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7年 第26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7-12-25 |
|
|
|
|
|
|
|
643 |
理化因子对原绿球藻生长及其色素含量的影响 |
|
 |
冯宪栋,蒋霞敏,符方尧 |
|
|
以COA为基础培养基,进行了光照、温度、盐度等理化因子对原绿球藻生长和色素含量影响的单因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绿球藻适宜生长的光照度为500~2500 lx,最适光照度为500~1000 lx;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0~30 ℃,最适温度为25~30 ℃;适宜生长的盐度为0~44.9,最适盐度为13.7~33.4;适宜生长的pH 5~11,最适pH 8~10;最适氮源为NH4-N,其次为(NH2)2CO;适宜生长的氮(NH4Cl)质量浓度为5~25 mg/L,最适质量浓度为15~25 mg/L.理化因子对该藻色素含量的影响与其生长相吻合. |
|
|
2007 Vol. 26 (12): 643-647
[摘要]
(
32 )
HTML
(0 KB)
PDF
(364 KB)
(
182
) |
|
|
|
648 |
LAS与Cu2+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泥鳅肝脏SOD、CAT活性的影响 |
|
 |
陆雷达,金叶飞,施维林,商科丹,孙晓,孙勇波 |
|
|
采用暴露试验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与Cu2+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泥鳅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一LAS处理96 h后,SOD活性变化不显著,CAT在LAS为20.0 mg/L时被显著诱导(P<0.05);单一的Cu2+处理96 h后,泥鳅肝脏SOD、CAT活性受到显著影响(P<0.05),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LAS、Cu2+复合处理条件下,LAS为10.0 mg/L时,CAT、SOD活性分别在Cu2+质量浓度为0.05、0.10 mg/L时达到最低值,LAS为20.0 mg/L时,CAT、SOD活性有所回升,但其活性仍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通过比较,发现泥鳅肝脏CAT活性变化更能反映出污染物对泥鳅的毒性作用. |
|
|
2007 Vol. 26 (12): 648-651
[摘要]
(
36 )
HTML
(0 KB)
PDF
(315 KB)
(
391
) |
|
|
|
652 |
二倍体泥鳅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分析 |
|
 |
杨承泰,王卫民,曹玲,姬伟 |
|
|
对二倍体泥鳅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正反测序,在5个个体中均得到序列一致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断,长度为1140 bp,A、T、G、C含量分别为313(28%)、358(31%)、170(15%)、300 (26%), A+T>C+G,与其他水生动物相同基因片段碱基序列含量相似,该基因中密码子第1位核苷酸中4种碱基组成较为均衡;第2位核苷酸中T的使用率较高,为33.4%,G的使用率较低,为17.1%;密码子第3位A的使用率高,为34.2%,而G的使用率较低,仅为7.9%;由泥鳅细胞色素b基因片断推导出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在氨基酸序列中Leu占11.%,远高于其他氨基酸. |
|
|
2007 Vol. 26 (12): 652-655
[摘要]
(
29 )
HTML
(0 KB)
PDF
(274 KB)
(
198
) |
|
|
|
656 |
花(鱼骨)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 |
|
 |
闫有利,李文宽,邱春刚,王丹,李敬伟,郭冰,王雷,史忠金 |
|
|
试验结果表明,催产花鱼骨亲鱼9组,雌鱼平均体质量105 g,催产率82%;获受精卵1.2万粒,受精率85%;获水花1.0万尾,孵化率84%.水花鱼苗于池塘中养殖120 d,收获鱼种7200尾,平均体长12.45 cm,平均体质量20.47 g,养殖成活率72%.平均水温21.5 ℃,花鱼骨受精卵120 h破膜;破膜后第15 d,臀鳍出现,平均全长12.5 mm,外部形态发育完善. |
|
|
2007 Vol. 26 (12): 656-658
[摘要]
(
39 )
HTML
(0 KB)
PDF
(206 KB)
(
204
) |
|
|
|
659 |
草鱼体表嗜水气单胞菌拮抗细菌S190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
 |
李联泰,安贤惠 |
|
|
由采集的草鱼体表细菌中,分离筛选到1株抗嗜水气单胞菌较强的菌株S190.通过对该菌株个体和群体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为 Jeotgalicoccus psychrophilus S190.杯碟法拮抗试验表明,S190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适作用条件为25 ℃、pH 8.0.该菌株对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S190生长最适碳源为1% 的糊精,氮源为 0.01%的酵母粉,磷源为0.01 mol/L 的K2HPO4;培养温度25 ℃, pH 10,NaCl浓度5%(m/V),接种量3%(V/V),装液量以250 ml三角瓶装250 ml生长最好. |
|
|
2007 Vol. 26 (12): 659-664
[摘要]
(
38 )
HTML
(0 KB)
PDF
(470 KB)
(
233
) |
|
|
|
665 |
阳江乐清两地泥蚶肌肉组织营养成分研究 |
|
 |
詹堃,李太武,苏秀榕 |
|
|
研究结果表明,泥蚶肌肉中含有氨基酸和脂肪酸各18种,氨基酸总含量平均为42.76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6.17%,呈鲜味和甘味游离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50.42%;脂肪酸总含量平均为25.86 mg/g,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8.88%.统计分析表明,两个地区相比较,阳江泥蚶肌肉中的氨基酸和脂肪酸总含量更为丰富,但乐清泥蚶肌肉的营养结构更佳,营养价值更为突出. |
|
|
2007 Vol. 26 (12): 665-667
[摘要]
(
43 )
HTML
(0 KB)
PDF
(253 KB)
(
181
) |
|
|
|
675 |
金头鲷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
|
 |
王彦怀,康文义,许文静,黄世宁,马艳,陶秉春,毕永强 |
|
|
利用金头鲷亲鱼202尾,获受精卵39 900万粒,选取产卵盛期受精卵583万粒,孵化初孵仔鱼462万尾,平均孵化率78.2%,培育出3~4 cm的幼鱼34.2万尾,平均成活率7.4%,最高达18.4%. |
|
|
2007 Vol. 26 (12): 675-677
[摘要]
(
42 )
HTML
(0 KB)
PDF
(226 KB)
(
20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