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8年 第27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8-12-25  | 
      										 | 
      										 
      									
      										                                    | 
      										 
      									
      										|    | 
      										 
      									
      								  |  
      						
      							 |  
      						
      							 | 
      							  
      				 
      				      				
      				      				      				
      					      				
      					      					      					
      					
      					      					      					      						
      							      							
      								 | 
      								615 | 
      								黄颡鱼精子低温保存方法的初步研究及应用       									                             | 
      								 
      							
      								 | 
      								  | 
      								赵钦,陈校辉,潘建林 | 
      								 
      							      							      																				   
							                             | 
							                             | 
							                            以精子活力为标准,通过对4种保存液下黄颡鱼精子保存效果对比,筛选出保存效果较佳的基础保存液,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温度(0 ℃和4 ℃)、不同青霉素浓度和添加抗冻剂与否的条件下保存液保存效果做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渔用任氏液保存效果较佳,提高青霉素浓度(通常为0.5×104 ~1.0×104 IU /ml,使用2.0×104 IU /ml),添加抗冻剂(6%DMSO),在添加抗冻剂条件下降低温度(由4 ℃降为 0 ℃)均可明显提高保存效果,在最优条件(0 ℃、2.0×104 IU青霉素/ml、6%DMSO)下,12 d内能保持80%的精子活性.人工授精试验证明了经保存的精子能正常用于人工繁殖,且授精效果与新鲜精液精子无显著差异. | 
							                           		
      							
      							
      								 | 
      								 | 
      								 2008 Vol. 27 (12): 615-618 
      									[摘要] 
      									(
66 ) 
      									      									      									
			HTML 
	
	(0 KB) 
    
		    PDF
		
	(270 KB) 
      									      									      									( 
      										
307
      										 )  | 
      								 
      							
      							
      								 | 
      								 
      							 
      						      						 | 
      						 
      						      						 
      					      				
      					      					      					
      					
      					      					      					      					
      						      							
      								 | 
      								619 | 
      								中间球海胆性腺氨基酸组成研究       									                             | 
      								 
      							
      								 | 
      								  | 
      								王丽梅,王吉桥,许伟定,韩家波,周遵春,董颖 | 
      								 
      							      							      																				   
							                             | 
							                             | 
							                            试验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3%以上,尤其是含有较高的甘氨酸、谷氨酸.雄性性腺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雌性,因此,雄性味更美.在生产中采集中间球海胆时期最好选在早期成熟阶段,在海胆成熟后期自然排放之前采收完毕. | 
							                           		
      							
      							
      								 | 
      								 | 
      								 2008 Vol. 27 (12): 619-621 
      									[摘要] 
      									(
56 ) 
      									      									      									
			HTML 
	
	(0 KB) 
    
		    PDF
		
	(208 KB) 
      									      									      									( 
      										
310
      										 )  | 
      								 
      							
      							
      								 | 
      								 
      							 
      						      						 | 
      						 
      						      						 
      					      				
      					      					      					
      					
      					      					      					      						
      							      							
      								 | 
      								622 | 
      								铜污染对扇贝内脏团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 
      								  | 
      								王凡,赵元凤,吕景才,刘长发 | 
      								 
      							      							      																				   
							                             | 
							                             | 
							                            在实验室条件下,将栉孔扇贝置于不同质量浓度的Cu2+溶液中10 d,测定其内脏团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Cu2+质量浓度的提高,CAT、SOD、GSH-PX的活性表现为"抑制-诱导-抑制"的规律,但整体仍是抑制的特性.扇贝内脏团组织CAT、GSH-PX、SOD对铜的早期污染均具指示作用,其中最为灵敏的指标是CAT,其次是SOD和GSH-PX . | 
							                           		
      							
      							
      								 | 
      								 | 
      								 2008 Vol. 27 (12): 622-624 
      									[摘要] 
      									(
51 ) 
      									      									      									
			HTML 
	
	(0 KB) 
    
		    PDF
		
	(215 KB) 
      									      									      									( 
      										
281
      										 )  | 
      								 
      							
      							
      								 | 
      								 
      							 
      						      						 | 
      						 
      						      						 
      					      				
      					      					      					
      					
      					      					      					      					
      						      							
      								 | 
      								625 | 
      								奥尼罗非鱼血清免疫球蛋白的纯化及分子量的初步分析       									                             | 
      								 
      							
      								 | 
      								  | 
      								徐增辉,陈汉忠,李晓栩,李超,甘西,梁万文,陈明,李莉萍 | 
      								 
      							      							      																				   
							                             | 
							                             | 
							                            通过饱和硫酸铵盐析结合 Sephadex G-200柱层析的方法,纯化制备了健康非免疫状态下奥尼罗非鱼的免疫球蛋白,进行变性还原条件下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对血清的免疫球蛋白进行初步分析,发现SDS-PAGE电泳条件下血清重链分子量为85 kD,轻链分子量为30 kD.如果罗非鱼血清免疫球蛋白在自然状态与其他硬骨鱼类一样也为四聚体,那么其总分子量的理论值应为920 kD. | 
							                           		
      							
      							
      								 | 
      								 | 
      								 2008 Vol. 27 (12): 625-628 
      									[摘要] 
      									(
58 ) 
      									      									      									
			HTML 
	
	(0 KB) 
    
		    PDF
		
	(299 KB) 
      									      									      									( 
      										
211
      										 )  | 
      								 
      							
      							
      								 | 
      								 
      							 
      						      						 | 
      						 
      						      						 
      					      				
      					      					      					
      					
      					      					      					      						
      							      							
      								 | 
      								629 | 
      								暗纹东方鲀脂肪肝并发诺卡氏菌病       									                             | 
      								 
      							
      								 | 
      								  | 
      								彭开松,佘锐萍,祁克宗,祖国掌,鲍传和 | 
      								 
      							      							      																				   
							                             | 
							                             | 
							                            对濒死暗纹东方鲀进行了常规临床检查、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综合临床研究和治疗结果,认为暗纹东方鲀死亡原因是严重脂肪肝并发诺卡氏菌感染.分离菌株属于诺卡氏菌属,但对小鼠和暗纹东方鲀致病力不强.分离菌株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新霉素、阿米卡星等敏感,但对磺胺类和四环素类有耐药性,且容易形成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肝胰脏表现为严重脂肪肝和小的肉芽肿.肾脏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并同基底膜分离,肾小管内有细胞管型和蛋白管型.消化道黏膜脱落,淋巴细胞浸润. | 
							                           		
      							
      							
      								 | 
      								 | 
      								 2008 Vol. 27 (12): 629-632 
      									[摘要] 
      									(
112 ) 
      									      									      									
			HTML 
	
	(0 KB) 
    
		    PDF
		
	(329 KB) 
      									      									      									( 
      										
333
      										 )  | 
      								 
      							
      							
      								 | 
      								 
      							 
      						      						 | 
      						 
      						      						 
      					      				
      					      					      					
      					
      					      					      					      					
      						      							
      								 | 
      								633 | 
      								不同饲料对军曹鱼组织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 
      								  | 
      								杨奇慧,周歧存,郑海娟,李碧华,董晓慧,迟淑艳 | 
      								 
      							      							      																				   
							                             | 
							                             | 
							                            比较研究了投喂冰鲜鱼和人工配合饲料的军曹鱼胃、前肠以及肝脏消化酶(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试验结果表明,(1)蛋白酶活力:前肠与肝脏的蛋白酶比活力,投喂配合饲料组显著高于冰鲜鱼组(P<0.05),而胃中的蛋白酶比活力以冰鲜鱼组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2)胰蛋白酶活力:胃中胰蛋白酶比活力,冰鲜鱼组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前肠与肝脏的胰蛋白酶比活力配合饲料显著高于冰鲜鱼组(P<0.05);(3)淀粉酶活力:胃中的淀粉酶比活力,冰鲜鱼组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 <0.05),前肠的淀粉酶比活力则是配合饲料组显著高于冰鲜鱼组(P<0.05),两种饲料对军曹鱼肝脏淀粉酶比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4)脂肪酶活力:胃及前肠的脂肪酶比活力两种饲料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肝脏的脂肪酶比活力则以配合饲料组显著高于冰鲜鱼组(P<0.05). | 
							                           		
      							
      							
      								 | 
      								 | 
      								 2008 Vol. 27 (12): 633-636 
      									[摘要] 
      									(
65 ) 
      									      									      									
			HTML 
	
	(0 KB) 
    
		    PDF
		
	(294 KB) 
      									      									      									( 
      										
299
      										 )  | 
      								 
      							
      							
      								 | 
      								 
      							 
      						      						 | 
      						 
      						      						 
      					      				
      					      					      					
      					
      					      					      					      						
      							      							
      								 | 
      								637 | 
      								象山港桐照滩涂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研究       									                             | 
      								 
      							
      								 | 
      								  | 
      								孟翠萍,林霞 | 
      								 
      							      							      																				   
							                             | 
							                             | 
							                            调查结果表明,象山港桐照滩涂小型底栖动物有11个类群,线虫在丰度上占绝对优势(93%),其次是涡虫、桡足类等.按生物量统计,线虫占53%,其次是多毛类(18%).小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4168.66个/10 cm2,年平均生物量1828.39 μg /10 cm2.小型底栖动物在丰度和生物量上出现了明显的季节变化,其最高值分别出现在秋季和冬季.并且还出现了明显的垂直分布,超过60%的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在(0~2)cm层段,随着深度的增加数量逐渐减少. | 
							                           		
      							
      							
      								 | 
      								 | 
      								 2008 Vol. 27 (12): 637-640 
      									[摘要] 
      									(
69 ) 
      									      									      									
			HTML 
	
	(0 KB) 
    
		    PDF
		
	(295 KB) 
      									      									      									( 
      										
226
      										 )  | 
      								 
      							
      							
      								 | 
      								 
      							 
      						      						 | 
      						 
      						      						 
      					      				
      					      					      					
      					
      					      					      					      					
      						      							
      								 | 
      								641 | 
      								红鳍东方鲀F1代混养群体的基因型鉴定及QTL分析       									                             | 
      								 
      							
      								 | 
      								  | 
      								刘秀云,康大海,孙效文,孟雪松 | 
      								 
      							      							      																				   
							                             | 
							                             | 
							                            利用微卫星标记的方法,分别对3个家系红鳍东方鲀的基因型进行鉴定,并通过此方法对3个家系混养后的混合群体进行区分,利用区分的结果与混合群体的生长性状指标进行QTL分析,结果为F0041中的基因型153/150,标记F0254中的基因型325/335,标记F0220中的基因型175/189,标记F0254中的基因型325/335与河鲀的体长、体质量表型值正相关,标记F0041基因型153/143,F0151标记中的250/250基因型,标记F0157中的基因型167/198,标记F0220中的基因型175/205与河鲀的体长、体质量表型值负相关.以期采用此方法能够为今后的亲子鉴定、个体识别及家系识别提供理论基础. | 
							                           		
      							
      							
      								 | 
      								 | 
      								 2008 Vol. 27 (12): 641-644 
      									[摘要] 
      									(
73 ) 
      									      									      									
			HTML 
	
	(0 KB) 
    
		    PDF
		
	(273 KB) 
      									      									      									( 
      										
249
      										 )  | 
      								 
      							
      							
      								 | 
      								 
      							 
      						      						 | 
      						 
      						      						 
      					      				
      					      					      					
      					
      					      					      					      						
      							      							
      								 | 
      								645 | 
      								一种海绵动物对室内养殖海参危害的初步研究       									                             | 
      								 
      							
      								 | 
      								  | 
      								单红云,赫崇波,李晓冬,胡玉晶,徐晓红,高祥刚,谭克非,刘星,邓欢 | 
      								 
      							      							      																				   
							                             | 
							                             | 
							                            2006-2007年8月在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多家育苗场室内人工养殖海参池中发生大量海绵繁殖现象.该生物能在海参室内养殖池中迅速繁殖,成片地附着生长在海参附着基上,不仅影响海参附着环境,而且其分支状的锋利边缘会划伤幼参体表,引起病原菌的继发感染,对海参养殖业有相当的危害,经过初步鉴定认为该物种为软节蜂海绵. | 
							                           		
      							
      							
      								 | 
      								 | 
      								 2008 Vol. 27 (12): 645-647 
      									[摘要] 
      									(
71 ) 
      									      									      									
			HTML 
	
	(0 KB) 
    
		    PDF
		
	(303 KB) 
      									      									      									( 
      										
398
      										 )  | 
      								 
      							
      							
      								 | 
      								 
      							 
      						      						 | 
      						 
      						      						 
      					      				
      					      					      					
      					
      					      					      					      					
      						      							
      								 | 
      								648 | 
      								2007年伏季休渔深圳海域渔业资源调查分析       									                             | 
      								 
      							
      								 | 
      								  | 
      								陈春亮,曲念东,侯秀琼,张际标,杨国欢 | 
      								 
      							      							      																				   
							                             | 
							                             | 
							                            为了解深圳市2007年伏季休渔海洋渔业资源的动态变化规律,寻找恢复渔业资源的有效途径,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2007年5月和8月在深圳海域利用双拖网、掺缯网和拖虾网等3种渔具进行了渔业资源调查,对渔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调查结果表明,休渔前后,在珠江口海域掺缯网作业的总渔获量增加了10.8倍,桁杆拖虾网作业的总渔获量增加了5.6倍,但在大鹏湾海域双拖网作业的总渔获量仅为休渔前的72.7%. | 
							                           		
      							
      							
      								 | 
      								 | 
      								 2008 Vol. 27 (12): 648-651 
      									[摘要] 
      									(
52 ) 
      									      									      									
			HTML 
	
	(0 KB) 
    
		    PDF
		
	(287 KB) 
      									      									      									( 
      										
262
      										 )  | 
      								 
      							
      							
      								 | 
      								 
      							 
      						      						 | 
      						 
      						      						 
      					      				
      					      				
      					      				
      					      				
      					      					      					
      					
      					      					      					      					
      						      							
      								 | 
      								662 | 
      								斑鳢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测定       									                             | 
      								 
      							
      								 | 
      								  | 
      								杨四秀,蒋艾青 | 
      								 
      							      							      																				   
							                             | 
							                             | 
							                            对斑鳢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斑鳢含肉率平均为(58.40±3.21)%,粗水分75.39%、粗蛋白25.75%、粗脂肪4.70%、粗灰分1.08%、磷0.55%、钙 0.78%.肌肉蛋白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9.64%(干样),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是 30.23%,占氨基酸总量的37.94%;鲜味氨基酸含量为30.79%,较月鳢、青鱼、草鱼、鲢、鳙的高.斑鳢是一种蛋白质高,味道鲜美,易于人体消化吸收的优良淡水鱼品种. | 
							                           		
      							
      							
      								 | 
      								 | 
      								 2008 Vol. 27 (12): 662-664 
      									[摘要] 
      									(
51 ) 
      									      									      									
			HTML 
	
	(0 KB) 
    
		    PDF
		
	(211 KB) 
      									      									      									( 
      										
308
      										 )  | 
      								 
      							
      							
      								 | 
      								 
      							 
      						      						 | 
      						 
      						      						 
      					      				
      					      					      					
      					
      					      					      					      						
      							      							
      								 | 
      								665 | 
      								参虾池塘高效混养技术       									                             | 
      								 
      							
      								 | 
      								  | 
      								何振平,王秀云,刘艳芳,刘一鹤,王旭 | 
      								 
      							      							      																				   
							                             | 
							                             | 
							                            7-9月刺参夏眠期间正是日本对虾快速生长的季节,在对虾池中人工造礁,第1年4月放入规格为80~120头/ kg的海参苗1740 kg,每年7月放入体长0.7~1.0 cm的日本对虾虾苗1.2×105尾,将刺参与日本对虾混养.在养殖过程中,刺参不投喂,只用卤虫、人工饲料、杂色蛤和四角蛤蜊投喂日本对虾,严格控制养殖池内的杂鱼虾,保持水质新鲜,可提高日本对虾和刺参的成活率,利用两者饵料和空间互补性,可显著提高虾池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 
							                           		
      							
      							
      								 | 
      								 | 
      								 2008 Vol. 27 (12): 665-667 
      									[摘要] 
      									(
63 ) 
      									      									      									
			HTML 
	
	(0 KB) 
    
		    PDF
		
	(178 KB) 
      									      									      									( 
      										
292
      										 )  | 
      								 
      							
      							
      								 | 
      								 
      							 
      						      						 | 
      						 
      						      						 
      					      				
      					      					      					
      					
      					      					      					      					
      						      							
      								 | 
      								668 | 
      								(钅止)锚湾扇贝养殖水域富营养化现状与评价       									                             | 
      								 
      							
      								 | 
      								  | 
      								马骞,李丽,李昕,赵兰英,崔晶晶,郭鹏,董凤才,王志滨 | 
      								 
      							      							      																				   
							                             | 
							                             | 
							                            根据2006-2007年(钅止)锚湾海湾扇贝养殖水域富营养化现状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水域表层营养盐类的分布特征并对其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评价.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域2006年水环境质量好于2007年.2年来均表现为 5、6月水质较好, 8月水质较差,2007年8月水质最差,水体已呈富营养化状态,并开始受到有机物污染. | 
							                           		
      							
      							
      								 | 
      								 | 
      								 2008 Vol. 27 (12): 668-670 
      									[摘要] 
      									(
68 ) 
      									      									      									
			HTML 
	
	(0 KB) 
    
		    PDF
		
	(167 KB) 
      									      									      									( 
      										
158
      										 )  | 
      								 
      							
      							
      								 | 
      								 
      							 
      						      						 | 
      						 
      						      						 
      					      				
      					      					      					
      					
      					      					      					      						
      							      							
      								 | 
      								671 | 
      								内蒙古达里诺尔湖水质现状调查       									                             | 
      								 
      							
      								 | 
      								  | 
      								张玉,王洪滨,何江,刘海涛,朱存良,王志新,张建明,赵月红 | 
      								 
      							      							      																				   
							                             | 
							                             | 
							                            通过应用各种物理及化学仪器分析了达里诺尔湖水温、酸碱度、溶解氧、各种离子、总含盐量等因子,根据以往水质调查结果及这次测定数据比较,达里诺尔湖的pH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将危及到雅罗鱼及水中生物的生存,而其他各种离子均有小幅度的上升,溶解氧基本能满足鱼类的生存需求.通过水质的调查结果分析,使瓦氏雅罗鱼及其他水生生物更好地发挥在达里诺尔湖中生存的潜力. | 
							                           		
      							
      							
      								 | 
      								 | 
      								 2008 Vol. 27 (12): 671-673 
      									[摘要] 
      									(
68 ) 
      									      									      									
			HTML 
	
	(0 KB) 
    
		    PDF
		
	(201 KB) 
      									      									      									( 
      										
4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