作用,可能是蛋介质中的蛋白质起了营养物质的作用.陈化介质中失去平衡的矿质营养元素和盐藻细胞的其他代谢产物等可能是抑制盐藻细胞生长与物质积累的主要原因.
    2007 Vol. 26 (3): 146-149 [摘要] ( 52 ) HTML (0 KB)  PDF (268 KB)  ( 166 )
    150 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和虾池养殖技术研究
    周一兵,杨大佐,管兆成,徐宪仲,赵凤飞
    2007 Vol. 26 (3): 150-153 [摘要] ( 49 ) HTML (0 KB)  PDF (263 KB)  ( 407 )
    154 磷浓度对盐生杜氏藻和纤细角毛藻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尹翠玲,梁英,张秋丰
    在温度(23±1)℃,盐度31,光照度5000 lx的条件下,用含有不同磷浓度(0、2.27、18.15、36.3、72.6、290.4 μmol/L)的培养基对盐生杜氏藻和纤细角毛藻进行培养,研究2种微藻在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磷浓度对其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周期中,磷浓度对两种微藻的光合作用及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盐生杜氏藻的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均随着起始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90.4 μmol/L处达到最大值;纤细角毛藻的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在18.15 μmol/L处达到最大值,而后随着磷浓度的继续升高,其上述指标反而降低.所以盐生杜氏藻和纤细角毛藻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的最适磷浓度分别为290.4 μmol/L和18.15 μmol/L.
    2007 Vol. 26 (3): 154-159 [摘要] ( 42 ) HTML (0 KB)  PDF (425 KB)  ( 266 )
    160 草鱼酶解技术研究
    殷金莲,徐怀德,韦亚萍
    应用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对草鱼进行酶解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胃蛋白酶酶解草鱼酶用量为(E/S)0.6%,温度55℃,pH 2.0,酶解5 h氨基态氮含量较高,为0.0190 g/L;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草鱼酶用量为(E/S)0.01%,温度45℃,pH 6.5,酶解4 h氨基态氮含量较高,为0.0417 g/L;胰蛋白酶酶解草鱼酶用量为(E/S)0.64%,温度50℃,pH 8.0,酶解5 h氨基态氮含量较高,为0.0472 g/L.通过对3种蛋白酶在最优条件下酶解草鱼肉的比较可知,枯草杆菌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效果较好.为草鱼深加工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2007 Vol. 26 (3): 160-163 [摘要] ( 43 ) HTML (0 KB)  PDF (234 KB)  ( 263 )
    164 敌百虫和久效磷农药对蒙古裸腹溞的急性毒性研究
    谢钦铭,李向阳
    研究了2种有机磷农药(敌百虫、久效磷)对蒙古裸腹溞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敌百虫对蒙古裸腹溞的毒性很高,而久效磷对蒙古裸腹溞的毒性较低.敌百虫和久效磷对蒙古裸腹溞的24 h LC50分别是0.03 mg/L和1.54 mg/L.
    2007 Vol. 26 (3): 164-166 [摘要] ( 48 ) HTML (0 KB)  PDF (208 KB)  ( 217 )
    167 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郭闯,方苹,郭立新,陈辉
    以1%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纯化的气溶素免疫8周龄的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获得1株稳定分泌气溶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A2D3.腹水单抗ELISA效价为1∶16,384(1∶214),其能特异性抑制气溶素的溶血活性并且腹水单抗有中和特性,抑制效价和中和效价分别为1∶128(1∶27)和1∶128(1∶27).以此单抗建立了检测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的间接ELISA方法,对临床分离的50株嗜水气单胞菌培养上清检测,有48株呈阳性反应.
    2007 Vol. 26 (3): 167-170 [摘要] ( 54 ) HTML (0 KB)  PDF (265 KB)  ( 327 )
    171 漠斑牙鲆仔鱼摄食节律的研究
    姜志强,冯丹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漠斑牙鲆仔鱼摄食节律.试验结果表明:漠斑牙鲆仔鱼摄食具有昼夜节律性,其摄食活动主要在白天进行,在10:00光照度为400 lx时摄食最为活跃,抵达摄食高峰,仔鱼夜间不摄食,全天表现明显的摄食节律.
    2007 Vol. 26 (3): 171-172 [摘要] ( 55 ) HTML (0 KB)  PDF (150 KB)  ( 240 )
    173 海水动物育苗中骨条藻的培养技术
    魏国重,裴光富
    2007 Vol. 26 (3): 173-174 [摘要] ( 51 ) HTML (0 KB)  PDF (154 KB)  ( 564 )
    175 对虾的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占秀安,刘平,王永侠
    2007 Vol. 26 (3): 175-178 [摘要] ( 44 ) HTML (0 KB)  PDF (247 KB)  ( 632 )
    179 微藻的综合开发利用
    邹树平,吴玉龙,杨明德,李春,童军茂
    2007 Vol. 26 (3): 179-181 [摘要] ( 52 ) HTML (0 KB)  PDF (248 KB)  ( 729 )
    182 V-ATPase:分子结构、功能及其在卤虫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孙文静,侯林,姜丽娟,安家璐,张瑞锋,赵欣涛,王家庆
    2007 Vol. 26 (3): 182-184 [摘要] ( 51 ) HTML (0 KB)  PDF (312 KB)  ( 483 )
    185 2005年绥中县海湾扇贝养殖欠产原因调查
    毕远溥,李文凯
    2007 Vol. 26 (3): 185-186 [摘要] ( 56 ) HTML (0 KB)  PDF (163 KB)  ( 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