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当期目录
  • 2013年 第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3-10-25

     
            论文
    559 海参苗-海绵-大型海藻循环养殖技术
    付晚涛,张菊林,曹淑清,刘远
    为探究海珍品健康循环养殖技术,在实验室设计了“海参苗-海绵-大型海藻”循环养殖系统,对比考察了对照组和循环养殖系统中仿刺参苗生长、海水水质、海水及污染物的排放量。在30 d试验期间,循环养殖系统海参苗桶中海水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活性磷酸盐和总有机碳的含量与对照组非常相近。在投加饵料相同条件下,海参苗质量由试验初始时50.0g增至试验结束时75.5g(对照组)和84.6 g (循环养殖系统)。同时,对照组与循环养殖系统分别排放了2.23 m3和0.60 m3废水;循环养殖系统排放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活性磷酸盐和总有机碳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1%、25%、24%、23%和59%。试验结果显示,海参苗-海绵-大型海藻循环养殖系统为海珍品的保苗和工厂化养殖提供了环境友好型技术。
    2013 Vol.  (10): 559-566 [摘要] ( 26 ) HTML (0 KB)  PDF (759 KB)  ( 311 )
    567 常见水产药物对两种水产益生菌活性的影响
    张峰峰,谢凤行,周可,赵玉洁,樊振中,张敏
    为探求水产药物影响反硝化细菌和芽孢杆菌组成的微生态制剂的水质净化效果,研究了高锰酸钾、硫酸铜合剂、二氧化氯、戊二醛和阿维菌素对反硝化细菌和芽孢杆菌生长和脱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反硝化细菌对高锰酸钾、戊二醛和二氧化氯较为敏感,高锰酸钾质量浓度为4 mg/L ,戊二醛质量浓度为0.1 mg/L时,反硝化细菌对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显著降低(P<0.05),二氧化氯质量浓度为0.3 mg/L时,反硝化细菌的生物量和脱氮能力显著降低(P<0.05),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混合使用;而反硝化细菌对硫酸铜合剂、阿维菌素不敏感,可以混合使用;芽孢杆菌对高锰酸钾,硫酸铜合剂,二氧化氯较为敏感,高锰酸钾质量浓度为2mg/L,硫酸铜合剂质量浓度为0.25mg/L,二氧化氯质量浓度为1 mg/L时,芽孢杆菌的对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显著降低( P<0.05),应避免混合使用,而芽孢杆菌对戊二醛、阿维菌素不敏感,可以混合使用。
    2013 Vol.  (10): 567-572 [摘要] ( 35 ) HTML (0 KB)  PDF (1010 KB)  ( 283 )
    573 人工驯养子一代中华鲟的血液生化特性
    郭柏福,朱滨,万建义,田家元,舒德斌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人工淡水驯养3龄、8~10龄和14~16龄等3个年龄组的子一代中华鲟以及性腺发育至Ⅲ期的野生中华鲟共计四个类别中华鲟的蛋白质、血脂、血糖、血清酶类和无机离子等18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以探究人工环境条件下子一代中华鲟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随着人工养殖子一代中华鲟年龄的增加,血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钠离子的含量增加,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血糖的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血清酶类(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以3龄子一代中华鲟个体最高。野生Ⅲ期中华鲟有9项指标(氯离子、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与其性腺发育状况相同的14~16龄人工养殖中华鲟( P<0.05),二者在其他9项血液生化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中华鲟的血液生化指标与其生理特点、生活环境、身体状况和性腺发育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2013 Vol.  (10): 573-578 [摘要] ( 39 ) HTML (0 KB)  PDF (875 KB)  ( 184 )
    579 仿刺参养殖池塘中浮游和底栖藻类群落的变化
    刘冉,迟爽,程敬伟,曾勇,赵振军,马家好,崔龙波
    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对山东省莱州市仿刺参养殖区的6口面积为5000~6000 m2,水深1.8~2.0 m的养殖池塘中的浮游和底栖藻类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群落的组成、密度、生物量、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McNaugton优势度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仿刺参池塘中共鉴定出浮游藻类7门40种,主要由硅藻组成;底栖藻类18种,均属硅藻门。浮游藻类密度为7.810×105~249.662×105个/L ,生物量为1.65~12.07 m g/L ,多样性指数为2.09~2.93,均匀度为0.56~0.78,丰富度为1.74~2.42。浮游藻类优势种的种类较多,优势种随时间而变化。底栖藻类密度为4.124×105~14.289×105个/cm2,生物量为2.60~11.27 mg/cm2,多样性指数为1.67~2.73,均匀度为0.48~0.73,丰富度为1.41~1.83。底栖藻类优势种种类较少,一年中优势种几乎不变。浮游藻类与底栖藻类的密度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认为,莱州仿刺参养殖池塘中浮游与底栖藻类多样性较好,池塘生态环境良好。
    2013 Vol.  (10): 579-584 [摘要] ( 51 ) HTML (0 KB)  PDF (808 KB)  ( 168 )
    585 红罗非鱼鱼苗与繁殖期雌鱼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陈涛
    采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及气相色谱技术检测了红罗非鱼鱼苗肌肉、繁殖期雌鱼肌肉、肝胰脏、腹脂和卵巢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繁殖期红罗非鱼雌鱼各组织及鱼苗肌肉检测到的脂肪酸中,C16:0、C16:1、C18:0、C18:1n-9、C18:2n-6含量较高,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8%以上。红罗非鱼组织中的各种脂肪酸含量因生长期和部位不同而异,鱼苗肌肉中 C18:2n-6含量最低(8.13%),显著低于繁殖期雌鱼各组织( P<0.05),雌鱼繁殖期肌肉、腹脂和卵巢中C18:2n-6含量为12.36%~16.27%(P<0.05);红罗非鱼鱼苗C20:4n-6含量(3.24%)仅次于雌鱼卵巢,高于雌鱼其他组织,繁殖期雌鱼C20:4n-6含量:卵巢>肝胰脏>肌肉>腹脂。C20:5n-3和C22:6n-3含量在鱼苗肌肉中为0,在繁殖期雌鱼卵巢中最高(1.46%和4.73%),显著高于其他组织( P<0.05)。红罗非鱼鱼苗肌肉和繁殖期雌鱼各组织中n-3/n-6<1。红罗非鱼鱼苗和繁殖期雌鱼肝胰脏、卵巢中,脂肪酸含量: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繁殖期雌鱼肌肉和腹脂中,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亲鱼饲料中应提高C18:2n-6含量以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促进性腺发育;幼鱼饲料中应提高C20:4n-6含量,提高幼鱼品质。
    2013 Vol.  (10): 585-589 [摘要] ( 31 ) HTML (0 KB)  PDF (638 KB)  ( 238 )
    590 鲆鲽类线粒体基因排列、特征比较及系统发生分析
    申欣,田美,孟学平,程汉良,许建和,阎斌伦
    鲆鲽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非常保守,均编码37个基因。鲽亚目线粒体主编码链的A+T含量较低,介于53.21%(星斑川鲽)与55.78%(大菱鲆)之间。鳎亚目舌鳎科的两个物种(短吻舌鳎和半滑舌鳎)线粒体主编码链的A+ T 含量较高,分别达到60.35%和60.59%;而鳎亚目鳎科的塞内加尔鳎线粒体主编码链的A+ T含量与鲽亚目物种非常接近,为54.63%。庸鲽属、星鲽属和舌鳎属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的非同义替换率(Ka)与同义替换率(Ks)的比值(Ka/Ks)最低为0,最高为0.2171,表明在鲆鲽类线粒体基因组中存在较强的纯化(负)选择。鲽亚目的9个物种及鳎亚目鳎科的塞内加尔鳎线粒体基因组与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典型排列方式完全一致。然而,鳎亚目舌鳎科的短吻舌鳎和半滑舌鳎线粒体基因组与此相比,均存在一个tRNA基因(trnQ)的易位与倒位。综合分析12种鲆鲽类内部线粒体单基因的变异位点特征,nad5、nad4和nad2基因是较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构建的鲆鲽类系统发生结果支持其在科阶元的亲缘关系为:{[(鲽科+牙鲆科)+菱鲆科]+鳎科}+舌鳎科。鳎亚目的鳎科先与鲽亚目聚类(BPN=100,BPM =100),随后与舌鳎科聚类(BPN=100,BPM=100),从而将鳎亚目分为2支,综合线粒体主编码链的A+ T含量与基因排列等基因组特征,鳎亚目是否为单系群受到质疑,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来确定。
    2013 Vol.  (10): 590-596 [摘要] ( 57 ) HTML (0 KB)  PDF (778 KB)  ( 215 )
    597 浒苔作为仿刺参幼参植物饲料源的可行性研究
    刘天红,吴志宏,王颖,孙元芹,李晓,李红艳
    在水温(15.3±2.8)℃下,以浒苔为主要植物源配制饲料,与不添加浒苔的对照饲料及两组商品饲料分别投喂饲养在塑料桶中体质量为2.5~3.5g的仿刺参幼参,研究了不同粒径浒苔粉代替部分马尾藻和鼠尾藻作为仿刺参幼参饲料植物源的可行性。经60 d的饲养,4种饲料均不同程度地促进幼参生长,其中添加400目浒苔粉配合其他藻类的自制饲料较对照饲料及1种市售商品饲料能显著提高对刺参的诱食效果,促进了幼参的生长,防止刺参拖便,可用于配合刺参幼参饲料。
    2013 Vol.  (10): 597-600 [摘要] ( 38 ) HTML (0 KB)  PDF (3066 KB)  ( 210 )
    601 养殖密度对点篮子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邹雄,章龙珍,张涛,侯俊利,王妤
    研究了水温25~27℃下,4种养殖密度(2.48 kg/m3、4.95 kg/m3、7.80 kg/m3、10.20 kg/m3)对平均体质量(31.30±1.63) g的点篮子鱼生长、摄食和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密度为2.48~4.95 kg/m3时,点篮子鱼生长与密度呈正相关,超过其范围,呈负相关。不同养殖密度的生长参数显示,4.95 kg/m3组显著高于2.48 kg/m3、7.80 kg/m3、10.20 kg/m3组( P<0.05)。4.95 kg/m3组生长最快,体质量和体长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3.11±2.52) g和(12.80±0.98) cm ;10.20 kg/m3组生长最慢,体质量、体长分别为(50.73±4.53) g和(11.90±1.03) cm。点蓝子鱼摄食率随养殖密度增大而降低,2.48 kg/m3组摄食率最高,为1.53%,10.20 kg/m3组摄食率最低,为1.32%。4.95 kg/m3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2.48 kg/m3、7.80 kg/m3、10.20 kg/m3组( P<0.05)。点篮子鱼的放养密度为4.95 kg/m3时,可以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
    2013 Vol.  (10): 601-604 [摘要] ( 32 ) HTML (0 KB)  PDF (705 KB)  ( 278 )
    605 基于灰色聚类的威海双岛湾海域富营养化水平评价
    张学超,刘营,胡红智,宋喜红,宋吉德
    依据2012年6月山东省威海市双岛湾海水水质调查结果,采用灰色聚类法选取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叶绿素a作为聚类指标,对双岛湾富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双岛湾南部海域呈现富营养化,中部为中营养水平,北部为贫营养水平。这与双岛湾的地理特点、周边陆源入海排污、池塘养殖活动密切相关。通过与营养状态质量法和营养指数法进行比较,确认灰色聚类法更适用于海湾富营养化评价。
    2013 Vol.  (10): 605-608 [摘要] ( 36 ) HTML (0 KB)  PDF (685 KB)  ( 198 )
    609 半滑舌鳎脑组织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马倩倩,孙敬锋,孙萌,张胜根,邢克智
    为探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半滑舌鳎脑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以及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法对脑组织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进行定位研究。免疫组织化学试验结果表明,大脑中的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位于神经元胞浆内,阳性神经元多呈梭形、三角形、圆形等多种形状。反应呈阳性的神经纤维,相互交织呈网状,分布在大脑皮质浅层。小脑中反应呈阳性的神经元分布在皮质的颗粒层中,分子层内有许多呈阳性的神经纤维和浦肯野细胞。NADPH-d组织化学染色试验结果显示,大脑中有许多蓝色的神经元,小脑中神经元、神经纤维、浦肯野细胞呈蓝色。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对脑组织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子量分别为118 ku和80 ku的两条蛋白条带。研究表明,在半滑舌鳎脑组织中存在大量的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由此推测,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鱼类神经系统的信息传导和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2013 Vol.  (10): 609-612 [摘要] ( 50 ) HTML (0 KB)  PDF (5510 KB)  ( 197 )
    613 天津厚蟹渗透压调节对盐度的响应
    徐敬明
    研究20℃水温下,饲养在玻璃缸中天津厚蟹成体在外界环境渗透压变化时体内血淋巴渗透压的调节。结果显示,当外界盐度由30低至0时,血淋巴渗透压随之降低,但始终高于外界环境渗透压;而当外界盐度由30升至50时,血淋巴渗透压随之升高,但始终低于外界环境渗透压。盐度作用时间也影响血淋巴渗透压,盐度作用3 h后,盐度0、10、50(盐度20、30、40除外)下天津厚蟹血淋巴渗透压与作用开始时的0 h有显著差异(P<0.05)。天津厚蟹血淋巴渗透压与介质渗透压之间的等渗点值为815.6 mmol/kg ,对应盐度为27.1。结果表明,天津厚蟹在20℃时具有较高的渗透调节能力。
    2013 Vol.  (10): 613-615 [摘要] ( 41 ) HTML (0 KB)  PDF (646 KB)  ( 252 )
    616 应用植物凝集素研究鱼类寄生虫病原生物学的进展
    赖晓健,熊静,于海振
    2013 Vol.  (10): 616-620 [摘要] ( 38 ) HTML (0 KB)  PDF (623 KB)  ( 296 )
    621 辽宁鲆鲽类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苏浩,姜秀凤,梁恩义,赫崇波,王宝义,高祥刚,李云峰
    2013 Vol.  (10): 621-626 [摘要] ( 37 ) HTML (0 KB)  PDF (627 KB)  ( 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