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珠母贝幼虫培育的饵料优化研究
邓正华,陈明强,王雨,黄桂菊,于刚,吴开畅,李有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0
Optimization of Species, Density and Combination of Microalgae as Food for Larval Pearl Oyster Pinctada fucata
DENG Zhenghua, CHEN Mingqiang, WANG Yu, HUANG Guiju, YU Gang, WU Kaichang, LI Youning
摘要 设计并进行3个试验,研究培育合浦珠母贝幼虫的最佳饵料:(1)在10个500 mL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密度为105 个/mL的绿藻门、金藻门和硅藻门的10种单胞藻液400 mL和饥饿的幼虫(5 个/mL),摄食1 h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幼虫对单胞藻的摄食和消化;(2)在育苗池中,给幼虫投喂湛江叉鞭金藻、绿色巴夫藻及两种单胞藻以数量比为1∶1的混合藻,每组饵料均设3个平行,观察幼虫的生长与成活;(3)在20 L桶中,幼虫密度为5 个/mL,分别投喂密度为2×103 、20×103 个/mL和40×103 个/mL的湛江叉鞭金藻,每种密度亦设3个平行,观察幼虫的生长与成活状况。试验结果显示,所有日龄幼虫均能摄食小球藻、微绿球藻、湛江叉鞭金藻、绿色巴夫藻和球等鞭金藻,其中幼虫易消化湛江叉鞭金藻、绿色巴夫藻和球等鞭金藻,难以消化小球藻和微绿球藻;不摄食亚心形扁藻、三角褐指藻和小新月菱形藻;随着幼虫的生长,部分或极少数幼虫摄食少量的杜氏盐藻和牟氏角毛藻。湛江叉鞭金藻与绿色巴夫藻混合投喂时,幼虫的生长速率和成活率均显著高于两种单胞藻的单独投喂(P <0.05);单胞藻投喂密度过高不利于幼虫的生长和成活。因此,在合浦珠母贝幼虫培育中应以易摄食和消化的湛江叉鞭金藻、绿色巴夫藻以及球等鞭金藻作为主要饵料,并进行混合搭配,少量多次投喂。
关键词 :
合浦珠母贝 ,
幼虫 ,
单胞藻 ,
投喂策略
Key words :
Pinctada fucata
larvae
microalgae
feeding strategy
引用本文:
邓正华,陈明强,王雨,黄桂菊,于刚,吴开畅,李有宁. 合浦珠母贝幼虫培育的饵料优化研究[J]. 水产科学, 2018, 37(6): 721-727.
DENG Zhenghua, CHEN Mingqiang, WANG Yu, HUANG Guiju, YU Gang, WU Kaichang, LI Youning. Optimization of Species, Density and Combination of Microalgae as Food for Larval Pearl Oyster Pinctada fucata . Fisheries Science, 2018, 37(6): 721-727.
链接本文:
http://www.shchkx.com/CN/ 或 http://www.shchkx.com/CN/Y2018/V37/I6/721
[1]
张柯馨, 杨尚松, 罗泽鑫, 张元, 展建强, 陈麟广, 卢怡凝, 刘志刚. 钝缀锦蛤胚胎、幼虫及稚贝发育观察 [J]. 水产科学, 2023, 42(4): 682-689.
[2]
邹杰, 彭慧婧, 郑德斌, 张守都. 广西合浦珠母贝3个不同群体遗传关系分析 [J]. 水产科学, 2023, 42(3): 466-473.
[3]
段妍, 孙明, 董婧, 柴雨, 王爱勇, 王小林, 刘修泽, 郭栋, 王彬, 于旭光, 吉光. 环境因子对海月水母生活史关键阶段的影响 [J]. 水产科学, 2021, 40(1): 133-140.
[4]
严俊贤,吴开畅,邓正华,于刚,马振华,李有宁,陈明强,王雨. 单胞藻与酵母单独或搭配投喂对长肋日月贝浮游幼虫的生长和成活影响 [J]. 水产科学, 2018, 37(6): 756-761.
[5]
陈明强,陈旭,李有宁,吴洽儿,于刚,马振华,邢孔武,王理. 美济礁合浦珠母贝吊笼养殖试验 [J]. 水产科学, 2018, 37(3): 379-383.
[6]
姚高友,吴浩敏,谭杰,吴羽媛,夏静,刘志刚. 不同人工饵料对方斑东风螺幼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J]. 水产科学, 2018, 37(1): 115-119.
[7]
陈建华,张庆起,高焕,阎斌伦. 不同饵料搭配对脊尾白虾幼体发育的影响 [J]. 水产科学, 2017, 36(5): 662-665.
[8]
马斌,刘全圣,王伟,赵侠,赵玉明,王春德. 单胺类及5-羟色胺拮抗剂对海湾扇贝幼虫生长的影响 [J]. 水产科学, 2016, 35(6): 620-624.
[9]
王祖峰,张建强,庞洪帅,杨申,党子乔,张敏,鲁晓倩,周玮. 浊度仪法测定单胞藻密度的初步研究 [J]. 水产科学, 2015, (11): 714-717.
[10]
李华琳,李文姬,张明,刘项峰,滕炜鸣,于佐安,王庆志,林克武. 大钦岛海区虾夷扇贝采苗试验 [J]. 水产科学, 2012, 31(6): 367-370.
[11]
金春华,郑忠明,华建权,陈汉春. 瘤背石磺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的研究 [J]. 水产科学, 2010, 29(10): 597-600.
[12]
张静,严正凛. 化学物质诱导九孔鲍幼虫变态附着的初步研究 [J]. 水产科学, 2009, 28(1): 32-35.
[13]
张善发,邓岳文,王庆恒,杜晓东. 几种饵料对华贵栉孔扇贝浮游幼虫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 [J]. 水产科学, 2008, 27(4): 184-186.
[14]
李文姬,薛真福,李华琳,张明,罗鸣,鲁学辉,臧有才,刘项峰. 大连旅顺渤海侧沿海虾夷扇贝幼虫来源调查 [J]. 水产科学, 2008, 27(11): 588-591.
[15]
李文姬,薛真福,李华琳,张明,罗鸣,王诗欢,付洪军,吴厚岩. 虾夷扇贝海区采苗技术初步研究 [J]. 水产科学, 2007, 26(5): 25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