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当期目录
  • 2013年 第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3-12-25

     
            论文
    691 条斑紫菜叶状体细胞对3种抗性筛选剂敏感性的研究
    王萍,金俊,滕亚娟,李信书,陈平,周俊
    为探讨条斑紫菜叶状体细胞对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以确定条斑紫菜遗传转化后代适宜的抗性选择质量浓度,将叶状体用海螺酶解离获得原生质体,在培养皿中20℃培养3 d后,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G418(0、10、50、100、200、300 mg/L)、卡那霉素(0、50、100、300、500、800 mg/L)或氯霉素(0、5、15、35、65、100 mg/L ),观察细胞分裂与死亡率、小紫菜比率,进行显著性检验。试验结果表明,条斑紫菜叶状体细胞对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氯霉素>卡那霉素> G418。在条斑紫菜叶状体遗传转化用G418、卡那霉素或氯霉素作抗性筛选时,筛选质量浓度分别为300、50 mg/L及15~35 mg/L。
    2013 Vol.  (12): 691-695 [摘要] ( 33 ) HTML (0 KB)  PDF (1227 KB)  ( 179 )
    696 六种常用渔药对黑尾近红鲌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徐先栋,曹义虎,邓勇辉,朱恩华,曾庆祥,张建铭,周秋白,陈云香,肖鸣鹤
    为查明甲苯咪唑、阿维菌素、辛硫磷、聚维酮碘、福尔马林和食盐6种常用渔药对黑尾近红鲌鱼种毒性,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这6种药对黑尾近红鲌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6种药物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28、0.0028、0.042、37.7、6.45、1005.5 mg/L。阿维菌素和辛硫磷毒性高,应谨慎使用。其他药物可按常规用量使用。
    2013 Vol.  (12): 696-700 [摘要] ( 37 ) HTML (0 KB)  PDF (594 KB)  ( 357 )
    701 草海鲫鱼繁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王金娜,周其椿,安苗,谈冰畅,邰定敏
    采用解剖学及显微观察等方法对采自不同月份的1136尾鲫鱼进行解剖,并挑选出406尾成熟系数达Ⅳ期以上的鲫鱼开展繁殖生物学的研究,确定草海鲫鱼的繁殖季节,繁殖群体的组成及雌雄性比。研究结果表明,草海鲫鱼主要在2-5月进行繁殖,盛期为2-3月,但发现有少量鲫鱼在8-9月也有产卵现象;1龄达初次性成熟(♀:13%;♂:28%),2龄个体全部成熟;最小性成熟群体雌性全长81 mm,体长65mm,体质量9.6g,成熟系数为15%;雄性全长103mm,体长82mm,体质量17.3g,成熟系数为5.4%;绝对怀卵量为13260~34837粒,平均(20803±9682.45)粒,相对怀卵量为198~320.4粒/g ,平均(266.43±51.87)粒/g ;卵径为0.5~1.5 mm ,繁殖群体有5个年龄组,但主要由2、3龄个体组成,产卵群体中,雌性有370尾,雄性有36尾,繁殖群体雌雄性比约为10∶1,种群雌雄性比约为8∶1。发现种群中年龄组成偏低龄化,雌雄比例差异较大,对草海鲫鱼的繁殖与保护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2013 Vol.  (12): 701-705 [摘要] ( 35 ) HTML (0 KB)  PDF (750 KB)  ( 249 )
    706 盐度、温度对中华虎头蟹溞状幼体存活及变态的影响
    魏国庆,李晓冬,曹琛,邢佐平,宋松伟,钟玲
    在生化培养箱中,分别设置5、10、15、20、25、30、35、40、45共9个盐度梯度及0、5、10、15、20、25、30、35、40℃9个温度梯度,借助SPSS 17.0分析骤变、渐变及恢复试验结果对中华虎头蟹溞状幼体存活及变态的影响,探讨中华虎头蟹溞状幼体对盐度、温度的适应性。试验结果显示,骤变、渐变试验中,盐度、温度对Ⅰ、Ⅱ、Ⅲ期溞状幼体存活率及变态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0.01);除25℃组外,其余盐度、温度渐变组变态率全部高于骤变组;Ⅱ、Ⅲ期溞状幼体耐盐、耐温及变态能力差异不大,但均显著高于Ⅰ期溞状幼体。骤变、渐变恢复试验中,盐度25和温度25℃以5/24 h的变幅恢复至其他梯度时,均不显著影响Ⅰ、Ⅱ、Ⅲ期溞状幼体的存活率;溞状幼体的恢复能力Ⅰ期<Ⅱ期<Ⅲ期,但差异不大。
    2013 Vol.  (12): 706-712 [摘要] ( 39 ) HTML (0 KB)  PDF (898 KB)  ( 253 )
    713 硬壳蛤胚胎发育和变态阶段生化分析及能量利用的初步研究
    夏长革,李晓旭,宋坚,常亚青
    采用常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硬壳蛤的卵、D形幼虫、变态前幼虫和变态后幼虫的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及发育过程中能量利用情况。试验结果显示,硬壳蛤卵中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47.6%、42.2%和10.2%;每个卵所含的能量平均为0.988mJ。经过24h的孵化后,3种能源物质的含量均下降,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相对下降12.5%、18.8%和13.9%,总能源物质含量下降15.3%。胚胎发育过程中每个幼虫平均消耗的能量为0.161mJ,其中脂类提供了68.5%的能量。幼虫变态过程中,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相对下降25.1%、26.6%和19.2%。变态过程中每个幼虫消耗的能量为2.111mJ,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分别提供了能量的44.4%、35.9%和19.2%。变态过程消耗的能量是胚胎发育过程的13倍。
    2013 Vol.  (12): 713-716 [摘要] ( 43 ) HTML (0 KB)  PDF (601 KB)  ( 284 )
    717 饥饿对异育银鲫激素水平和体组分的影响
    祝尧荣,沈文英,金叶飞,任岗
    选取体质量(82.1±4.5) g的健康异育银鲫120尾,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对照组正常投喂,处理组饥饿处理,试验期为28 d ,养殖温度22~25℃。饥饿3、7、14、21、28 d后,分别测定异育银鲫血液中甲状腺素、胰岛素水平及肝胰脏、肌肉生化组分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饥饿降低了异育银鲫血液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含量,其中饥饿处理7 d和21 d组异育银鲫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饥饿7、21、28 d ,胰岛素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饥饿3、7、14 d的异育银鲫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显著降低( P<0.05),肝胰脏和肌肉脂肪含量在整个饥饿过程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饥饿对肝胰脏和肌肉的蛋白含量和水分无显著影响。因此饥饿降低了异育银鲫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水平及代谢水平,可能是鱼体应对饥饿胁迫的重要生理反应。
    2013 Vol.  (12): 717-720 [摘要] ( 52 ) HTML (0 KB)  PDF (774 KB)  ( 189 )
    721 双壳类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分析
    孟学平,申欣,赵娜娜,田美,郑立波,程汉良,阎斌伦,董志国
    自GenBank检索到双壳类线粒体基因组,对其进行基因结构比较分析,以揭示线粒体基因组的演化规律,为线粒体基因组在物种演化和鉴定上的应用研究提供资料。结果共获得45个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布于双壳类5个目中。多数种类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15~32 kb。平均 A+ T =62.9%。多数种类基因分布在重链上,而蚌目的基因分布在2条链上;少数种类(蚌目13个、帘蛤目的2个、贻贝目的1个、海螂目的1个,巨蛎属的贝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含有13种蛋白质基因,其余种类为12种,缺少atp8;文蛤属4个种类、巨蛎属中4个种类、蚌目的11个种类、贻贝属中的紫贻贝和地中海贻贝的PCGs、rRNA基因排序在同属内或科内相同;珍珠贝目牡蛎科的10个种类线粒体基因组可分为7种类型;扇贝科海湾扇贝2个线粒体基因组基因结构相似外,其余种类无共享基因块;贻贝科的紫贻贝和海湾贻贝基因结构极相似。绿贻贝的结构独特,co x 2为双拷贝;海螂目的北方钻岩蛤基因结构与其它目的相似性极低。多数双壳类线粒体基因组非编码区占7.64%~40.26%,主非编码区大小为374~4341 nt。基于12种PCGs核苷酸/氨基酸的属内种间最小分歧度分别为0.2~1.0/0~1.0(文蛤属)、0.4~2.0/0~3.2(贻贝属)和1.9~13.9/0~6.4(巨蛎属)。
    2013 Vol.  (12): 721-729 [摘要] ( 92 ) HTML (0 KB)  PDF (1541 KB)  ( 488 )
    730 pH 对不同日龄的太平洋鳕仔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宫雪,范瑞,姜志强,孟祥科,孙阳,杨晶晶
    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p H对1、16日龄和28日龄的太平洋鳕仔鱼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定的pH范围内,太平洋鳕仔鱼淀粉酶的活力均随pH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1日龄时淀粉酶最适pH为7.0,16日龄时最适pH为7.0~8.0,28日龄时淀粉酶最适pH为7.5。pH对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则不同。1日龄时,蛋白酶最适pH为8.0,而到16日龄和28日龄,最适pH降至2.6~3.0。可以看出,随着发育过程中器官和组织的完善,淀粉酶的最适pH偏碱性,而蛋白酶的最适pH则由碱性变为酸性,说明对蛋白消化有主导作用的酶的种类在逐渐发生转变。
    2013 Vol.  (12): 730-733 [摘要] ( 72 ) HTML (0 KB)  PDF (859 KB)  ( 172 )
    734 红玛丽雄性生殖器官组织结构和精子发生的研究
    郭恩棉
    为促进卵胎生鱼类的养殖和选育,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卵胎生硬骨鱼红玛丽雄性生殖器官组织结构和精子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红玛丽雄性生殖器官包括精巢、贮精囊、输精管和交接器。成鱼精巢属小管型结构,每个精小管中的生精细胞发育同步。精巢后端通过输出管与贮精囊相连,左右两个贮精囊汇集成一条共同的输精管。红玛丽精子发生经历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6个时期。红玛丽精子的发生是连续的,精子成熟后以精荚形式输入雌鱼输卵管,保证了受精作用成功率。
    2013 Vol.  (12): 734-737 [摘要] ( 28 ) HTML (0 KB)  PDF (8869 KB)  ( 26 )
    738 池塘主养唇试验
    蒋湘辉,骆小年,刘刚,金广海,李敬伟
    利用0.93 hm2池塘进行唇主养试验。放养平均体质量为154 g的唇21500尾,搭配平均体质量为100 g的鲢鱼1500尾。经138 d饲养,出塘总产量11669.4 kg ,其中唇商品鱼10510 kg ,平均规格为502.9 g/尾,摄食鱼饵料系数为1.4,利润471501元/hm2。
    2013 Vol.  (12): 738-740 [摘要] ( 38 ) HTML (0 KB)  PDF (625 KB)  ( 261 )
    741 北京地区大鲵苗种生长研究
    黄文,盛竹梅
    在北京地区人工养殖非原产地大鲵苗种140尾,在适宜的饲养环境下,经过126 d的饲养,幼鲵的体质量由(51.83±9.95)g 增至(121.96±31.97)g,质量净增加达70.13 g,质量增加率达137.24%。幼鲵生长态势极为迅速,质量增加效果明显。同时对不同生长时期的幼鲵全长与体质量测量,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全长与体质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三次函数关系,其关系式为 y=23.172-0.046 x2+0.006 x3。
    2013 Vol.  (12): 741-743 [摘要] ( 40 ) HTML (0 KB)  PDF (628 KB)  ( 148 )
    744 低聚木糖在水产动物中的营养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陈晓瑛,黄燕华,王国霞,莫文艳,付晶晶,吴春玉,曹俊明
    2013 Vol.  (12): 744-748 [摘要] ( 36 ) HTML (0 KB)  PDF (712 KB)  ( 465 )
    749 低等真骨鱼类肌间骨发生的研究
    房连聪,李学军
    2013 Vol.  (12): 749-752 [摘要] ( 62 ) HTML (0 KB)  PDF (588 KB)  ( 375 )
    753 2013年总目次
    2013 Vol.  (12): 753-756 [摘要] ( 19 ) HTML (0 KB)  PDF (333 KB)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