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5年 第2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5-05-25 |
|
|
|
|
|
|
|
11 |
漂白粉蓄积对日本昭示(虫寻)4种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
|
 |
金春华,丁爱侠,王春琳 |
|
|
根据急性毒性试验确定了漂白粉对日本黕的安全质量浓度为0.6 mg/L,采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该质量浓度下漂白粉蓄积对日本黕4种组织细胞(肌肉、鳃、肝胰脏和心脏)超微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漂白粉主要损伤日本黕的鳃和肝胰脏,其次是心脏,肌肉基本无损害.鳃细胞的损害表现为鳃丝水肿,细胞器溶解,角质层变薄,线粒体、内质网的肿胀、解体;肝胰脏细胞的主要损害特征为肝管微绒毛减少、线粒体水肿解体、内质网扩张、细胞核空泡化、核膜水肿、脂肪滴增加;心脏细胞的毒理变化为线粒体内嵴肿胀、瓦解,肌原纤维不规则,内质网溶解.安全质量浓度的漂白粉经16 d蓄积后,虽没有导致日本黕死亡,但已对其体内的鳃、肝胰脏、心脏等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
|
|
2005 Vol. 24 (5): 11-16
[摘要]
(
53 )
HTML
(0 KB)
PDF
(1363 KB)
(
306
) |
|
|
|
23 |
澳洲宝石鱼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
|
 |
沈文英,祝尧荣,钱科亮,张绍阳 |
|
|
采用多重比较法分析澳洲宝石鱼肝胰脏、肠道、胃组织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以及肌肉的营养成份.结果表明,宝石鱼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7.87%,脂肪含量为8.05%,糖类含量为3.21%,灰分含量为2.83%,水分含量为70.29%.说明宝石鱼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种.三种消化酶活力分布不同,淀粉酶、蛋白酶比活力大小均为:肠道>胃 >肝胰脏,且三者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胃蛋白酶活力(pH 3.0)最高;脂肪酶比活力在胃、肠道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极明显高于肝胰脏(P<0.01).三种消化酶在同一消化器官内的活性,肝胰脏、肠道和胃均表现为蛋白酶>淀粉酶 >脂肪酶, A/P比值均小于1.表明澳洲宝石鱼为肉食性或偏肉食性鱼类. |
|
|
2005 Vol. 24 (5): 23-25
[摘要]
(
64 )
HTML
(0 KB)
PDF
(132 KB)
(
521
) |
|
|
|
26 |
浒苔多糖脱蛋白方法的研究 |
|
 |
徐大伦,欧昌荣,黄晓春,杨文鸽,王海洪 |
|
|
采用酶法和Sevag法对浒苔多糖进行脱蛋白研究.结果表明,酶法脱蛋白效果明显好于Sevag法.在木瓜蛋白酶用量3%(W/V),pH值6.5,温度50℃,酶解时间2.5 h的条件下,浒苔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由原来13.6%降为5.90%;而Sevag法重复3次后,多糖中蛋白质含量仅降至10.6%. |
|
|
2005 Vol. 24 (5): 26-27
[摘要]
(
67 )
HTML
(0 KB)
PDF
(100 KB)
(
274
) |
|
|
|
31 |
胶原蛋白部分替代鱼粉饲养异育银鲫的试验 |
|
 |
冷向军,王冠,闫大伟,胡斌,许幼海 |
|
|
进行了两个试验以评价水产饲料中胶原蛋白替代鱼粉的效果.生长试验是在基础饲料(对照组,含鱼粉12%)中分别以2% 、4%胶原蛋白等重量替代鱼粉饲养平均体重6.5 g的异育银鲫(共315尾) 35 d,各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71.3%, 70.9%, 71.9%,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消化试验是采用平均体重110 g的异育银鲫,按套算法测定了异育银鲫对胶原蛋白的蛋白质消化率为97.3%.研究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具有很高的消化吸收率,可部分替代鱼粉而对异育银鲫的增重无影响. |
|
|
2005 Vol. 24 (5): 31-33
[摘要]
(
54 )
HTML
(0 KB)
PDF
(128 KB)
(
284
) |
|
|
|
34 |
全人工饲料培育施氏鲟苗种试验 |
|
 |
陈军,潘伟志,赵春刚,张爽,关海虹 |
|
|
为提高施氏鲟的开食率和苗种成活率,在流水条件下,选取刚孵化出膜、体质健壮的施氏鲟仔鱼1000尾,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强化开口试验,观察其摄食习性、生长与形态发育变化.结果表明:在16~25℃水温条件下,经100 d饲养,平均全长达28.3 cm,平均体重达69.7 g,并获得了的86.7%开口成活率和73.4%的最终成活率. |
|
|
2005 Vol. 24 (5): 34-35
[摘要]
(
43 )
HTML
(0 KB)
PDF
(95 KB)
(
38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