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当期目录
  • 2008年 第27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8-08-25

     
            论文
    1 渔业信息
    2008 Vol. 27 (8): 1-1 [摘要] ( 23 ) HTML (0 KB)  PDF (114 KB)  ( 28 )
    379 鸭绿沙塘鳢繁殖习性的观察及性腺发育周期的组织学研究
    王吉桥,史建国,姜玉声,巴桂香
    周年调查了鸭绿沙塘鳢的繁殖习性,观察了其性腺发育的周年组织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鸭绿沙塘鳢Ⅰ龄性成熟,分批产卵,雄鱼护卵,繁殖旺季为4-6月,补充群体6月开始繁殖.1、2月雌雄鱼的比例为1 : 2,3月至繁殖季节急剧增至1 : 2~3,10-12月约1 : 1.1-5月雌鱼的成熟系数急剧增加,5-6月急剧下降,7月后上升后又逐渐下降.11月至翌年3月,雄鱼的成熟系数最低, 3-4月急剧上升,5-6月略有下降,7-9月又略上升后而降低.破膜后40 d为Ⅰ期精巢; 60~70 d为Ⅱ期,精原细胞呈束排列;约130 d发育至Ⅲ期;约230 d发育至Ⅳ期,精巢内除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外,还有少量直径3.15~4.20 μm的精子细胞;约360 d(翌年4-6月)为Ⅴ期,有少量长径为2.10 μm的精子.7月Ⅵ期的壶腹内,部分精子排出,但仍有大量残留.破膜后53 d雌鱼的卵巢为Ⅰ期,卵原细胞直径9.1~10.1 μm,同步发育;150 d发育至Ⅱ期,卵母细胞直径83.3~124.3 μm,细胞核直径71.0~97.2 μm,细胞质嗜碱性,核膜内侧有多个核仁,卵母细胞外有一层滤泡细胞,放射膜不明显.约220 d发育至不同步的Ⅲ期,有Ⅰ、Ⅱ期的卵细胞,滤泡膜和放射膜明显.约280 d(翌年3月)卵巢发育至第Ⅳ期,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增大,充满卵黄颗粒,辐射带增厚.滤泡膜、放射膜和细胞膜厚度分别为7.8、13.0、13.2 μm.约370 d(4-5月)发育至Ⅴ期.雌、雄鱼分别以Ⅲ期和Ⅳ期性腺越冬.
    2008 Vol. 27 (8): 379-385 [摘要] ( 31 ) HTML (0 KB)  PDF (620 KB)  ( 267 )
    386 阿根廷鱿鱼肌原纤维蛋白及肌肉组织凝胶保水性研究
    杨芳,吴永沛,陈梅香,陈俊
    研究了不同温度、pH、离子浓度、单体保水剂、复合保水剂对阿根廷鱿鱼肌原纤维蛋白、肌肉凝胶保水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H 6.6,离子浓度0.7 mol/L,温度为70 ℃时,肌原纤维蛋白凝胶保水能力最佳;甘油和多聚磷酸钠组成的复合保水剂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保水能力影响最大;该复合保水剂添加的体积分数为6 %时,阿根廷鱿鱼肌肉凝胶保水能力最好.
    2008 Vol. 27 (8): 386-389 [摘要] ( 27 ) HTML (0 KB)  PDF (261 KB)  ( 285 )
    390 青蛤家系的建立及早期生长发育比较
    杨凤,张跃环,赵越,闫喜武,李志刚,张国范
    选取5个同一批苗种培育的亲贝(3个母本记为A、B、C,2个父本记为1、2)建立6个家系,并对各家系早期生长发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2个父本的壳长差异显著(P<0.05),3个母本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母本产卵量不同,差异显著(P<0.05);3个母本的卵径不同,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家系的受精率、孵化率与母本密切相关,以母本建立的家系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幼虫期(0-8日龄),D形幼虫的大小不同,家系A1(G♀1×G♂1)、A2(G♀1×G♂2)、B1(G♀2×G♂1) 与 B2(G♀2×G♂2)、C1(G♀3×G♂1) 、C2(G♀3×G♂2)差异显著(P<0.05),8日龄时,以A1家系幼虫壳长最小,与其他家系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母本建立的家系的存活率差异极显著(P<0.01).变态期(8-12日龄),幼虫生长缓慢,变态率不同,除C1 、C2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家系差异极显著(P<0.01),变态持续2.67 d.稚贝期(12-30日龄),12-15日龄,A2、B1、B2家系稚贝略大于A1、C1、C2,差异不显著(P>0.05);20日龄时,A2、C1家系稚贝大于其他家系,差异显著(P<0.05);25日龄时,B1家系稚贝最小,与其他家系差异显著(P<0.05);30日龄时,各家系稚贝生长速度、存活率依次为:C2 >C1 >A2>A1 >B2 >B1,其中,B1 家系稚贝生长慢、存活率低,与A2、B2 家系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家系差异极显著(P<0.01).各家系的面盘幼虫、变态规格、单水管稚贝规格几乎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家系子代的早期生长发育,受亲本及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以母本影响为主.
    2008 Vol. 27 (8): 390-396 [摘要] ( 39 ) HTML (0 KB)  PDF (469 KB)  ( 240 )
    397 鲤鱼鱼鳞胶原蛋白ASC与PSC的比较
    段蕊,张俊杰,今野久仁彦
    以鲤鱼鱼鳞为原料,研究了酸法和酶法提取的鱼鳞胶原蛋白ASC和PSC的异同.经过SDS-凝胶电泳和氨基酸分析可以看出,2种蛋白在分子构型、氨基酸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经过蛋白酶K有限酶解后的图谱证明了这一点.但从差热分析,以及蛋白质受热的分解变化来看,二者之间在热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推测差距产生的原因与蛋白质制备过程中,胃蛋白酶的作用有关,胶原蛋白两端的非螺旋区域受到酶的作用而分解,非螺旋区域对三螺旋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非螺旋区域的分解大大降低了PSC对热的耐受性.
    2008 Vol. 27 (8): 397-400 [摘要] ( 34 ) HTML (0 KB)  PDF (297 KB)  ( 381 )
    401 液态氧在对虾工厂化养殖中的增氧效果
    李玉全,张海艳,李健,王清印,李振东
    试验结果表明,液态氧能使养殖水体持续维持较高的溶解氧(DO)含量(充气压力0.15 MPa,DO≥7.0 mg/L),且分布均匀,无DO分层现象.成本分析表明,液态氧增氧的成本略低于动力增氧.
    2008 Vol. 27 (8): 401-403 [摘要] ( 26 ) HTML (0 KB)  PDF (188 KB)  ( 326 )
    404 林蛙红腿病病原菌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陈雪,李艳茹,张宗植,常巧呈,李太元
    在长白山地区某林蛙养殖场送检的红腿病病例中分离病原体,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根据已发表的嗜水气单胞菌(溶血素基因AF443388)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一条约952 bp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通过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此序列与已发表的其他AH溶血素基因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为进一步对该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008 Vol. 27 (8): 404-406 [摘要] ( 30 ) HTML (0 KB)  PDF (238 KB)  ( 218 )
    407 兰州鲇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
    邱小琮,赵红雪,王远吉,白文贤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了体质量(278.6±26.7)g兰州鲇肌肉营养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兰州鲇肌肉(鲜样)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水分77.63%,蛋白质17.43%,脂肪3.46%,灰分1.33%,无氮浸出物0.15%.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8.28%(质量分数,脱脂干样),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是37.15%,占氨基酸总量的47.46%,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2.15,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鲜味氨基酸含量为31.11%,占氨基酸总量的39.74%.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总脂肪酸的33.39%,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分别为5.12%、7.65%.微量元素比值合理.
    2008 Vol. 27 (8): 407-410 [摘要] ( 28 ) HTML (0 KB)  PDF (262 KB)  ( 286 )
    411 鱿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刘克海,秦玉青,徐海波,刘承初
    2008 Vol. 27 (8): 411-413 [摘要] ( 33 ) HTML (0 KB)  PDF (200 KB)  ( 328 )
    414 北极微生物的分离及抗菌抗肿瘤活性筛选
    那广水,周传光,叶亮,孙茜,姚子伟,李红霞,奚涛
    采用多种培养基对北极地区(海洋沉积物、湖泊沉积物及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并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和MTT法进行了抗菌、抗肿瘤活性菌株的筛选.共分离极地微生物151株,筛选结果显示,12.4%的菌株有抗菌活性,6.2%菌株有抗肿瘤活性,其中3株同时具有抗菌、抗肿瘤活性,表明极地有良好的微生物药用资源.
    2008 Vol. 27 (8): 414-416 [摘要] ( 26 ) HTML (0 KB)  PDF (222 KB)  ( 221 )
    417 江苏及安徽地区十个中华绒螯蟹成蟹群体的RAPD分析
    丁淑燕,黄亚红,柏如发,郝忱,唐建清,潘建林,朱清顺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取自江苏及安徽地区的10个群体的中华绒螯蟹共64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24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扩增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特异性强的引物,共检测出88个位点(100~2000 bp),各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3.45%~26.19%,遗传多态度为0.0141~0.1036,说明该蟹类基因组DNA多态度较为贫乏,遗传变异水平较低;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237~0.2466,遗传相似度为0.7815~0.9766,该蟹类群体之间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分化系数为0.4283~0.6632,Nm为0.2539~0.6674,表明该蟹类群体之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和遗传交换.
    2008 Vol. 27 (8): 417-420 [摘要] ( 32 ) HTML (0 KB)  PDF (277 KB)  ( 228 )
    421 甲壳类酪氨酸酶促褐变的研究进展
    郑丹,段青源,钟惠英,杨家锋
    2008 Vol. 27 (8): 421-426 [摘要] ( 31 ) HTML (0 KB)  PDF (459 KB)  ( 437 )
    427 鱼类原生殖细胞的研究进展
    苏敏,林丹军,尤永隆,唐良华
    2008 Vol. 27 (8): 427-429 [摘要] ( 26 ) HTML (0 KB)  PDF (300 KB)  ( 414 )
    430 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研究概况
    李红霞,那广水,贺伟,孙茜,吴垠
    2008 Vol. 27 (8): 430-432 [摘要] ( 32 ) HTML (0 KB)  PDF (263 KB)  ( 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