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梁淼,姜倩,李德鹏,柳圭泽,陈兆林,崔雷,于大涛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3;天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Macrobenthos in Coastal Area of Caofeidian
LIANG Miao, JIANG Qian, LI Depeng, LIU Guize, CHEN Zhaolin, CUI Lei, YU Datao
摘要 基于2015年9月和2016年5月采集的曹妃甸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利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AMBI指数法和M-AMBI指数法对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和生境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9月和2016年5月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73种,其中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物种数占据较大比例。该海域的优势种为日本大螯蜚、日本刺沙蚕、囊叶齿吻沙蚕、轮双眼钩虾,其中日本大螯蜚具有最大的丰度和优势度。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表明,2015年9月研究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以20%的相似性可以分为4组,2016年5月以10%的相似性可以分为7组,两次调查的群落结构相似性均较低。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研究结果显示,2015年9月底栖群落受到严重污染扰动,而到2016年5月,底栖动物群落生物量优势显著上升,群落受扰动状况改善,达到未受或受到轻微污染扰动状态。AMBI指数及M-AMBI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曹妃甸海域大部分站位生境质量为良好状态。本研究揭示了曹妃甸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可为该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关键词 :
大型底栖动物 ,
曹妃甸近岸海域 ,
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 ,
AMBI ,
M-AMBI
Key words :
macrobenthos
coastal area in Caofeidian
abundance/biomass curve
AMBI
M-AMBI
引用本文:
梁淼,姜倩,李德鹏,柳圭泽,陈兆林,崔雷,于大涛. 曹妃甸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J]. 水产科学, 2019, 38(4): 479-491.
LIANG Miao, JIANG Qian, LI Depeng, LIU Guize, CHEN Zhaolin, CUI Lei, YU Datao.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Macrobenthos in Coastal Area of Caofeidian. Fisheries Science, 2019, 38(4): 479-491.
链接本文:
http://www.shchkx.com/CN/ 或 http://www.shchkx.com/CN/Y2019/V38/I4/479
[1]
孙颖, 李威, 奚业文, 成永旭, 李嘉尧.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冬春季稻虾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J]. 水产科学, 2023, 42(4): 556-565.
[2]
纪莹璐, 张乃星, 王岚, 张亮, 蒲思潮, 孙静宜. 小麦岛邻近海域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特征 [J]. 水产科学, 2022, 41(3): 388-397.
[3]
李轶平,于旭光,孙明,郭栋,段妍,董婧. 辽东湾海域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研究及生境适宜性评价 [J]. 水产科学, 2017, 36(6): 728-734.
[4]
刘修泽,李轶平,于旭光,王彬,孙明,付杰,李玉龙,王爱勇,刘春洋,董婧. 旅顺南部基岩海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研究 [J]. 水产科学, 2011, 30(12): 77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