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硫酸铜对双斑东方鲀刺激隐核虫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
吴建绍,李雷斌,朱志煌,钟建兴,苏国强,周宸,林克冰,方民杰 |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13 |
|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pper Sulfate on Cryptocaryoniosis in Twospot Puffer Takifugu bimaculatus |
WU Jianshao, LI Leibin, ZHU Zhihuang, ZHONG Jianxing, SU Guoqiang, ZHOU Chen, LIN Kebing, FANG Minjie |
|
摘要 刺激隐核虫病是双斑东方鲀养殖生产中的主要致死性寄生虫病,为安全、有效地防治刺激隐核虫病,开展了硫酸铜对双斑东方鲀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及硫酸铜对双斑东方鲀刺激隐核虫病的治疗效果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硫酸铜对双斑东方鲀幼鱼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7.94、7.12、5.32、4.44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为1.72 mg/L。刺激隐核虫病治疗试验结果表明,1.0、1.5 mg/L的硫酸铜质量浓度对病鱼治疗有效,药浴后刺激隐核虫虫体活力下降,第3 d部分虫体解体或脱落,药浴5 d治愈;0.5 mg/L硫酸铜对病鱼治疗效果不佳,病情继续发展,第8 d病鱼死亡。临床上建议使用硫酸铜质量浓度1.0 mg/L治疗双斑东方鲀刺激隐核虫病。本研究对其他鱼类刺激隐核虫病及其纤毛虫病治疗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
关键词 :
双斑东方鲀,
刺激隐核虫病,
硫酸铜,
毒性效应,
疗效
|
Key words:
Takifugu bimaculatus
cryptocaryonosis
copper sulfate
toxicity
therapeutic effect
|
|
引用本文: |
吴建绍,李雷斌,朱志煌,钟建兴,苏国强,周宸,林克冰,方民杰. 硫酸铜对双斑东方鲀刺激隐核虫病的治疗效果研究[J]. 水产科学, 2019, 38(3): 305-312.
WU Jianshao, LI Leibin, ZHU Zhihuang, ZHONG Jianxing, SU Guoqiang, ZHOU Chen, LIN Kebing, FANG Minji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pper Sulfate on Cryptocaryoniosis in Twospot Puffer Takifugu bimaculatus . Fisheries Science, 2019, 38(3): 305-312.
|
|
|
|
链接本文: |
http://www.shchkx.com/CN/ 或 http://www.shchkx.com/CN/Y2019/V38/I3/305 |
[1] |
薛颖昊, 张明明, 徐志宇, 冯良山, 孙占祥, 贾涛, 刘东生. 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及对鱼类的生态毒性效应[J]. 水产科学, 2023, 42(6): 1081-1090. |
[2] |
李欣, 申晨晨, 魏杰, 谢玺. 邻苯二甲酸酯对浮游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J]. 水产科学, 2020, 39(6): 953-963. |
[3] |
雷阳, 王松刚, 陈钰, 姜尧, 郑毅. 基于16S rRNA基因分析双斑东方鲀肠道微生物多样性[J]. 水产科学, 2020, 39(4): 579-584. |
[4] |
姜姗, 李霞, 李状状, 杨艳津, 王钰, 朱元辰, 秦艳杰. 铜、锌对泥鳅细胞DNA损伤及金属硫蛋白表达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20, 39(3): 381-387. |
[5] |
江飚,王晶,罗恒利,陈佳,李国清,李安兴. 福尔马林对防治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研究[J]. 水产科学, 2018, 37(3): 336-341. |
[6] |
程敏红,杨小立,庞强,黄建荣,黎祖福. 乙酸铜和阿维菌素对斜带石斑幼鱼毒性效应的研究[J]. 水产科学, 2014, (8): 469-475. |
[7] |
刘天红,孙福新,王颖,吴志宏,孙元芹,李晓,卢珺. 硫酸铜对栉孔扇贝急性毒性胁迫研究[J]. 水产科学, 2011, 30(6): 317-320. |
[8] |
叶乐,杨其斌,王雨,陈旭. 4种常用药物对克氏双锯鱼稚鱼急性毒性试验[J]. 水产科学, 2009, 28(9): 506-508. |
[9] |
叶素兰,余治平. Cu2+、Pb2+、Cd2+、Cr6+对鳙胚胎和仔鱼的急性致毒效应[J]. 水产科学, 2009, 28(5): 263-267. |
[10] |
黄斌,常红军. 不同药物对金鱼小瓜虫病的防治效果[J]. 水产科学, 2003, 22(2): 18-20. |
[11] |
苏秀榕,迟庆宏,Paul K.Chien. Cu2+Zn2+Cd2+对五种单细胞藻类光和色素含量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01, 20(1): 1-4. |
[12] |
李谷,陈松,游文章,黄骏麒,吴建开,张震林,文华,周宝良. 转Bt-基因棉棉仁粉对鲤鱼毒性效应的评估[J]. 水产科学, 2000, 19(6): 8-11. |
[13] |
苏秀榕,刘照彬,迟庆宏,Paul K.Chien. 从扁藻超微结构变化研究CuZnSeCd离子毒性效应[J]. 水产科学, 2000, 19(1): 1-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