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李晓美,鲍枳月,吴立新,毕铮铮,许亚琴,翟春雨,陈家俊 |
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 大连 116023 |
|
Effects of Dietary Reduced Glutathione on Growth and Antioxidation Capacity of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
LI Xiaomei, BAO Zhiyue, WU Lixin, BI Zhengzheng, XU Yaqin, ZHAI Chunyu, CHEN Jiajun |
|
摘要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添加量分别为0、100、200、400、600 mg/kg,投喂初始体质量为(23.08±0.09) g的大菱鲆,8周后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还原型谷胱甘肽添加量为200 mg/kg时,大菱鲆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饲料中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肝脏中丙二醛含量、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还原型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大菱鲆肝脏中丙二醛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对照组最高,200 mg/kg试验组最低;大菱鲆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00 mg/kg试验组最高。200 mg/kg试验组和400 mg/kg试验组大菱鲆肝脏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0 mg/kg试验组大菱鲆肝脏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力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回归分析,确定大菱鲆饲料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最适添加量为189.70 mg/kg。
|
|
关键词 :
大菱鲆,
饲料,
还原型谷胱甘肽,
生长,
抗氧化能力
|
Key words:
Scophthalmus maximus
diet
GSH
growth performance
antioxidation capacity
|
|
引用本文: |
李晓美,鲍枳月,吴立新,毕铮铮,许亚琴,翟春雨,陈家俊.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19, 38(3): 289-295.
LI Xiaomei, BAO Zhiyue, WU Lixin, BI Zhengzheng, XU Yaqin, ZHAI Chunyu, CHEN Jiajun. Effects of Dietary Reduced Glutathione on Growth and Antioxidation Capacity of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Fisheries Science, 2019, 38(3): 289-295.
|
|
|
|
链接本文: |
https://www.shchkx.com/CN/ 或 https://www.shchkx.com/CN/Y2019/V38/I3/289 |
[1] |
盛冬, 任旭, 李菲, 黄璐熹, 刘喻晓, 于庆华, 周维佳, 叶仕根, 郭志新. 大菱鲆杀鲑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的研制[J]. 水产科学, 2025, 44(3): 457-464. |
[2] |
姜青青, 高金伟, 刘洪涛, 姜智飞, 张文慧, 张芮, 王钰晴, 张丹, 贾旭颖, 窦勇, 邵蓬, 夏苏东, 邱琦, 周文礼. 聚丙烯短期暴露对杜氏盐藻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25, 44(3): 476-483. |
[3] |
张腾, 杨创业, 廖永山, 李俊辉, 邓岳文. 大珠母贝驯化子二代的生长性状分析[J]. 水产科学, 2025, 44(3): 356-364. |
[4] |
叶博, 赵振军, 刘丹妮, 王旭达, 杨博学, 董颖, 王笑月, 刘桂林, 张乾, 李石磊. 海洋红酵母的鉴定筛选及CM6菌株对仿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25, 44(3): 375-384. |
[5] |
汤宏宁, 张红, 阙华勇, 龚仕海, 史博. 福建牡蛎低铜品系的生长与品质性状分析[J]. 水产科学, 2025, 44(3): 403-411. |
[6] |
李言, 陈书秀, 田萍萍, 武瑞娜, 赛珊, 李晓捷. 厚叶切氏藻雌配子体培养条件的优化[J]. 水产科学, 2025, 44(3): 442-449. |
[7] |
赵晓伟, 许瀚之, 黄华, 张建柏, 贺加贝, 张岚, 庄焱文, 王鹤. 大菱鲆源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分析[J]. 水产科学, 2025, 44(3): 465-475. |
[8] |
段友健, 骆小年, 韩牧轩, 李文康, 林少卿. 辽宁鸭绿沙塘鳢年龄与生长的研究[J]. 水产科学, 2025, 44(3): 484-489. |
[9] |
朱喜锋, 李诗洋, 胡俊茹, 梁浩辉, 黄燕华, 周萌, 王国霞. 大口黑鲈稚鱼赖氨酸需求量研究[J]. 水产科学, 2025, 44(2): 295-302. |
[10] |
陈星合, 贾心悦, 温志新, 李亚洁, 王冬, 都兴范. 柞蚕免疫蛹粉对中间球海胆生长和免疫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25, 44(2): 313-319. |
[11] |
董浩淼, 王方轶, 徐栋, 焦绪栋, 王维忠. 不同生长速率单环刺螠幼体肠道菌群差异分析[J]. 水产科学, 2025, 44(2): 303-312. |
[12] |
薄其康, 白晓慧, 汪笑宇, 刘克明, 何晓旭, 裴玥, 张韦. 温度驯化对拉氏大吻鱥幼鱼生长和温度耐受性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25, 44(1): 83-90. |
[13] |
王小林, 刘修泽, 吉光, 王爱勇, 董婧, 王彬, 胥延钊, 张怡晶. 鸭绿江口脊尾白虾生长和繁殖特征及异质性分析[J]. 水产科学, 2025, 44(1): 129-135. |
[14] |
张春暖, 袁小玉, 王路, 蒋冬雪, 王军辉, 杜鹃. 果寡糖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J]. 水产科学, 2025, 44(1): 162-170. |
[15] |
杨圆圆, 涂东宇, 于宏, 方珍珍, 石洪玥, 孙学亮, 陈成勋. 凹凸棒石对锦鲤生长、消化及其肠道菌群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24, 43(6): 955-96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