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当期目录
  • 2003年 第2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3-02-25

     
            论文
    1 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努力开创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新局面
    李洪彦
    2003 Vol. 22 (2): 1-5 [摘要] ( 56 ) HTML (0 KB)  PDF (116 KB)  ( 232 )
    6 酸碱度和干露对墨西哥湾扇贝幼虫和稚贝的影响
    陆彤霞,龙仲杰,陈清建
    为探讨酸碱度和干露对墨西哥湾扇贝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2000年4月和2001年4月在浙江省玉环县抛西水产育苗场用实验生态的方法研究了酸碱度和干露对墨西哥湾扇贝浮游幼虫和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7~8存活率最高,生长最好.稚贝的耐干露能力低下.
    2003 Vol. 22 (2): 6-8 [摘要] ( 57 ) HTML (0 KB)  PDF (100 KB)  ( 278 )
    9 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杂交及子一代人工育苗技术
    王丽梅,韩家波,许伟定,王笑月,董颖,周遵春
    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的繁殖时间有差异,但通过筛选能够同时得到自然成熟的精卵,在比正常海胆自交精子量高20~40倍的精子作用下,中间球海胆为母本,光棘球海胆为父本,杂交受精率为47.1%,而反交的受精率为1.9%,正反交受精率均低于自交组.在适宜的水温、光照及饵料等培养条件下,两杂交组均能够生长、附着变态,并且变态时间与母本相近.
    2003 Vol. 22 (2): 9-11 [摘要] ( 55 ) HTML (0 KB)  PDF (163 KB)  ( 240 )
    12 盐度对菲律宾蛤仔浮游幼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王军,王志松,董颖,周泓,刘忠颖,李大成
    研究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受精卵在26 ℃水温下的最适孵化盐度为23.8~34.8,孵化率平均在80%以上;盐度38.3和21.2组,对受精卵的孵化有一定负面影响,孵化率为30%~60%;盐度低于15.9,受精卵基本上不能孵化;盐度29.5为幼体生长的最适盐度,8 d可生长成下潜幼体,平均日生长16 μm,成活率90%,盐度高于或低于29.5,其幼体的存活和生长都受到很大影响.
    2003 Vol. 22 (2): 12-14 [摘要] ( 47 ) HTML (0 KB)  PDF (87 KB)  ( 281 )
    15 日本沼虾和秀丽白虾耗氧率的比较
    姜叶琴,韩志萍,杨万喜
    在水温20.0~22.0 ℃时,对秀丽白虾(平均1.58 g/尾)和日本沼虾(平均1.98 g/尾)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虾的耗氧率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在中午12:00,低谷约在凌晨2:00;同一时刻日本沼虾的耗氧率略高于秀丽白虾,但秀丽白虾的窒息点(2.36 mg/L)高于日本沼虾(2.05 mg/L).
    2003 Vol. 22 (2): 15-17 [摘要] ( 61 ) HTML (0 KB)  PDF (106 KB)  ( 468 )
    18 不同药物对金鱼小瓜虫病的防治效果
    黄斌,常红军
    研究了硝酸亚汞、孔雀石绿、亚甲基兰、福尔马林、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生姜和辣椒合剂对金鱼小瓜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对金鱼小瓜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而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质量浓度小于1.0 mg/L时,不仅不能杀死小瓜虫,反而刺激小瓜虫胞囊的形成,加速繁殖.只有当其质量浓度达到1.2 mg/L时,才能有效地杀灭小瓜虫.
    2003 Vol. 22 (2): 18-20 [摘要] ( 78 ) HTML (0 KB)  PDF (83 KB)  ( 944 )
    21 鳖池水体中优势菌的初步研究
    吴惠仙,薛俊增
    对各种养鳖池中的水体进行细菌分离,共获得四种优势菌,经细菌学鉴定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和费氏枸椽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各水体中均存在此四种优势菌,且其对小鼠的毒力反应一致,24 h内供试小鼠全部死亡.此四菌株亦可诱发中华鳖发病死亡,当感染菌数为5×107个/只,7 d内幼鳖发病死亡率达100%.
    2003 Vol. 22 (2): 21-23 [摘要] ( 58 ) HTML (0 KB)  PDF (95 KB)  ( 221 )
    24 文蛤稚贝室内水泥池中间育成技术
    袁成玉,陈远,李桐良,李成军,付景光
    利用16个底面积为25 m2的水泥池,中间育成大、中、小三种规格文蛤稚贝共计15718.14万枚;密度分别为12.42万枚/m2、38.77万枚/m2和50.36万枚/m2.从2001年4月7日~7月2日经过86 d的室内中间育成,总平均成活率84.11%.其中:大苗平均成活率为99.20%,平均体重增加了5.64倍;中苗平均成活率为88.36%,平均体重增加了3.74倍;小苗平均成活率69.70%,平均体重增加了2.34倍.
    2003 Vol. 22 (2): 24-26 [摘要] ( 55 ) HTML (0 KB)  PDF (87 KB)  ( 253 )
    27 南美白对虾室外育苗的初步试验
    梁华芳
    在4个室外水泥池和2个室内水泥池进行南美白对虾育苗试验,室外池总育苗水体为40.0m3,室内池总育苗水体为20.0 m3.直接在室外育苗池培养单胞藻;白天日照时间为8 h以上,光照强度为500~8000 lx;室外育苗池共放入南美白对虾无节幼体600万尾,培育至体长1.0 cm的虾苗,出苗354.4万尾,总成活率为59.1%.室外育出的虾苗规格整齐,体质强壮;比室内池育苗的时间缩短3~4 d.
    2003 Vol. 22 (2): 27-29 [摘要] ( 65 ) HTML (0 KB)  PDF (98 KB)  ( 427 )
    30 北方地区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技术
    谢德全,张有清,赵库,于向阳,吴汉华,胡德全,刘玉明
    2000年进行斑点叉尾(鱼回)人工繁殖技术试验,选择我国1997年从美国引进培育的美国密西西比品系斑点叉尾(鱼回)原种3龄鱼为亲体,经60 d池塘暂养培育,获受精卵12.5×105粒,经28 d室内孵化培育,共出池全长约2.5 cm的鱼苗10.1×105尾,出苗率为80.6%.试验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鱼回)可以在北方地区进行人工繁殖.
    2003 Vol. 22 (2): 30-31 [摘要] ( 36 ) HTML (0 KB)  PDF (68 KB)  ( 193 )
    32 成鱼池设置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
    韩庆,贾康胜,夏维福,毛先军,王文彬
    为探索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方法及网箱养殖的经济效益,在2.3 hm2的成鱼养殖池内设置规格为5 m×4 m×2 m的网箱3口,共投放规格为22.6 g/尾的黄颡鱼6000尾,采用自制配合饲料,经过200 d饲养,共起捕黄颡鱼775.5 kg,获纯利9672.1元,投入产出比1∶2.08,平均饵料系数2.05.
    2003 Vol. 22 (2): 32-33 [摘要] ( 55 ) HTML (0 KB)  PDF (81 KB)  ( 176 )
    34 淡水鲨的养殖
    叶保民,赵凤江
    2003 Vol. 22 (2): 34-34 [摘要] ( 54 ) HTML (0 KB)  PDF (44 KB)  ( 271 )
    35 蒙古裸腹溞大量培养的几点体会
    石志猛,陆开宏,林霞
    2003 Vol. 22 (2): 35-36 [摘要] ( 57 ) HTML (0 KB)  PDF (106 KB)  ( 243 )
    37 杂交栉孔扇贝试养技术
    王伟,唐玉卿
    2003 Vol. 22 (2): 37-37 [摘要] ( 52 ) HTML (0 KB)  PDF (41 KB)  ( 141 )
    38 船载海水制冰法保鲜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马捷,沈高,潘公瑾
    2003 Vol. 22 (2): 38-39 [摘要] ( 38 ) HTML (0 KB)  PDF (64 KB)  ( 233 )
    40 影响渔船作业安全的人为因素分析
    任玉清,李昕,姚杰
    运用安全科学理论,对影响渔船作业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人为因素致因的事故提出预防对策,以便各渔业公司及有关安全管理部门参考.
    2003 Vol. 22 (2): 40-41 [摘要] ( 58 ) HTML (0 KB)  PDF (69 KB)  ( 175 )
    42 鱼类的性别决定与人工控制
    刘良国,赵俊,崔淼
    鱼类性别的人工控制是鱼类育种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本文概述了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及鱼类生理性别的表现方式,同时介绍了鱼类性别的多种人工控制方法,为育种单位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2003 Vol. 22 (2): 42-45 [摘要] ( 62 ) HTML (0 KB)  PDF (241 KB)  ( 342 )
    46 鱼病诊断过程模拟及其推理模型的构造
    温继文,傅泽田,李道亮,邢克智,蔡中华
    在分析鱼病诊断特点基础之上,抽象总结出鱼病诊断推理过程,并从逻辑角度模拟了该过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的诊断活动结合起来,从理论上提出分级渐进推理模型模拟鱼病诊断过程.本文的研究对构造鱼病诊断专家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2003 Vol. 22 (2): 46-48 [摘要] ( 46 ) HTML (0 KB)  PDF (82 KB)  ( 442 )
    49 南美白对虾的健康养殖技术-4.南美白对虾安全养殖的新技术
    王吉桥
    2003 Vol. 22 (2): 49-51 [摘要] ( 52 ) HTML (0 KB)  PDF (93 KB)  ( 206 )
    52 大连市将进一步开展远洋渔业整顿
    2003 Vol. 22 (2): 52-52 [摘要] ( 28 ) HTML (0 KB)  PDF  (0 KB)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