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当期目录
  • 2004年 第2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4-02-25

     
            论文
    1 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杂交子一代的生长比较研究
    王丽梅,韩家波,董颖,许伟定,王笑月
    通过海胆杂交子一代与两亲本的中间育成、海上筏式养殖的生长对比,表明海胆杂交子一代具有杂交优势,养殖成活率比其母本高10%,且生长快、生殖腺指数高、颜色鲜艳.大连长海县獐子岛杂交海胆达5 cm时间比大连凌水养殖的母本中间球海胆提前7个月.
    2004 Vol. 23 (2): 1-3 [摘要] ( 52 ) HTML (0 KB)  PDF (122 KB)  ( 295 )
    4 营养强化的轮虫、卤虫对牙鲆仔鱼的成活、生长及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邱小琮,周洪琪,曾庆华,黄旭雄,叶昌树,周辉,兰汉冰
    用3种营养强化剂强化的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投喂牙鲆仔鱼,研究牙鲆仔鱼的生长、成活、体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用强化的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投喂牙鲆仔鱼,成活率、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V号强化剂的效果最好,成活率为29.34%,比对照组提高100%;增重倍数为217.90,比对照组提高68.61%;这是由于V号强化剂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体内含有较多的AA的缘故,饵料中AA含量的提高,可以提高牙鲆仔鱼的成活率、促进其生长.牙鲆摄食强化过的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后,其EPA、DHA、n-3HUFA、PUFA的含量随着饵料中含量的升高而升高,这也是牙鲆仔鱼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4 Vol. 23 (2): 4-8 [摘要] ( 53 ) HTML (0 KB)  PDF (215 KB)  ( 261 )
    9 绿色巴夫藻培养条件的研究
    赵素芬,孙会强
    研究了温度、光照强度、光照时间、酸碱度和相对密度对绿色巴夫藻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巴夫藻在水环境pH 6.0~9.5、相对密度1.005~1.020的范围内都能生长,pH 6.5、相对密度1.015条件下生长率最高;温度在5~35℃范围内都能生长,20~30℃为适宜温度;光照强度在1000~10000 Lx范围内都能生长,4000 Lx为最适光照强度.光照强度<1000 Lx时,绿色巴夫藻的生长速率与光照时间成正比.
    2004 Vol. 23 (2): 9-11 [摘要] ( 84 ) HTML (0 KB)  PDF (128 KB)  ( 203 )
    12 菲律宾蛤仔鳃组织的原代培养
    孙振兴,张晾,郝丽红,范旭阳,闫苗苗,张伟
    以菲律宾蛤仔的鳃组织为材料,经除菌、剪碎后,将组织块接种到培养瓶中,分别用E-MEM和M199培养基进行了原代培养.结果表明,两种培养基均可满足菲律宾蛤仔鳃组织培养的要求,在M199培养基中添加0.5%的水解乳蛋白、10%的小牛血清、0.35%的NaCl和青-链霉素双抗液,可获得更好的培养效果,鳃细胞能正常迁出和增殖.
    2004 Vol. 23 (2): 12-14 [摘要] ( 52 ) HTML (0 KB)  PDF (218 KB)  ( 201 )
    14 北鲍南养让大连鲍鱼过上暖冬
    2004 Vol. 23 (2): 14-14 [摘要] ( 39 ) HTML (0 KB)  PDF (42 KB)  ( 35 )
    15 甲壳低聚糖的特性研究
    魏新林,夏文水
    甲壳低聚糖(COS)具有优越的功能性质和生理活性,是国际上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低聚糖,有关甲壳低聚糖的一些特性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本文对这种低聚糖的带电性、热性质、吸湿保湿性、抑制淀粉老化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5%COS溶液当pH<9.7时,带正电荷.它的第一等当点是pH5.1,第二等当点是pH9.7; (2) DSC分析表明:COS的热分解温度范围为211~219 ℃,低于壳聚糖,COS的热稳定较壳聚糖差;(3) COS有优良的吸湿保湿性;(4)COS对淀粉老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004 Vol. 23 (2): 15-19 [摘要] ( 53 ) HTML (0 KB)  PDF (180 KB)  ( 262 )
    19 放流增殖对虾回捕效果好
    2004 Vol. 23 (2): 19-19 [摘要] ( 35 ) HTML (0 KB)  PDF (41 KB)  ( 36 )
    20 农药敌敌畏对泥鳅肌肉中水溶性蛋白质的影响及分析
    凌善锋
    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法对健康泥鳅与被污染的泥鳅体内肌肉中水溶性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二者水溶性蛋白质的谱带存在明显不同.
    2004 Vol. 23 (2): 20-21 [摘要] ( 49 ) HTML (0 KB)  PDF (110 KB)  ( 218 )
    22 黑斑口虾蛄土池育苗与中间培育技术的研究
    王春琳,徐君超,李敦岳,蒋霞敏,江锦坡
    通过黑斑口虾蛄土池育苗与中间培育试验,结果表明:亲虾蛄运输成活率平均为75.6%,保湿干运成活率与亲虾蛄本身的活力、起运前的干露时间或是否冰水刺激、运输时气温高低、运输时间、性腺成熟度及运输工具振动程度等有关.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胚胎发育时间缩短,本试验条件下(22~30℃),胚胎发育需16 d.本试验共育出虾蛄苗586万尾,平均育成率为12.4%,最高育成率为21%;幼体发育速度与水温呈正相关,试验条件下(28~31 ℃),幼体孵出至虾蛄苗需14~17 d;保持合理的幼体密度,维持适当的水色,并培育一定数量的浮游动物是提高育成率的关键.虾蛄苗的平均变态率(中间培育成活率)为40.0%,最高变态率为44.4%;变态率与底质、水色或混浊度、饵料或营养、互相残杀等有密切关系.虾蛄土池育苗优于水泥池,值得提倡.以Ⅲ相伪蚤状幼体后期为出苗标准是合理的.
    2004 Vol. 23 (2): 22-25 [摘要] ( 58 ) HTML (0 KB)  PDF (187 KB)  ( 205 )
    25 大连市河鲀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
    2004 Vol. 23 (2): 25-25 [摘要] ( 33 ) HTML (0 KB)  PDF (50 KB)  ( 58 )
    26 影响双齿围沙蚕工厂化育苗几个关键因素的研究
    金春华,郑忠明
    本文研究了双齿围沙蚕亲体在不同底质及不同饵料条件下的培育效果,以及在不同盐度下的受精率、孵化率和不同开口饵料下沙蚕幼体的成活率.结果表明,泥沙底质以及投喂单胞藻对亲体培育有较好的效果,成活率较高;盐度在25时受精率、孵化率最高,分别达到88.4%和87.4%;采用金藻投喂的试验组幼体成活率最高,达到95%.
    2004 Vol. 23 (2): 26-29 [摘要] ( 55 ) HTML (0 KB)  PDF (192 KB)  ( 191 )
    30 复合光合细菌对热带鱼养殖水质净化作用的研究
    郭秒,慕跃林,黄遵锡
    从高原湖泊滇池和阳宗海中分离到光合细菌,经过挑选后进行复合培养,投放入养殖热带鱼的水族箱.试验结果证明,添加光合细菌后,水族箱水体的COD、氨氮和总磷显著降低,pH略有上升,溶解氧含量提高,水质得到显著净化.
    2004 Vol. 23 (2): 30-32 [摘要] ( 42 ) HTML (0 KB)  PDF (103 KB)  ( 258 )
    33 连云港地区出口淡水水产品汞残留的调查
    陈秀开,薛长湖
    2000~2001年对连云港地区出口养殖基地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汞在淡水水产动物内均有一定的残留量,但每个品种的汞的残留值均未超标.通过食用水产品汞的周最大理论摄入量占JECFA汞的PTWI值的16.2%,未超过风险水平.连云港地区淡水水产品汞的残留对人体摄入难以构成风险.杂食性鱼类和捕食性鱼类汞的平均残留差异显著.2000年与2001年汞的残留量没有明显变化,连云港地区淡水水产品汞的残留水平相对稳定.
    2004 Vol. 23 (2): 33-34 [摘要] ( 43 ) HTML (0 KB)  PDF (94 KB)  ( 273 )
    35 海洋水产动物弧菌病的生物防治
    李亚晨,包永明,吕建发,安利佳
    2004 Vol. 23 (2): 35-38 [摘要] ( 61 ) HTML (0 KB)  PDF (222 KB)  ( 510 )
    39 虹鳟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
    李志华,王军霞,谢松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虹鳟的营养研究,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方面,提出一些虹鳟养殖中的注意事项,为虹鳟养殖、饲料生产和科研开发提供参考.
    2004 Vol. 23 (2): 39-44 [摘要] ( 54 ) HTML (0 KB)  PDF (323 KB)  ( 368 )
    45 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技术(三)
    隋锡林
    2004 Vol. 23 (2): 45-46 [摘要] ( 41 ) HTML (0 KB)  PDF (107 KB)  ( 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