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2年 第2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2-02-25 |
|
|
|
|
|
|
|
5 |
两种药物对脊尾白虾各期(氵蚤)状幼体的毒性试验 |
|
 |
陈贤龙,陆开宏,华建权,潘雪央 |
|
|
采用静水实验法进行甲醛和孔雀石绿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各期状幼体(Z1~Z6)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7.9±0.5、水温(26.0±0.5)℃的条件下,甲醛对脊尾白虾Z1~Z6的半致死浓度(48 hLC50)分别为176×10-6,167×10-6,150×10-6,167×10-6,113×10-6,55×10-6,安全浓度(Cs)分别为30×10-6,17×10-6,32×10-6,11×10-6,4×10-6,9×10-6;孔雀石绿对脊尾白虾Z1~Z6的48 hLC50分别为0.451×10-6,0.448×10-6,0.591×10-6,0.440×10-6,0.380×10-6,0.158×10-6,Cs分别为0.069×10-6,0.058×10-6,0.102×10-6,0.090×10-6,0.071×10-6,0.034×10-6.其中Z5和Z6对以上药物的敏感性较高. |
|
|
2002 Vol. 21 (2): 5-8
[摘要]
(
76 )
HTML
(0 KB)
PDF
(123 KB)
(
297
) |
|
|
|
9 |
对辽东湾夜光藻赤潮和叉状角藻赤潮成因的初步研究 |
|
 |
周遵春,马志强,薛克,王年斌,郭皓,韩德武 |
|
|
对1995年、1999年发生在辽东湾的夜光藻赤潮及1998年发生的叉状角藻赤潮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夜光藻与叉状角藻都具有鞭毛,夜光藻完全异养,叉状角藻则以自养为主,同时兼有异养.同样条件下这两种甲藻由于其运动特性,可以选择光照适宜和营养丰富的水层,更有利于生长繁殖,比其他硅藻类更易形成赤潮.同时外部的环境条件,包括生物的、海水的理化因子及气象要素也是每次赤潮发生必不可少的条件. |
|
|
2002 Vol. 21 (2): 9-12
[摘要]
(
50 )
HTML
(0 KB)
PDF
(135 KB)
(
411
) |
|
|
|
13 |
不同剂量甘果寡糖对鲤生长和运输的影响 |
|
 |
周小秋,邝声耀,唐凌 |
|
|
选用初始体重为180~190 g的正常健康鲤108尾,分成3组,每组36尾,每组设3个重复.实验用3种处理,即对照组(基础饵料)、基础饵料+300×10-6甘果寡糖、基础饵料+600×10-6甘果寡糖,在实验60 d后每个处理组用12尾鱼作运输试验,运输距离500 km,运输时间近14 h.研究结果表明:在基础饵料中,添加寡糖显著地提高生长速度和饵料利用率(P<0.01),同时对鲤鱼的耐长途运输能力没有影响. |
|
|
2002 Vol. 21 (2): 13-14
[摘要]
(
47 )
HTML
(0 KB)
PDF
(66 KB)
(
31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