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当期目录
  • 2005年 第2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5-05-25

     
            论文
    1 大连海区大泷六线鱼生物学指标的季节变化
    王书磊,姜志强,苗治欧
    2003年9月~2004年7月,分秋季、繁殖期、繁殖后、越冬后、春季、夏季6个时期在大连地区采集大泷六线鱼标本.各个时期分别采集雌雄标本20~30尾,规格约20 cm.并于9月和10月采集幼鱼约50尾.测定样本的成熟系数、肥满度、肝指数、胃肠充塞度等生物学指标,分析了其生物学指标的季节变化规律及成幼鱼间的差别.
    2005 Vol. 24 (5): 1-3 [摘要] ( 52 ) HTML (0 KB)  PDF (130 KB)  ( 514 )
    4 暗纹东方鲀mtDNA的分离纯化及其细胞素b基因的分子克隆
    邵爱华,郑峰,吴胜,吴呈,朱江
    利用改进的差速离心法和碱裂解法制备并分离纯化了暗纹东方mtDNA,测得分子大小为19.4 Kb.用线粒体特异染色法跟踪和监测线粒体提取,结果表明,25000~35000 g能获得90%以上的高得率.利用制备纯化的mtDNA,已首次克隆了暗纹东方细胞色素b基因(cytb).
    2005 Vol. 24 (5): 4-7 [摘要] ( 63 ) HTML (0 KB)  PDF (277 KB)  ( 331 )
    8 甲硫氨酸脑啡肽对栉孔扇贝血细胞吞噬和包囊化作用的影响
    陈振英,王宜艳,孙虎山
    用荧光显微技术研究了甲硫氨酸脑啡肽对栉孔扇贝血细胞在体外的吞噬作用和包囊化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脑啡肽质量浓度为50 μg/ml时血细胞的吞噬率和包囊化率均最低,25 μg/ml时次之,5 μg/ml时最高,并且均显著高于不加脑啡肽的对照组.质量浓度为5~50 μg/ml脑啡肽对栉孔扇贝血细胞的吞噬作用和包囊化作用均有抑制作用,即脑啡肽在栉孔扇贝的免疫调节中起重要的作用.
    2005 Vol. 24 (5): 8-10 [摘要] ( 51 ) HTML (0 KB)  PDF (132 KB)  ( 446 )
    11 漂白粉蓄积对日本昭示(虫寻)4种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金春华,丁爱侠,王春琳
    根据急性毒性试验确定了漂白粉对日本黕的安全质量浓度为0.6 mg/L,采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该质量浓度下漂白粉蓄积对日本黕4种组织细胞(肌肉、鳃、肝胰脏和心脏)超微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漂白粉主要损伤日本黕的鳃和肝胰脏,其次是心脏,肌肉基本无损害.鳃细胞的损害表现为鳃丝水肿,细胞器溶解,角质层变薄,线粒体、内质网的肿胀、解体;肝胰脏细胞的主要损害特征为肝管微绒毛减少、线粒体水肿解体、内质网扩张、细胞核空泡化、核膜水肿、脂肪滴增加;心脏细胞的毒理变化为线粒体内嵴肿胀、瓦解,肌原纤维不规则,内质网溶解.安全质量浓度的漂白粉经16 d蓄积后,虽没有导致日本黕死亡,但已对其体内的鳃、肝胰脏、心脏等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005 Vol. 24 (5): 11-16 [摘要] ( 53 ) HTML (0 KB)  PDF (1363 KB)  ( 306 )
    17 pH对大眼鳜和翘嘴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吕凤义,陈曼娜,庆宁,方展强
    研究了不同pH值对大眼鳜消化道不同部位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及在最适pH条件下与翘嘴鳜消化道蛋白酶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大眼鳜消化道不同部位蛋白酶的活性强弱顺序为:幽门盲囊>胃>前肠>后肠,其最适pH分别是:10.4、2.8、9.5、10.1.翘嘴鳜的胃和幽门盲囊蛋白酶活力明显高于大眼鳜(P<0.01),而肠的蛋白酶活力略低,差异不显著(P>0.05).
    2005 Vol. 24 (5): 17-19 [摘要] ( 61 ) HTML (0 KB)  PDF (126 KB)  ( 314 )
    20 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模式最适放养密度的调查
    王小兵,黄勃,邓中日
    2003年1~6月,对海南琼山、文昌、万宁和三亚地区的51口高位虾池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放养密度与养殖周期、产量和饵料系数成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0.91和0.864.放养密度和饵料系数是影响养殖成本的两个主要因素,其关系可用线性回归方程:S=7.04+0.421X+1.209C来表示.高位池最适放养密度为210~255万尾/hm2.
    2005 Vol. 24 (5): 20-22 [摘要] ( 65 ) HTML (0 KB)  PDF (128 KB)  ( 618 )
    23 澳洲宝石鱼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沈文英,祝尧荣,钱科亮,张绍阳
    采用多重比较法分析澳洲宝石鱼肝胰脏、肠道、胃组织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以及肌肉的营养成份.结果表明,宝石鱼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7.87%,脂肪含量为8.05%,糖类含量为3.21%,灰分含量为2.83%,水分含量为70.29%.说明宝石鱼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种.三种消化酶活力分布不同,淀粉酶、蛋白酶比活力大小均为:肠道>胃 >肝胰脏,且三者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胃蛋白酶活力(pH 3.0)最高;脂肪酶比活力在胃、肠道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极明显高于肝胰脏(P<0.01).三种消化酶在同一消化器官内的活性,肝胰脏、肠道和胃均表现为蛋白酶>淀粉酶 >脂肪酶, A/P比值均小于1.表明澳洲宝石鱼为肉食性或偏肉食性鱼类.
    2005 Vol. 24 (5): 23-25 [摘要] ( 64 ) HTML (0 KB)  PDF (132 KB)  ( 521 )
    26 浒苔多糖脱蛋白方法的研究
    徐大伦,欧昌荣,黄晓春,杨文鸽,王海洪
    采用酶法和Sevag法对浒苔多糖进行脱蛋白研究.结果表明,酶法脱蛋白效果明显好于Sevag法.在木瓜蛋白酶用量3%(W/V),pH值6.5,温度50℃,酶解时间2.5 h的条件下,浒苔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由原来13.6%降为5.90%;而Sevag法重复3次后,多糖中蛋白质含量仅降至10.6%.
    2005 Vol. 24 (5): 26-27 [摘要] ( 67 ) HTML (0 KB)  PDF (100 KB)  ( 274 )
    28 刺参对几种除草剂的急性毒性试验
    周玮,夏念丽,刘永兴,刘明泰
    平均水温为14℃的静水条件下,用双吡啶盐类、磺酰脲类、有机磷类、三氮苯类4类农用除草剂对刺参参苗(平均全长2.75 cm)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毒性试验结束后,更换新鲜无毒海水,未死亡试验个体在24 h后可恢复正常活力.试验结果表明:双吡啶盐类、磺酰脲类、有机磷类、三氮苯类对参苗的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502 ml/L,1.798 ml/L,6.902 ml/L,0.279 g/L.
    2005 Vol. 24 (5): 28-30 [摘要] ( 46 ) HTML (0 KB)  PDF (114 KB)  ( 257 )
    31 胶原蛋白部分替代鱼粉饲养异育银鲫的试验
    冷向军,王冠,闫大伟,胡斌,许幼海
    进行了两个试验以评价水产饲料中胶原蛋白替代鱼粉的效果.生长试验是在基础饲料(对照组,含鱼粉12%)中分别以2% 、4%胶原蛋白等重量替代鱼粉饲养平均体重6.5 g的异育银鲫(共315尾) 35 d,各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71.3%, 70.9%, 71.9%,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消化试验是采用平均体重110 g的异育银鲫,按套算法测定了异育银鲫对胶原蛋白的蛋白质消化率为97.3%.研究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具有很高的消化吸收率,可部分替代鱼粉而对异育银鲫的增重无影响.
    2005 Vol. 24 (5): 31-33 [摘要] ( 54 ) HTML (0 KB)  PDF (128 KB)  ( 284 )
    34 全人工饲料培育施氏鲟苗种试验
    陈军,潘伟志,赵春刚,张爽,关海虹
    为提高施氏鲟的开食率和苗种成活率,在流水条件下,选取刚孵化出膜、体质健壮的施氏鲟仔鱼1000尾,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强化开口试验,观察其摄食习性、生长与形态发育变化.结果表明:在16~25℃水温条件下,经100 d饲养,平均全长达28.3 cm,平均体重达69.7 g,并获得了的86.7%开口成活率和73.4%的最终成活率.
    2005 Vol. 24 (5): 34-35 [摘要] ( 43 ) HTML (0 KB)  PDF (95 KB)  ( 387 )
    36 金鳟养殖试验
    刘月
    在辽宁省凤城市四门子镇新农水产养殖场进行金鳟鱼的养殖试验.养殖用水为当地山涧冷泉水,养殖水面为100 m2,共投放单重20 g的鱼种12000尾.试验期间,金鳟生长良好,成活率为99%,利润为12万元.试验结果表明,金鳟作为良好水环境的指示生物,具有极高的生态附加值,可以为进一步开发辽东山区的生态资源和冷水资源提供有效途径,为促进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005 Vol. 24 (5): 36-37 [摘要] ( 41 ) HTML (0 KB)  PDF (98 KB)  ( 312 )
    38 紫菜低聚糖的制备技术研究
    姚兴存,商勇,刘芳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紫菜酸解的最佳条件为盐酸浓度0.05 mol/L,水解时间120 min,底物浓度3%,温度80℃,在此条件下低聚糖的提取率为11.30%.
    2005 Vol. 24 (5): 38-40 [摘要] ( 38 ) HTML (0 KB)  PDF (114 KB)  ( 254 )
    41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程伟,刘志昕
    2005 Vol. 24 (5): 41-45 [摘要] ( 58 ) HTML (0 KB)  PDF (233 KB)  ( 236 )
    46 糖胺聚糖的分析测定方法
    刘义,钱和
    2005 Vol. 24 (5): 46-49 [摘要] ( 37 ) HTML (0 KB)  PDF (167 KB)  ( 493 )
    50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张文香,王志敏,张卫国
    2005 Vol. 24 (5): 50-52 [摘要] ( 56 ) HTML (0 KB)  PDF (111 KB)  ( 866 )
    53 文蛤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一)
    陈远
    2005 Vol. 24 (5): 53-54 [摘要] ( 46 ) HTML (0 KB)  PDF (77 KB)  ( 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