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当期目录
  • 2015年 第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5-09-25

     
            论文
    583 仿刺参与鼠尾藻、菊花心江蓠轮养时的生长及对环境因子的影响
    王军,田相利,姜文联
    将初始体质量(5.07±0.45)g的仿刺参幼参放养在池塘内竹制的4 m×4 m×1.5 m网格中,将夹有初始平均体长(31.7±10)cm ,体质量(2.32±1.2)g的鼠尾藻和菊花心江蓠的聚乙烯苗绳均匀地系在网格竹竿骨架上。仿刺参初始放养密度为11头/m2,鼠尾藻和菊花心江蓠的密度分别为187.5 g/m2、375 g/m2、562.5 g/m2、750 g/m2和250 g/m2、500 g/m2、750 g/m2、1000 g/m2,后轮养的菊花心江蓠按密度从小到大分别放置于原混养鼠尾藻密度为187.5 g/m2、375 g/m2、562.5 g/m2、750 g/m2网格内。每隔15 d检测一次不同轮养系统中仿刺参和藻类的生长及水体中叶绿素a ,底泥中总氮、总磷和有机碳含量的变化。120 d的饲养结果表明,轮养大型藻的仿刺参特定生长率高于单养对照组的仿刺参,混养鼠尾藻562.5 g/m2后,轮养菊花心江蓠750 g/m2的模式下,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轮养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明显下降,大型藻净产量越高,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下降越明显;轮养组底泥中总氮、总磷和总有机碳含量均明显低于单养组(P <0.05)。
    2015 Vol.  (9): 583-589 [摘要] ( 87 ) HTML (0 KB)  PDF (1177 KB)  ( 359 )
    590 不同地域黄河鲤、建鲤肌肉生化组成的比较研究
    王兵兵,孙海坤,孙建富,韩雨哲,姜志强
    为给黄河鲤肉质改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分别采集了陕西新民家鱼原种场、河南郑州黄河鲤鱼良种场养殖黄河鲤和伊洛河花园口段野生黄河鲤,并与养殖范围较广的建鲤品种(采自辽宁丹东英波鸭绿江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了比较分析。应用生化分析方法对4个鲤群体肌肉中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以及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群体之间水分和灰分的差异不显著(P>0.05),黄河鲤群体的粗脂肪含量除郑州良种场群体外,均显著低于建鲤群体,陕西群体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鲤群体(P<0.05)。陕西群体的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和总呈味氨基酸均最高,必需氨基酸含量为陕西群体>伊洛河群体>建鲤群体>郑州良种场群体。建鲤群体的必需氨基酸指数最高,平均为90.11。郑州良种场群体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建鲤群体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而不饱和酸总量最大的为陕西群体,必需脂肪酸最大的为伊洛河群体。以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进行评价4个鲤鱼群体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氨基酸评分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异亮氨酸,化学评分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甲硫氨酸+半胱氨酸。
    2015 Vol.  (9): 590-595 [摘要] ( 49 ) HTML (0 KB)  PDF (725 KB)  ( 212 )
    596 阿维菌素对池塘水质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短期影响
    董加沙,何绪刚,邓闵,游鑫,刘全圣,覃雅,陈荣
    在湖北省公安县崇湖渔场3口面积均为0.268 hm2的主养草鱼池塘中,施用剂量0.0375 mL/m3的阿维菌素后,于第2、3、4、5、6 d采样,测定池塘水质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短期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可使池塘水体硝态氮水平显著下降,亚硝态氮、铵态氮和总氮水平显著上升;而对总磷、可溶性磷酸盐和p H值的影响不显著。施用阿维菌素前共镜检出浮游植物6门80种,浮游动物32属41种;用药后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94种,浮游动物38属48种。其中,原生动物消失10种、新增9种,轮虫消失5种、新增10种,桡足类新出现3种成体。绿藻消失9种、新增10种,硅藻消失1种、新增8种,裸藻消失2种、新增7种,甲藻和金藻各新增1种。施用阿维菌素后,浮游动植物优势种显著变化,小型浮游植物种类增多。阿维菌素导致原生动物和枝角类的密度和生物量显著下降,桡足类数量显著上升,而对轮虫密度和生物量影响不大;同时裸藻、蓝藻、甲藻等部分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剧烈波动;使用阿维菌素的池塘易发生裸藻水华,应慎用阿维菌素。
    2015 Vol.  (9): 596-604 [摘要] ( 81 ) HTML (0 KB)  PDF (1274 KB)  ( 270 )
    605 光周期对雨生红球藻生物量、虾青素累积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江红霞,林雄平,雷梦云,孔祥会
    研究了不同光周期条件(0L∶24D、4L∶20D、8L∶16D、12L∶12D、16L∶8D、20L∶4D、24L∶0D )对雨生红球藻生物量(细胞密度和单位体积干质量)、虾青素含量(单位干质量虾青素含量和单个细胞虾青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生物量的测定采用显微细胞计数法和直接称质量法,虾青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试验结果表明,雨生红球藻生物量和丙二醛含量随光照时间的延长先升后降,虾青素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则随光照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雨生红球藻生物量和丙二醛含量均在16L∶8D光周期条件下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连续黑暗和连续光照条件下的生物量和丙二醛含量(P<0.05);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在连续光照条件下最高,且均显著高于每日光照时间小于20 h条件下的虾青素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 P<0.05);在20L∶4D和连续光照条件下的雨生红球藻生物量、单个细胞虾青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这两种条件下的单位干质量虾青素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P<0.05);在连续黑暗条件下,雨生红球藻生物量、虾青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最低。本研究结果为雨生红球藻的大规模培养和虾青素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5 Vol.  (9): 605-609 [摘要] ( 107 ) HTML (0 KB)  PDF (872 KB)  ( 259 )
    610 野生黑蝶贝表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析
    严俊贤,刘宝锁,李有宁,陈明强,吴开畅,叶乐
    随机选取3~4龄野生黑蝶贝128只,对其壳长( L1)、壳高( L2)、壳宽( L3)、韧带长( L4)和体质量(m)进行测量,计算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壳长、壳高、壳宽和韧带长为自变量对因变量体质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得出不同表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相关性分析中,对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壳高>壳长>壳宽>韧带长( P<0.01);通径分析中,壳高对体质量作用最大(0.589),其次是壳宽(0.278)和壳长(0.143);壳高对体质量的直接决定系数最大(0.347),其他依次为壳宽(0.077)、壳长(0.02)和韧带长(0.0001),总决定系数为r2=0.854;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方程:m =-364.554+0.858 xL 1+3.032 xL 2+4.371 xL 3。通过对黑蝶贝壳高、壳宽进行选择,同时加强对壳长的协同选择来选育生长较快、适于插核育珠的黑蝶贝新品系,为黑蝶贝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2015 Vol.  (9): 610-614 [摘要] ( 43 ) HTML (0 KB)  PDF (971 KB)  ( 252 )
    615 一株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仿刺参免疫的影响
    关晓燕,陈仲,赵春霞,高杉,蒋经伟,王摆,姜冰,李丽丽,顾英,董颖
    从大连湾地区健康的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株B4,通过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同源性分析,确定菌株B4为芽孢杆菌属。该菌株在温度20~35℃,pH 6~9,盐度3~7.5下生长良好。采用108 cf u/m L密度的B4菌液投喂仿刺参,投喂后第0、7、14、21 d和第28 d测定仿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酚氧化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第7d时,试验组仿刺参腔液中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酚氧化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第21 d时,试验组仿刺参腔液中溶菌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第28 d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差异( P<0.01),说明B4可提高仿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酚氧化酶5种免疫酶的活性,对仿刺参有一定的免疫刺激作用。
    2015 Vol.  (9): 615-620 [摘要] ( 49 ) HTML (0 KB)  PDF (1567 KB)  ( 160 )
    621 海上网箱培育大规格糙海参苗试验
    陈明强,张立,杨学明,江林源,黄光华,李有宁
    2013年7月,在海上贝架养殖区0.6 m×0.6 m×1 m的小型网箱中,利用天然饵料培育大规格糙海参参苗。经95 d培育,参苗平均体长由1.13 cm长至3.24 cm ,日均增长0.02 cm/d ;平均体质量由0.04g增至0.84g,日均增加质量0.008g/d,体质量增加20倍,成活率为57%。前25d内参苗快速生长,成活率明显下降;此后参苗生长和成活率变化缓慢并趋于稳定。试验结果表明,在天然海区利用小网箱培育糙海参大规格参苗的方法可行,但培育效果尚不理想,需进一步改进提高。
    2015 Vol.  (9): 621-624 [摘要] ( 64 ) HTML (0 KB)  PDF (901 KB)  ( 358 )
    625 鱼源乳酸菌对水产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苟小兰,苏艳秋,石锐,顾继锐,罗国强,王利
    为研究高活性乳酸菌的抑菌作用,采用牛津杯法体外评价了6株鱼源乳酸菌对9种水产致病菌的抑菌特性,并通过纸片扩散法测定21种抗生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6株乳酸菌对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及豚鼠气单胞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鳗弧菌、大肠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杀鲑气单胞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无抑制效果,且发酵上清液的抑菌能力大于菌体。药敏试验发现仅3种药物能有效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而17种抗生素的抑菌效能已不同程度减弱甚至消失。与抗生素类药物相比,乳酸菌发酵液的抑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抗生素,为抗生素替代品开发奠定基础。
    2015 Vol.  (9): 625-629 [摘要] ( 46 ) HTML (0 KB)  PDF (1455 KB)  ( 351 )
    630 我国观赏鱼种类概述与发展
    骆小年,刘刚,闫有利
    2015 Vol.  (9): 630-638 [摘要] ( 53 ) HTML (0 KB)  PDF (747 KB)  ( 804 )
    639 水产食品“风险-收益”分析研究进展
    王祎,刘俊荣,朱蓓薇
    2015 Vol.  (9): 639-646 [摘要] ( 34 ) HTML (0 KB)  PDF (1054 KB)  ( 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