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当期目录
  • 2005年 第2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5-03-25

     
            论文
    1 北方沿海西施舌苗种的人工培育试验
    李晓旭,夏长革,常亚青,刘庆连,孙茂盛,刘富伟
    在辽宁省沿海首次对西施舌室内人工育苗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西施舌种贝促熟62 d,用流水刺激的方法诱导亲贝排放精、卵,亲贝个体排放比例达到60%以上,个体排卵量约为380~420万粒,其受精率为82.0%,孵化率为46.0%.在盐度为25.6~31.0,水温为23.8~25.9℃的条件下,浮游幼虫9~14 d进入附着变态期,变态率为12.4%,壳长生长速度为13.9 μm/d.变态后的36 d内,壳长平均生长速度为76.3 μm/d,成活率为80.4%.沙盘单位面积附苗量为波纹板的48.5倍.本次试验利用12 m3水体育出2.5 mm的稚贝21.4万枚,单位水体出苗量为1.78万枚/m3.
    2005 Vol. 24 (3): 1-3 [摘要] ( 35 ) HTML (0 KB)  PDF (109 KB)  ( 408 )
    4 养殖仿刺参溃烂病病因初探
    董颖,邓欢,隋锡林,宋伦
    从患病仿刺参分离获得的两株优势菌2004-A1和2004-A2,经人工感染回接健康参试验,均获得与原发病相同症状,证实此两株菌是病原菌.另通过人工创伤感染试验确认海参受外伤后,容易感染发生溃烂病.
    2005 Vol. 24 (3): 4-6 [摘要] ( 38 ) HTML (0 KB)  PDF (344 KB)  ( 492 )
    7 草金鱼总色素稳定性研究(II)--酸碱度、维生素和有机物对草金鱼总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刘金海,王安利,王维娜
    草金鱼总色素光谱吸收峰在400~600 nm,系类胡萝卜素色素.在不同酸碱度、维生素和有机物作用下,该观赏鱼总色素稳定性各不相同.环境pH值过高或过低对该色素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中性pH值溶液利于该色素的有效保存;Vc和VE对该色素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当Vc剂量不适时,该色素遭到严重破坏,VK对该色素具较强的破坏作用;乳酸对该色素具有增色作用,苯甲酸、草酸、柠檬酸,丙二酸和反丁烯二酸对该色素具有保护作用,乌头酸、水杨酸、顺丁烯二酸、亚油酸、萘乙酸、溴丙酸和苹果酸对该色素具有破坏作用,其中以苹果酸的破坏作用最强.淀粉对该色素具有保护作用,葡萄糖和蔗糖则具有破坏作用,其中以蔗糖的破坏作用最强.研究结果提示:在提取、保存该色素以及配制增色饵料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确保试验结论的正确和增色效果的良好.
    2005 Vol. 24 (3): 7-9 [摘要] ( 43 ) HTML (0 KB)  PDF (151 KB)  ( 480 )
    10 大溪地金藻培养的生态条件研究
    柳敏海,张春丹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光照、盐度和营养盐对大溪地金藻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溪地金藻适宜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0~30℃;适宜照度为1000~7000 lx,最适照度为3000~6000 lx;适宜盐度6.5~39.5,最适盐度为19.5~26.0.N、P单因子的优水平分别为N-1mg/L、P-0.1mg/L,Fe单因子作用不明显,N、P、Fe交互作用的优水平为N-1mg/L、P-1mg/L、Fe-0.1mg/L.
    2005 Vol. 24 (3): 10-12 [摘要] ( 56 ) HTML (0 KB)  PDF (186 KB)  ( 649 )
    13 丁(鱼岁)肠道及肝胰脏组织学研究
    王晓梅,戴伟,许童,冯妍,陈辉
    以体长4~6 cm的丁(鱼岁)幼鱼作为试材,用解剖、石蜡切片和显微摄像等组织学研究手段,对其肠道及肝胰脏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比较了前、中、后肠粘膜皱褶的多少、疏密、高低以及杯状细胞的数量变化,说明肠道各段在消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肝胰脏的组织学结构特点与鲤鱼相似,但胰腺细胞大部分都聚集在肝脏外部边缘和肠道的周围,只有一小部分弥散在肝脏之内,胰腺细胞间有较多胰岛.
    2005 Vol. 24 (3): 13-15 [摘要] ( 59 ) HTML (0 KB)  PDF (281 KB)  ( 343 )
    16 庙岛群岛海域斑海豹的分布与保护
    范国坤,韩家波,黄继成,马志强
    庙岛群岛是斑海豹的重要栖息地,2002年和2004年对该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庙岛群岛的海洋环境条件比较适合斑海豹的生存;2002年和2004年3~5月,在庙岛群岛主要观察区域斑海豹的数量分别为72 和87头,年变化不大.从时间分布来看:每年的3月初即发现斑海豹,3月下旬~4月初斑海豹数量最多,4月下旬开始有斑海豹陆续离开,5月中旬基本上完全离开.综合历史资料和调查结果对斑海豹在庙岛群岛的空间分布进行了介绍.
    2005 Vol. 24 (3): 16-18 [摘要] ( 55 ) HTML (0 KB)  PDF (85 KB)  ( 522 )
    19 2个青虾群体生长的比较研究
    王建华
    以太湖野生青虾和长兴养殖青虾为亲体繁殖的虾苗(分别记作了野生群和养殖群)进行生长对比试验,经90 d饲养,野生群体长为46.70 cm, 养殖群为37.60 cm;体重日绝对增重率野生群为4.638%,养殖群为3.839%;成活率野生群为(98.6±2.4)%,养殖群为(94.9±1.6)%;抱卵率野生群为(41.3±2.3)%,养殖群为(62.8±2.8)%.野生青虾繁殖的虾苗在体长、体重、成活率和性成熟等生长性能均优于养殖青虾繁殖的虾苗.
    2005 Vol. 24 (3): 19-20 [摘要] ( 53 ) HTML (0 KB)  PDF (106 KB)  ( 380 )
    21 文蛤池塘养殖技术
    谭学群,乔英,张明,王会芳
    2005 Vol. 24 (3): 21-23 [摘要] ( 44 ) HTML (0 KB)  PDF (91 KB)  ( 408 )
    24 人工饲养条件下蠵龟的常见病
    朱龙
    2005 Vol. 24 (3): 24-26 [摘要] ( 45 ) HTML (0 KB)  PDF (130 KB)  ( 458 )
    27 鲷科鱼类细菌病及其防治方法
    周泓,袁成玉,陈远
    2005 Vol. 24 (3): 27-28 [摘要] ( 52 ) HTML (0 KB)  PDF (76 KB)  ( 389 )
    29 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建设潜在的问题研究
    黄其泉,李继龙,王立华,邓伟,郭海波
    结合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建设的实践,介绍国内外信息化建设及渔政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对我国渔业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提出了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建议,并将该研究结果应用于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建设.
    2005 Vol. 24 (3): 29-31 [摘要] ( 52 ) HTML (0 KB)  PDF (81 KB)  ( 213 )
    32 保护桃花水母及进行科学研究的建议
    王丹丽,徐善良,张永靖,符方尧
    2005 Vol. 24 (3): 32-33 [摘要] ( 62 ) HTML (0 KB)  PDF (76 KB)  ( 437 )
    34 内陆水产养殖的水域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李树国
    2005 Vol. 24 (3): 34-35 [摘要] ( 50 ) HTML (0 KB)  PDF (60 KB)  ( 457 )
    36 海胆杂交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王丽梅
    2005 Vol. 24 (3): 36-39 [摘要] ( 63 ) HTML (0 KB)  PDF (144 KB)  ( 581 )
    40 饲用酶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冯俊荣,吕永红,曲慧
    2005 Vol. 24 (3): 40-41 [摘要] ( 58 ) HTML (0 KB)  PDF (66 KB)  ( 802 )
    42 我国工厂化养鲍技术现状与展望
    王志松,张明,李洪臣,高绪生
    2005 Vol. 24 (3): 42-43 [摘要] ( 55 ) HTML (0 KB)  PDF (70 KB)  ( 316 )
    44 水产调味料概述
    路红波,刘俊荣
    2005 Vol. 24 (3): 44-46 [摘要] ( 47 ) HTML (0 KB)  PDF (89 KB)  ( 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