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当期目录
  • 2005年 第2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5-04-25

     
            论文
    1 配饵中大豆浓缩蛋白不同含量对中华绒螯蟹氮、磷排泄的影响
    李二超,于丰军,陈立侨,郭慧,李康,蔡永久,蔡春芳
    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SPC)为主要饵料蛋白源,配制了大豆浓缩蛋白水平分别为0%、11%、22%、33%、44%、56%的系列饵料,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18.64%、37.93%、56.89%、77.19和100%.经70 d投喂,测定中华绒螯蟹氨氮和活性磷酸盐排泄率.结果表明,当SPC替代鱼粉的比例为0%~56.89%时,中华绒螯蟹的氨氮排泄率虽有所升高,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SPC的替代比例超过56.89%时,中华绒螯蟹的氨氮排泄率则显著性升高(P<0.05);SPC替代鱼粉的比例与中华绒螯蟹氨氮排泄率的相关方程为y=0.1197x+0.168(R2=0.8131).SPC替代鱼粉的比例与中华绒螯蟹活性磷酸盐排泄率成显著负相关,方程为y=-0.0739x + 0.6246(R2 = 0.9489).
    2005 Vol. 24 (4): 1-3 [摘要] ( 40 ) HTML (0 KB)  PDF (169 KB)  ( 353 )
    4 南美白对虾幼体和仔虾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研究
    迟淑艳,杨奇慧,周歧存,董晓慧,陈敏玲
    以酶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南美白对虾溞状幼体,糠虾和仔虾三个发育期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试验结果表明,糠虾期淀粉酶比活力显著高于溞状幼体和仔虾两期(P<0.05);脂肪酶比活力溞状幼体显著高于糠虾幼体(P<0.05).在食性转化过程中,南美白对虾幼体消化酶活力与其食性相适应,不同发育阶段消化酶调节机制不同.
    2005 Vol. 24 (4): 4-6 [摘要] ( 54 ) HTML (0 KB)  PDF (153 KB)  ( 471 )
    7 养殖密度对地图鱼幼鱼生长发育的影响
    邵邻相,谢炜,叶菲菲
    在室内水族箱中养殖地图鱼的幼鱼,密度分别为50、100、200、400尾/m2, 共养殖28 d.试验结果表明,各密度组地图鱼幼鱼的生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增重率、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和平均日增重都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高密度组(400、200尾/m2)地图鱼的幼鱼个体生长速度离散度明显加大.
    2005 Vol. 24 (4): 7-9 [摘要] ( 54 ) HTML (0 KB)  PDF (137 KB)  ( 268 )
    10 水样中氮磷营养盐含量的稳定性及保存方法比较研究
    徐志标,骆其君,徐继林,严小军
    对淡水和海水水样4个氮磷营养盐参数(NH3-N、NO2-N、NO3-N、PO4-P)的6种保存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对于淡水水样的NH3-N、PO4-P和海水水样的NH3-N、NO3-N在各保存时间的变化幅度,6种方法间有显著差异;在10 d内,4℃加5 ml/L氯仿处理,在针对氮磷营养盐测定的水样的保存上是有效的方法.
    2005 Vol. 24 (4): 10-14 [摘要] ( 49 ) HTML (0 KB)  PDF (205 KB)  ( 264 )
    15 俄罗斯鲟肌肉营养成份的分析
    杨太有,彭仁海,赵道全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工厂化养殖的1龄和2龄俄罗斯鲟的肌肉营养成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龄鱼的水分含量为80.84%,蛋白质含量为16.10%,脂肪含量为2.14%,灰分含量为0.92%;2龄鱼的水分含量为79.96%,蛋白质含量为15.00%,脂肪含量为4.08%,灰分含量为1.26%;1龄俄罗斯鲟肌肉中蛋白质含量高于2龄,脂肪含量低于2龄,且差异均显著;1龄和2龄俄罗斯鲟肌肉蛋白质中都含有18种氨基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5.60%、14.46%,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平均含量分别为6.30%、5.95%,4种呈味氨基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70%、6.26%;1龄和2龄俄罗斯鲟肌肉中都包含有9类脂肪酸,脂肪酸总量及各类脂肪酸含量都非常接近.
    2005 Vol. 24 (4): 15-17 [摘要] ( 46 ) HTML (0 KB)  PDF (137 KB)  ( 273 )
    18 淡水石首鱼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周立斌
    试验结果表明:淡水石首鱼的含肉率平均为65.95%,鱼肉水分含量为80.45%,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为16.10%,脂肪为0.507%,粗灰份为1.14%.干物质中氨基酸总量为76.93%,其中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0.79%;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34.80%.
    2005 Vol. 24 (4): 18-20 [摘要] ( 54 ) HTML (0 KB)  PDF (117 KB)  ( 343 )
    20 《辽宁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颁布施行
    2005 Vol. 24 (4): 20-20 [摘要] ( 39 ) HTML (0 KB)  PDF (52 KB)  ( 40 )
    20 锦州市将打造沿海经济带六大产业群
    2005 Vol. 24 (4): 20-20 [摘要] ( 38 ) HTML (0 KB)  PDF (52 KB)  ( 34 )
    21 患白云病加洲鲈的同工酶分析
    李政,王国良,金珊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感染致病菌后的加洲鲈5种组织中5种同工酶系统的酶谱表型及活性进行分析.证实在5种酶的4种组织中出现明显的紊乱现象,表明病鱼的病理机制与代谢异常有关,其特异性变化可以作为疾病早期诊断及病理分析的生化辅助指标.
    2005 Vol. 24 (4): 21-23 [摘要] ( 41 ) HTML (0 KB)  PDF (178 KB)  ( 226 )
    24 日本鳗鲡人工育苗及仔鱼饲料研究
    梁旭方
    日本通过40年对鳗鲡成熟控制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来采用17,20β-dihydroxy-4-pregnen-3-one(DHP)的鳗鲡雌鱼成熟诱导技术,使高质量鳗鲡受精卵的取得具有相当高的把握性.日本水产厅养殖研究所采用以鲨鱼卵冷冻干燥粉末为主要成份并含有磷虾或其它鲜鱼虾抽提液的糊状饲料,喂食人工孵化的日本鳗鲡仔鱼取得举世嘱目的突破性进展,但柳叶状仔鱼全长达到30mm以后几乎不再摄食,出现生长停滞,并已变得十分衰弱.全面攻克日本鳗鲡人工育苗难题尚待时日,特别是研制能有效促进后期柳叶状仔鱼生长并变态的全价育苗饲料已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
    2005 Vol. 24 (4): 24-26 [摘要] ( 43 ) HTML (0 KB)  PDF (172 KB)  ( 395 )
    27 鲤鲫粘孢子虫病防治技术
    闻秀荣,于翔
    1987~1990年对辽宁省鱼病调查结果表明,主养鲤、鲫塘粘孢子虫病呈上升趋势.为此于1996~2000年在沈阳和辽阳两市部分主养鲤、鲫池塘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采取室内外相结合的方法,对粘孢子虫病的种类、寄生部位和药物及剂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泼洒0.3×10-6~0.4×10-6敌敌畏乳剂(80%),同时投喂孢子散或0.2%-0.3‰的敌敌畏药饵3~5 d,并适当更换池水,可有效地防治鲤鲫体内外的粘孢子虫病.
    2005 Vol. 24 (4): 27-29 [摘要] ( 32 ) HTML (0 KB)  PDF (125 KB)  ( 279 )
    30 中药饲料对大泷六线鱼细菌性烂鳃病治疗试验
    孙东,陈远,周泓
    用添加中药和西药的两种不同饲料,对大泷六线鱼细菌性烂鳃病进行治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病鱼的成活率为65%,治愈的鱼体重平均减少10g/尾;添加中药组病鱼的成活率为90%,治愈的鱼体重基本与发病前一致.
    2005 Vol. 24 (4): 30-31 [摘要] ( 47 ) HTML (0 KB)  PDF (89 KB)  ( 238 )
    32 出口活虾的检验检疫与运输保存技术
    郑志高,乔华林
    2005 Vol. 24 (4): 32-33 [摘要] ( 44 ) HTML (0 KB)  PDF (107 KB)  ( 242 )
    34 我国中草药防治水生经济动物病害研究进展
    郭玉娟,陈学年
    2005 Vol. 24 (4): 34-38 [摘要] ( 47 ) HTML (0 KB)  PDF (287 KB)  ( 383 )
    39 杂交育种技术在海水养殖贝类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张玉勇,常亚青,宋坚
    2005 Vol. 24 (4): 39-41 [摘要] ( 58 ) HTML (0 KB)  PDF (187 KB)  ( 361 )
    42 国际水产品市场法规新趋势--欧盟TraceFish计划
    刘俊荣,Gu(o)rún (O)lafsdóttir
    2005 Vol. 24 (4): 42-43 [摘要] ( 49 ) HTML (0 KB)  PDF (119 KB)  ( 257 )
    44 应用HACCP体系控制养殖水产品的安全危害
    曾庆祝,刘志娟
    2005 Vol. 24 (4): 44-46 [摘要] ( 40 ) HTML (0 KB)  PDF (199 KB)  ( 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