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当期目录
  • 2006年 第25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6-08-25

     
            论文
    379 光棘球海胆胚胎发育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的初步研究
    夏长革,苏延明,常亚青
    通过室内试验和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光棘球海胆受精卵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及有效积温.试验结果表明:光棘球海胆受精卵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4.66 ℃;受精卵发育至棱柱幼体的有效积温为482 ℃·5h;受精卵发育至初期稚胆的有效积温为350 ℃·5d.
    2006 Vol. 25 (8): 379-382 [摘要] ( 50 ) HTML (0 KB)  PDF (112 KB)  ( 246 )
    383 两种菊酯类农药对鲤血清溶菌酶和转氨酶的影响
    靳晓敏,吴垠,卢刚,桂远明,刘艳芳
    采用肌肉注射法研究不同浓度的高效反式氯氰菊酯和功夫菊酯对鲤血清溶菌酶、转氨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效反式氯氰菊酯低浓度(6、60 μg/kg)短时间(24、48 h)作用使溶菌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但低浓度长时间(96、168 h)作用及高浓度(600、6000 μg/kg) 各采样点(24、48、96、168 h)作用则使其活性下降,各浓度组在168 h采样点抑制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P<0.01).功夫菊酯各浓度组在各采样点抑制酶活力均达极显著(P <0.01).转氨酶则随两种攻毒农药浓度增大、作用时间延长活性均呈升高趋势,各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酶活力升高均达极显著(P <0.01).
    2006 Vol. 25 (8): 383-386 [摘要] ( 37 ) HTML (0 KB)  PDF (97 KB)  ( 262 )
    387 氯霉素在菲律宾蛤仔体内生物富集和残留消除规律的研究
    李爱,胡莹莹,王菊英,马德毅
    在半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氯霉素在菲律宾蛤仔体内富集和消除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对水体中氯霉素的富集能力较低,内脏团和肌肉部分的富集系数1.8;氯霉素的蓄积量随时间的延长和给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6~8 d可趋平衡;各部位的富集和消除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内脏团的富集速度快于肌肉,肌肉的生物学半衰期长于内脏团.
    2006 Vol. 25 (8): 387-390 [摘要] ( 45 ) HTML (0 KB)  PDF (107 KB)  ( 253 )
    391 暗纹东方鲀线粒体COIII克隆及序列分析
    邵爱华,朱江,史全良,陈葵
    克隆并测定了暗纹东方鲀线粒体基因组( mtDNA)含完整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Ⅲ(COIII)及其下游70 bp的tRNAGly序列.COIII基因编码框包含786个核苷酸,编码26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鱼类COIII的序列组成对A+T核苷酸的偏倚程度比较低.通过暗纹东方鲀与GenBank中8个目12种鱼类的COIII序列同源性比较, 显示暗纹东方鲀与这些鱼类的COIII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根据暗纹东方鲀与鲀目其他5种鱼的COIII基因序列所建立的进化树,与传统的分类地位相吻合.推定的tRNA的二级结构具有典型的三叶草型结构.根据COIII序列构建的分子进化树分析,认为在采用线粒体基因序列进行分子进化分析时,应综合考虑物种遗传变异的特点.
    2006 Vol. 25 (8): 391-396 [摘要] ( 50 ) HTML (0 KB)  PDF (205 KB)  ( 284 )
    397 扇贝加工废弃物的酶解技术研究
    郑丽,汪秋宽
    由正交试验确定的两种酶酶解的最佳水解结果表明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最佳水解条件为:加酶量为3.0%,温度为60 ℃,pH为7.0,时间为4 h,蛋白质水解度为91.3%;木瓜蛋白酶酶解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为3.0%,温度为65 ℃,pH为7.0,时间为4 h,蛋白质水解度为85.3%.SephadexG-1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扇贝加工废弃物水解产物的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酶酶解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均集中在682 Da,这说明酶解产物是小分子蛋白肽和游离氨基酸,可深加工利用制备水解蛋白制品.
    2006 Vol. 25 (8): 397-400 [摘要] ( 38 ) HTML (0 KB)  PDF (78 KB)  ( 230 )
    401 缢蛏能量收支研究
    李德祥,李太武,苏秀榕,林志华,柴雪良,方军
    采用静水法测定缢蛏在自然水温下的能量收支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粪能占摄入总能量的40.41%,排泄能占总摄入能量的5.64%,自身代谢所消耗能量23.75%,余下的30.20%用于缢蛏自身生长.摄食率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
    2006 Vol. 25 (8): 401-404 [摘要] ( 51 ) HTML (0 KB)  PDF (95 KB)  ( 215 )
    405 双齿围沙蚕室内全人工育苗试验
    郑岩,刘乃更,王金梅,白海峰
    在室内水泥池中,通过投喂扁藻、小球藻、小新月菱形藻等单细胞藻类对双齿围沙蚕促熟,异沙蚕体变态率达38.6%;共培育出5刚节幼体800万条;以细砂作附着基,培育出5 mm长幼蚕20万条.
    2006 Vol. 25 (8): 405-407 [摘要] ( 58 ) HTML (0 KB)  PDF (69 KB)  ( 230 )
    408 锦州湾夏季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
    宋伦,周遵春,王年斌,马志强,薛克
    调查结果表明: 锦州湾生态监控区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6种,包括桡足类、水母类、毛颚类、磷虾、糠虾和各种浮游幼体以及一些原生动物.其中,小拟哲水蚤、强额拟哲水蚤、双毛纺锤水蚤为优势种,合计占浮游动物总个体数的56%.浮游动物的种类数和总个体数水平分布格局都表现为湾外大于湾内, 浮游动物数量与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基本一致,但相关不显著.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232,说明该海域水质和生物群落较稳定、成熟.
    2006 Vol. 25 (8): 408-412 [摘要] ( 54 ) HTML (0 KB)  PDF (186 KB)  ( 296 )
    413 三疣梭子蟹性腺发育控制技术研究
    李庭古,徐国成,罗刚,阎斌伦
    通过调控放养密度、掌握饵料投喂、采用不同水质管理措施、镊烫法切除单侧眼柄等技术措施抑制或促进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使卵巢推迟或提前了2个月成熟,进行反季节销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6 Vol. 25 (8): 413-416 [摘要] ( 42 ) HTML (0 KB)  PDF (105 KB)  ( 268 )
    417 文蛤池塘养殖几种模式的对比试验
    王美珍,陈汉春,陈贤龙
    2006 Vol. 25 (8): 417-419 [摘要] ( 48 ) HTML (0 KB)  PDF (82 KB)  ( 240 )
    420 漠斑牙鲆淡水养殖试验
    白国福,林云
    2006 Vol. 25 (8): 420-421 [摘要] ( 44 ) HTML (0 KB)  PDF (59 KB)  ( 259 )
    422 可口革囊星虫对温度、盐度的耐受性试验
    曾海祥,洪平,丁理法,竺俊全
    2006 Vol. 25 (8): 422-423 [摘要] ( 50 ) HTML (0 KB)  PDF (61 KB)  ( 298 )
    424 海带良种化生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全胜,丛义周,曲善村,罗世菊
    2006 Vol. 25 (8): 424-427 [摘要] ( 51 ) HTML (0 KB)  PDF (96 KB)  ( 453 )
    428 海洋贝类体液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
    杨明,侯敢,黄迪南,李江滨
    2006 Vol. 25 (8): 428-430 [摘要] ( 49 ) HTML (0 KB)  PDF (104 KB)  ( 431 )
    431 解读《辽宁省水产苗种管理条例》
    曹丽,姜洪亮,高广斌,耿红卫
    2006 Vol. 25 (8): 431-432 [摘要] ( 37 ) HTML (0 KB)  PDF (48 KB)  ( 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