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8年 第27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8-10-25 |
|
|
|
|
|
|
|
|
503 |
大黄鱼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外显子I遗传多态性分析 |
|
 |
薛良义,李婷,孙升,肖章奎,沈秋静,童丽娟 |
|
|
肌肉生长抑制素是控制骨骼肌生长发育的重要细胞因子,采用PCR-SSCP和测序方法分析了大黄鱼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外显子I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发现,外显子I有7个多态性位点,分别是270(G→A)、196(C→T)、349(A→T)、51(T→C)、352(G→A)、348(C→T)和264(G→T),但只有349位点和352位点的碱基突变造成错义突变,氨基酸变化分别为T→S和E→K,其他位点均属同义突变.存在7种基因型,它们的频率分别为0.2708、0.0833、0.3333、0.0208、0.1667、0.1047和0.0208,该基因位点的杂合度为0.709.统计分析表明,外显子I无论是基因型水平上的多态性还是氨基酸水平上的突变均与体长和体质量呈显著性相关(P<0.05),但与肌肉脂肪含量无显著相关(P>0.05). |
|
|
2008 Vol. 27 (10): 503-506
[摘要]
(
48 )
HTML
(0 KB)
PDF
(348 KB)
(
281
) |
|
|
|
507 |
异地刺参选育组合的稚幼参生长速率差异性分析 |
|
 |
李成林,宋爱环,胡炜,孙元芹,李翘楚,张豫 |
|
|
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分析方法,对青岛(Q)、烟台(Y)、威海(W)、日照(R)、长岛(C)的野生刺参群体进行了不同组合的选种繁育技术研究,以当地刺参自交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合的体质量日增长率和体长日增长率进行了比较分析.数据分析表明,各选育组的生长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Y(♀)×Q(♂)选育组的体质量日增长率和体长日增长率最高,分别为5.31%/d、3.66%/d,表现出良好的选育优势.研究表明,不同组选育组合之间剌参体长日增长率与体质量日增长率之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但其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明显.而Q(♀)×W(♂)和W(♀)×C(♂)选育组合的稚幼参体质量日增长率和体长日增长率分别为3.39%/d、2.11%/d;2.63%/d、3.05%/d,说明在同期的一定时间内体质量日增长率与体长日增长率不呈正相关. |
|
|
2008 Vol. 27 (10): 507-510
[摘要]
(
34 )
HTML
(0 KB)
PDF
(269 KB)
(
130
) |
|
|
|
511 |
不同光照周期下鲇幼鱼的日摄食节律 |
|
 |
乔志刚,张国梁,张英英,彭新亮 |
|
|
水温(23±1)℃,研究了鲇幼鱼自然光照、持续光照(自然光或日光灯作光源)和持续黑暗条件下的日摄食节律.试验结果表明,3种光照周期下,鲇幼鱼昼夜均有连续摄食特性,期间具有明显的摄食高峰(夜间)和低谷(白天),鲇幼鱼有明显的日摄食节律;持续黑暗与自然光照周期下的鲇幼鱼日摄食节律基本一致,持续光照与自然光照周期下的鲇幼鱼日摄食节律有所差异.研究证明,鲇幼鱼在3种光照周期下均属于典型的夜晚摄食类型;光照周期的改变对鲇幼鱼的日摄食率无显著影响(P>0.05). |
|
|
2008 Vol. 27 (10): 511-515
[摘要]
(
40 )
HTML
(0 KB)
PDF
(379 KB)
(
431
) |
|
|
|
516 |
盐度对漠斑牙鲆幼鱼存活、生长及摄食的影响 |
|
 |
孙向军,梁拥军,苏建通,张亮,马峻峰,孙砚胜,穆祥兆 |
|
|
盐度对漠斑牙鲆幼鱼的存活的影响较小,将漠斑牙鲆幼鱼从盐度为32的海水直接放入盐度为24、16、8、0的水中观察48 h存活情况,仅盐度0组成活率为75%,其他盐度组均为100%.在盐度为32、24、16、8、0各试验组中,经1个月饲养,生长速度和饵料系数均无显著差异.盐度越低越有利于漠斑牙鲆白化个体康复正常体色. |
|
|
2008 Vol. 27 (10): 516-518
[摘要]
(
36 )
HTML
(0 KB)
PDF
(244 KB)
(
237
) |
|
|
|
519 |
虾夷扇贝肌动蛋白基因cDNA序列克隆与分析 |
|
 |
刘卫东,赫崇波,刘形,鲍相渤,虞星炬 |
|
|
采用RT-PCR和RACE法从虾夷扇贝闭壳肌中分离和克隆了肌动蛋白基因cDNA全长序列.肌动蛋白基因cDNA全长1775 bp(不包括poly A),5′端非编码区94 bp,3′端非翻译区551 bp,阅读框1131 bp,编码376个氨基酸.在基因组DNA中,该基因被一个内含子分为两段,内含子位于第42和第43个氨基酸之间,长度为2041 bp.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该肌动蛋白属于α类型. |
|
|
2008 Vol. 27 (10): 519-522
[摘要]
(
37 )
HTML
(0 KB)
PDF
(336 KB)
(
366
) |
|
|
|
530 |
海带蛋白的提取和活性研究 |
|
 |
李伟,邬丽君,肖妍君,金桥,佟长青,赵前程,胥亚夫,汪秋宽 |
|
|
采用5%NaOH、0.15 mol/L NaCl、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0.15 mol/L NaCl及0.06%纤维素酶和1%SDS溶液提取新鲜海带中的蛋白质,并采用Brrddford的方法测定提取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采用5%NaOH+0.06%纤维素酶浸泡,然后经超声波破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100%饱和度的(NH4)2SO4沉淀,对所得沉淀透析后冻干所得海带蛋白质的含量较多.时间飞行质谱表明蛋白质分子量为872~7705 m/z.抑菌试验表明海带蛋白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金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同时,以海带蛋白(5 mg/kg)对高血压模型大鼠灌胃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 |
|
|
2008 Vol. 27 (10): 530-532
[摘要]
(
45 )
HTML
(0 KB)
PDF
(220 KB)
(
263
) |
|
|
|
533 |
徐闻珊瑚礁保护区鱼类种类组成初步研究 |
|
 |
杨国欢,侯秀琼,陈春亮,孙省利 |
|
|
对徐闻珊瑚礁保护区栖息的鱼类进行4个季节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徐闻珊瑚礁保护区有鱼类2纲13目55科91属135种,其中软骨鱼纲有1目3科3属6种,硬骨鱼纲有12目52科88属129种.在硬骨鱼纲中鲈形目种类最多,有26科45属73种,约占总渔获物种类数的54.1%.在渔获的鱼类中底层鱼类有69种,中下层鱼类有34种,中上层鱼类有32种,分别占鱼类总种数的51.1%、25.2%和23.7%.在春季渔获的鱼类种数最多,有74种,夏季、秋季和冬季渔获鱼类种数变化较小,分别有38种、46种和52种,而在4个季节均有出现的鱼类仅有8种. |
|
|
2008 Vol. 27 (10): 533-538
[摘要]
(
46 )
HTML
(0 KB)
PDF
(269 KB)
(
45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