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虎泡浮游动物组成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高文燕,李培伦,李喆,崔康成,刘伟,王继隆,唐富江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中国水产科学院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
Zooplankton Community Dynamics and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Xiaolonghupao Lake
GAO Wenyan, LI Peilun, LI Zhe, CUI Kangcheng, LIU Wei, TANG Fujiang
摘要 江下游小龙虎泡为大水面绿色渔业水体,为查明小龙虎泡生态系统基本情况,更好地对其进行渔业管理,于2017年2、4、6、8、10、12月对小龙虎泡浮游动物季节变化及相关水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共检出浮游动物22属36种,其中轮虫7属15种,枝角类9属12种,桡足类6属9种。优势种19种,其中枝角类8种,轮虫7种,桡足类4种。浮游动物年均密度为356.7个/L,年均生物量为5.45 mg/L,其物种数量、密度和生物量最高值均出现在8月,最低值在2月。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年均值分别为1.99和2.88,多样性季节差异显著。多样性指数法和优势种指示法评估结果显示,小龙虎泡在2017年基本处于中营养化状态。浮游动物物种数、密度、生物量与水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是影响小龙虎泡浮游动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的决定性正相关因子,总磷和氨氮含量是影响浮游动物密度的重要正相关因子,pH和总氮是影响物种数的负相关因子。
关键词 :
小龙虎泡 ,
浮游动物 ,
群落结构 ,
影响因素
Key words :
Xiaolonghupao Lake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mpact factor
引用本文:
高文燕,李培伦,李喆,崔康成,刘伟,王继隆,唐富江. 小龙虎泡浮游动物组成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J]. 水产科学, 2019, 38(6): 839-845.
GAO Wenyan, LI Peilun, LI Zhe, CUI Kangcheng, LIU Wei, TANG Fujiang. Zooplankton Community Dynamics and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Xiaolonghupao Lake. Fisheries Science, 2019, 38(6): 839-845.
链接本文:
http://www.shchkx.com/CN/ 或 http://www.shchkx.com/CN/Y2019/V38/I6/839
[1]
蒋文良, 张德普, 崔雯慧, 李生府, 李敏, 刘栋, 吕振波, 任中华. 丁字湾毗邻海域游泳动物生态位及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J]. 水产科学, 2025, 44(1): 1-13.
[2]
孙颖, 李威, 奚业文, 成永旭, 李嘉尧.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冬春季稻虾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J]. 水产科学, 2023, 42(4): 556-565.
[3]
杨杰青, 林熙戎, 欧阳珑玲, 陈渊戈, 唐峰华, 茅树杰, 王云龙, 史赟荣. 2018—2019年余姚市主要内河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变化特征 [J]. 水产科学, 2022, 41(6): 1036-1044.
[4]
胡亚丽, 梁君, 许永久, 郑基, 王慧君, 朱文斌, 郭爱, 张洪亮, 蒋日进, 吴丽航, 徐纪晓, 杨丽萍, 姜淇俊, 李立华. 2019年舟山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与水团的关系 [J]. 水产科学, 2022, 41(5): 788-798.
[5]
龚进玲, 李学梅, 何勇凤, 杨德国, 朱永久. 青鱼—鲢、鳙生态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水产科学, 2022, 41(4): 517-526.
[6]
熊向英, 赵艳飞, 王志成. 斑点叉尾鮰肠道及其养殖环境菌群结构分析 [J]. 水产科学, 2022, 41(4): 589-596.
[7]
姚冬梅, 张达娟, 张树林, 张迎. 小球藻对凡纳滨对虾池塘微藻群落的影响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水产科学, 2022, 41(4): 581-588.
[8]
邵旭东, 李毅超, 白禄军, 周波波, 王芳芳, 刘青. 打虎石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鱼产力评估 [J]. 水产科学, 2022, 41(3): 467-474.
[9]
纪莹璐, 张乃星, 王岚, 张亮, 蒲思潮, 孙静宜. 小麦岛邻近海域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特征 [J]. 水产科学, 2022, 41(3): 388-397.
[10]
扎西拉姆, 陈美群, 牟振波, 杨欣兰, 许可德, 王万良. 西藏浪错夏季浮游植物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水产科学, 2022, 41(1): 137-142.
[11]
张迎, 张树林, 张达娟, 姚冬梅. 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天津近海鱼卵、仔稚鱼群落结构研究 [J]. 水产科学, 2022, 41(1): 11-22.
[12]
龚森森, 吴嘉伟, 柴毅, 罗静波, 谭凤霞, 杨德国, 何勇凤. 长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J]. 水产科学, 2021, 40(3): 329-338.
[13]
党莹超, 戴小杰, 吴峰. 淀山湖鱼类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分析 [J]. 水产科学, 2021, 40(3): 361-368.
[14]
关晓燕, 王摆, 蒋经伟, 田甲申, 董颖, 周遵春, 王旭达. 仿刺参—中国明对虾—斑节对虾混养下水体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 [J]. 水产科学, 2020, 39(6): 796-803.
[15]
赵蓬蓬, 高春霞, 陈锦辉, 赵静, 戴黎斌, 王学昉. 长江口北支水域甲壳类群落结构特征 [J]. 水产科学, 2020, 39(4): 49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