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连素对海水病原菌的杀灭效果及药效稳定性 |
王凯,于永翔,张正,王印庚,廖梅杰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71; 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71 |
|
Germicidal Efficacy and Stability of Berberine on Pathogens in Mariculture |
WANG Kai, YU Yongxiang, ZHANG Zheng, WANG Yingeng, LIAO Meijie |
|
摘要 为探讨黄连素对主要海水养殖病原菌的抑菌作用,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黄连素对迟缓爱德华氏菌、哈维氏弧菌等10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并以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为指示菌,研究黄连素在不同温度、存储条件和金属离子影响下的药效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黄连素对10种海水养殖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及杀菌作用,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64~256 mg/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为256~1024 mg/L。其中,黄连素对大菱鲆弧菌和溶藻弧菌抑菌作用最明显,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64 mg/L;对鳗弧菌、大菱鲆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溶藻弧菌、鲨鱼弧菌和轮虫弧菌杀菌作用最强,最小杀菌质量浓度为256 mg/L。质量浓度为512 mg/L的黄连素溶液分别在20、40、60、80、100、121 ℃处理下作用30 min,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的杀菌率均超过99%,将20、60、100 ℃处理的黄连素溶液于室温下避光存储35 d,对指示菌的杀菌率依然大于99%,显示其良好的药物稳定性。金属离子的影响试验也证实,水环境中的Na+、Mg2+、Ca2+、K+等离子对黄连素的杀菌效果无显著影响。因此,黄连素适宜作为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临床药物。
|
|
关键词 :
黄连素,
海水养殖,
水产病原菌,
抑菌作用
|
Key words:
berberine
mariculture
pathogen in aquaculture
antibacterial effect
|
|
引用本文: |
王凯,于永翔,张正,王印庚,廖梅杰. 黄连素对海水病原菌的杀灭效果及药效稳定性[J]. 水产科学, 2019, 38(1): 67-72.
WANG Kai, YU Yongxiang, ZHANG Zheng, WANG Yingeng, LIAO Meijie. Germicidal Efficacy and Stability of Berberine on Pathogens in Mariculture. Fisheries Science, 2019, 38(1): 67-72.
|
|
|
|
链接本文: |
http://www.shchkx.com/CN/ 或 http://www.shchkx.com/CN/Y2019/V38/I1/67 |
[1] |
汤曼利, 李舒馨, 彭云, 陈莹莹, 王亚楠, 马桂珍, 暴增海. 1株具有抑菌和氨氮降解功能的海洋放线菌筛选与鉴定[J]. 水产科学, 2021, 40(4): 610-617. |
[2] |
许本宏,林俊芳,叶志伟,郭丽琼,陆雅琴,林金德. 带鱼肠道中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液抗菌性质研究[J]. 水产科学, 2018, 37(2): 193-200. |
[3] |
王硕,刘万鑫,杜荣斌,由翠荣,付学军,梁丽琨. 循环海水养殖系统中生物膜快速形成的模拟试验[J]. 水产科学, 2016, 35(3): 244-249. |
[4] |
凌空,丁诗华,吴兴镇,金娟. 中草药体外抑杀大鲵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的药效研究[J]. 水产科学, 2015, (7): 405-412. |
[5] |
刘君,林俊芳,郭丽琼,叶志伟,方再光,郭心悦,李梓良. 水产源乳酸菌的多样性及抑菌活性研究[J]. 水产科学, 2015, (6): 351-357. |
[6] |
王伟伟,陈书秀,钱瑞,徐宁宁,孙娟,张壮志. 海水养殖废水预处理方法与微藻藻种筛选[J]. 水产科学, 2014, (3): 181-185. |
[7] |
陶诗,何芳芳,刘雪珠,何建瑜,王健鑫. 海水养殖鱼类病原微生物研究进展[J]. 水产科学, 2013, 32(3): 175-182. |
[8] |
于笛,刘俊荣,杨君德,章超桦. 海水养殖虾夷扇贝供应链可追溯管理体系的探讨[J]. 水产科学, 2013, 32(2): 117-124. |
[9] |
暴增海,马桂珍,王淑芳,付泓润,葛平华,吴少杰. 海洋细菌 L1-9菌株在日本囊对虾养殖池中的定殖及其抑菌和水质净化作用[J]. 水产科学, 2013, (11): 668-672. |
[10] |
许洁.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辽宁海水养殖业的发展[J]. 水产科学, 2008, 27(3): 160-162. |
[11] |
暴增海,马桂珍,袁惠子. 粘帚霉对几种水生生物有害菌的抑制作用测定[J]. 水产科学, 2007, 26(10): 567-569. |
[12] |
郭远明,朱敬萍,刘琴,钟志,陈雪昌,丁跃平,金彩杏,刘士忠. 1999~2005年浙江省海水养殖生物死亡原因分析[J]. 水产科学, 2006, 25(5): 258-260. |
[13] |
吴常文,朱爱意,赵向炯. 海水养殖杂交鲟对环境变化耐受性的试验研究[J]. 水产科学, 2005, 24(9): 1-4. |
[14] |
李大海,潘克厚,刘光胜,薛清儒,陈文教. 海上网箱越冬花鲈大批死亡探因[J]. 水产科学, 2003, 22(6): 36-37. |
[15] |
杨蕾,舒廷飞,温琰茂. 我国海水养殖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 水产科学, 2003, 22(4): 45-4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