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3年 第3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3-05-25 |
|
|
|
|
|
|
|
|
249 |
抗哈氏弧菌中草药筛选及其活性成份提取工艺的优化 |
|
 |
邓恒为,周永灿,谢珍玉,王世锋,邓小琴,郭伟良 |
|
|
为给中草药在水产病害防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琼脂扩散法筛选出具有抗哈氏弧菌活性的中草药——鸡血藤,优化了其抗哈氏弧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首先筛选提取溶剂乙醇的最适体积分数,然后采用单因素法初步优化了提取液料比、浸润时间、温度和提取时间,之后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进一步优化,最优提取条件为液料比5.00 mL:0.0744 g,浸润66 min,温度98.5℃,提取180 min,抗哈氏弧菌活性成分提取得率的预测极值为17.043%,在最优条件下,4次平行验证,抗哈氏弧菌活性成分提取得率为(17.086±0.027)%,为优化前的1.71倍,验证值与预测值间相对误差为0.3%,模型预测准确可靠.对鸡血藤在水产病害防控中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
|
2013 Vol. 32 (5): 249-255
[摘要]
(
67 )
HTML
(0 KB)
PDF
(902 KB)
(
180
) |
|
|
|
256 |
麦穗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 |
|
 |
杨坤,祝东梅,王卫民 |
|
|
为研究麦穗鱼的基础代谢水平和特点,将暂养7d的麦穗鱼停食24 h后,放入自行设计的封闭流水式呼吸室内,调节水位及进出口流量,测定两种规格麦穗鱼的耗氧率、耗氧量和窒息点.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体长(9.24±3.06) cm、体质量(12.32±1.44)g的麦穗鱼在水温为(24.0±0.1)℃时的耗氧率和耗氧量分别为(0.16±0.01)mg/(g·h)、(1.54±0.83)mg/(尾·h);平均体长(4.10±0.06)cm、体质量(0.53±0.09)g的麦穗鱼在温度为(16.5±0.5)℃时耗氧率和耗氧量分别为(0.59±0.24)mg/(g·h)、(0.31±2.01)mg/(尾·h),平均体质量(12.32±1.44)g,平均体长(9.24±3.06)cm的麦穗鱼在水温(24.0±0.1)℃,pH 7.4的条件下,窒息点为0.58 mg/L.麦穗鱼的耗氧率夜间略高于白天,但差异不显著;麦穗鱼的耐低氧能力属中等偏弱水平. |
|
|
2013 Vol. 32 (5): 256-260
[摘要]
(
68 )
HTML
(0 KB)
PDF
(791 KB)
(
358
) |
|
|
|
261 |
室内养殖仿刺参“红体症”的初步研究 |
|
 |
郝佳,王洪军,陈文博,陈雪,许岩 |
|
|
2007年7-9月,辽宁大连庄河地区一仿刺参育苗场室内人工培育幼参患“红体病”,患病仿刺参表面呈全身性变红,变红仿刺参的表面逐渐溃烂,并伴随摄食及附着能力明显下降,最终导致仿刺参溃烂解体.患“红体病”仿刺参体壁分离出2株优势细菌,经人工感染回接试验2株优势菌皆能引起健康仿刺参感染发生与原发病相同症状,证实为病原菌.采用菌株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等细菌鉴定技术,确定2株病原菌均为溶藻弧菌.患“红体病”仿刺参表面超显微结构观察显示,肌肉上皮细胞内充满了直径为100 nm的球形病毒粒子.生理性状试验结果表明,2株菌最适生长pH均为7.6~9.0,生长最适温度为25~37℃,在盐度1~12中均能良好地生长.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氟多沙星、先锋必、阿奇霉素、四环素、新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哌酸、头胞噻肟、菌必治和二甲胺四环素对2株优势菌均具有良好的敏感性. |
|
|
2013 Vol. 32 (5): 261-266
[摘要]
(
62 )
HTML
(0 KB)
PDF
(1310 KB)
(
281
) |
|
|
|
267 |
乳源性益生元和丝兰提取物对牛蛙生长的影响 |
|
 |
皇康康,张春晓,王玲,宋凯,翟秋玲,李鹏 |
|
|
以鱼粉和豆粕为主要蛋白源,鱼油为主要脂肪源,小麦粉为主要糖源,并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等,配制出基础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5%乳源性益生元、0.1%丝兰提取物以及0.5%乳源性益生元+0.1%丝兰提取物制作出4种试验饲料,研究饲料中添加乳源性益生元、丝兰提取物对牛蛙生长性能的影响.每种饲料设置4个重复,每个水族缸(0.7m×0.4m×0.4 m)放养20只牛蛙[初始质量为(42.27±0.10)g],每日饱食投喂2次,试验周期70 d.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5%乳源性益生元对牛蛙生长性能、肠道胰蛋白酶和肝脏抗氧化酶活力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肠道淀粉酶活力(P<0.05).饲料中添加0.1%丝兰提取物、0.5%乳源性益生元+0.1%丝兰提取物显著降低了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肠道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力(P<0.05),对肝脏的抗氧化酶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 |
|
|
2013 Vol. 32 (5): 267-272
[摘要]
(
59 )
HTML
(0 KB)
PDF
(397 KB)
(
352
) |
|
|
|
273 |
泥鳅HSC70 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 |
|
 |
陈建华,张俊彬,王怀民,张晓君,阎斌伦 |
|
|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由泥鳅中克隆获得HSC70 cDNA的全长序列.结果表明,该cDNA全长2338 bp,包括5'非翻译区(5'-UTR) 92 bp,3'非翻译区(3'-UTR)293 bp,开放阅读框1953bp,编码650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71.24 ku,等电点为5.31.该蛋白含有Dnak特征基序和2个HSP70家族标签序列,胞质HSP70特征序列及四肽简单重复序列.该序列与草鱼的相似性最高(97.5%),与人、非洲爪蟾、鸡等的相似性为87.2%~95.4%.半定量RT-PCR显示,HSC70mRNA在正常泥鳅大脑、肌肉、肠、脾脏、肝胰脏、头肾、心脏、卵巢、精巢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以福尔马林灭活温和气单胞菌刺激泥鳅后,泥鳅肝胰脏和脾脏组织HSC70 mRNA表达水平均在15d内显著上升,并在15 d达到峰值;头肾组织HSC70 mRNA表达量在7d迅速上升,在15 d到达峰值;在所有组织中,头肾组织中HSC70 mRNA表达量上升幅度最大,说明头肾在鱼类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
|
2013 Vol. 32 (5): 273-279
[摘要]
(
52 )
HTML
(0 KB)
PDF
(1411 KB)
(
266
) |
|
|
|
280 |
干露温度对三疣梭子蟹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 |
|
 |
高焕,阎斌伦,陈百尧,伏光辉,于飞,安健 |
|
|
以原养殖池中三疣梭子蟹为对照,在10、20、30℃干露温度下,于0、30、60、120、180、240 min时取三疣梭子蟹血淋巴样品,研究三疣梭子蟹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清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一氧化氮含量、过氧化物酶和总抗氧能力等6种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干露温度下,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总抗氧能力5种免疫指标间差异不显著,而一氧化氮含量在不同干露温度间存在显著差异,温度越高,检测到的一氧化氮含量越高.依据三疣梭子蟹不耐干露的事实推测,干露下三疣梭子蟹体内的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协同加速其死亡. |
|
|
2013 Vol. 32 (5): 280-283
[摘要]
(
58 )
HTML
(0 KB)
PDF
(1184 KB)
(
249
) |
|
|
|
289 |
4种海洋微藻对外源硒的吸收和胁迫的响应 |
|
 |
王洪斌,成明,李士虎,阎斌伦 |
|
|
以不同质量浓度硒(亚硒酸钠)对塔胞藻、中肋骨条藻、绿色巴夫藻、海水小球藻进行胁迫培养,考察4种微藻对外源硒的吸收效果,并以微藻生物量、叶绿素和对其他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为参数,研究微藻对不同质量浓度硒胁迫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硒质量浓度的增加,4种微藻细胞含硒量增加,海水小球藻尤其明显,硒质量浓度为30 mg/L,藻体含硒量为25.94 μg/g,是对照组的1080倍;低硒下,4种微藻生长上升;硒质量浓度大于10 mg/L,微藻生物量低于对照组,巴夫藻尤为明显,硒质量浓度为30 mg/L时,藻生物量仅是对照组的44%;海水小球藻也受抑制,但抑制幅度不明显.当硒质量浓度为30 mg/L时,藻生物量是对照组的93%;除海水小球藻外,其他3种微藻叶绿素含量在不同质量浓度的硒胁迫下,波动范围较大;硒胁迫对海水小球藻微量元素的吸收影响不明显.海水小球藻可作为有机硒转化的生物载体. |
|
|
2013 Vol. 32 (5): 289-292
[摘要]
(
67 )
HTML
(0 KB)
PDF
(1181 KB)
(
503
) |
|
|
|
293 |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对黄颡鱼的致病性及毒力基因检测 |
|
 |
苟小兰,王利 |
|
|
为研究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菌株GM2402对黄颡鱼的致病性及毒力基因分布,采用动物回归感染试验方法探讨菌株对黄颡鱼的致病性,利用PCR技术扩增毒力基因,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检测该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在动物回归感染试验中,试验处理组鱼7d内的死亡率达100%,从感染后的试验鱼体中再次分离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证实了该菌株具较强致病性;成功扩增到粘附侵袭位点、耐热肠毒素、粘附素、毒力活化因子和强毒力岛上P4样噬菌体整合酶5种毒力基因,揭示毒力基因与致病性密切相关.菌株GM2402对卡拉霉素、恩诺沙星、磺胺异恶唑等9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氟苯尼考、先锋霉素Ⅴ中度敏感,而对链霉素、洁霉素等5种药物表现为耐药,这将为鱼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
|
|
2013 Vol. 32 (5): 293-296
[摘要]
(
59 )
HTML
(0 KB)
PDF
(745 KB)
(
430
) |
|
|
|
297 |
我国大陆沿岸丝虾虎鱼属(鲈形目:虾虎鱼科)一新记录种 |
|
 |
陈健,赵盛龙 |
|
|
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在舟山群岛部分岛屿潮间带常规调查中,多次采集到台湾丝虾虎鱼,共10尾.其体延长,前部略平扁,后部侧扁;体呈浅灰色,体背侧具不规则的深色小斑点,体侧中央具一纵列蓝色小亮斑;第一背鳝第二、三鳍棘呈丝状延长,胸鳍浅褐色,鳍膜边缘具一簇白色斑纹.经与历史记载核对,确认为我国大陆沿岸新记录种. |
|
|
2013 Vol. 32 (5): 297-299
[摘要]
(
65 )
HTML
(0 KB)
PDF
(1591 KB)
(
90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