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当期目录
  • 2019年 第3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11-25

     
    741 慢性氨氮胁迫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唐首杰,刘辛宇,吴太淳,赵金良
    为查明慢性氨氮胁迫对“新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程度,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5个氨氮质量浓度[0.016(对照组)、7.22、14.43、28.86、57.72 mg/L]下,体质量(38.6±0.2) g的“新吉富”罗非鱼选育系F20幼鱼在30 d内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经过30 d慢性氨氮胁迫,组间试验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呈现随氨氮质量浓度升高而递减的趋势,对照组和7.22 mg/L组间差异不显著,并且这2组的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5);14.43、28.86、57.72 mg/L组两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0~10 d和10~20 d时段,对照组特定生长率最高;在20~30 d时段,7.22 mg/L组特定生长率最高。血清中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7.22、14.43 mg/L组的血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在30 d和20 d时高于对照组,28.86、57.72 mg/L组的血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10 d时,各组间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在20 d和30 d时,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呈现出随氨氮质量浓度升高而显著升高的趋势。结果表明,“新吉富”罗非鱼幼鱼对氨氮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氨氮胁迫质量浓度超出其耐受阈值后,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均受到显著影响。
    2019 Vol. 38 (6): 741-748 [摘要] ( 245 ) HTML (1 KB)  PDF (7526 KB)  ( 106 )
    749 响应面优化红毛藻多糖提取工艺及抗光氧化活性
    张一非,陈艳红,伍菱,姜泽东,黄高凌,朱艳冰,倪辉,李清彪
    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辅助提取红毛藻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pH、酶活性、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关键因素对红毛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多糖的抗光氧化活性进行探究。以单因素试验为依据选择因素水平,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基于BoxBehnken 中心组合试验和DesignExpert 8.0.5软件,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优化红毛藻多糖提取工艺,并测定红毛藻多糖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抗光氧化损伤作用。试验结果显示,酶辅助提取红毛藻多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选用果胶酶,pH 6.0、酶活性0.22 U/mL、酶解时间100 min、酶解温度50 ℃。优化条件下红毛藻多糖提取率为(16.60±0.13)%,接近预测值(16.72%),此优化工艺切实可行。同时,红毛藻多糖在0~2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抗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氧化损伤能力,当多糖质量浓度为10~20 μg/mL时,细胞活力可恢复至96.53%~98.49%。
    2019 Vol. 38 (6): 749-758 [摘要] ( 144 ) HTML (1 KB)  PDF (9891 KB)  ( 72 )
    759 黑龙江鲤肌肉发育中miRNA对间隙连接蛋白基因(Cx43)的调控
    艾显辉,赵金艳,于钊,闫学春,田丽红,梁洋
    鲤鱼是世界上养殖最广泛的淡水鱼类之一,其肌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前期对鲤鱼肌肉特异的微小RNA(miRNA)文库分析发现,miR-1和miR-206在鲤鱼肌肉中均高水平存在,但其对鲤鱼肌肉发育的调节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以黑龙江鲤为试验材料,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肌肉生长相关的间隙连接蛋白基因(Cx43)可能是miR-1和miR-206的靶基因。因此利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以及原位杂交等方法探究miR-1和miR-206对其的调控机制。试验结果表明,miR-1和miR-206均能下调Cx43启动子报告基因,其中miR-206作用更明显。整体原位杂交检测Cx43基因在鲤鱼胚胎期表达情况显示,鲤鱼受精6 h后Cx43基因开始表达,表达量随胚胎发育呈上升趋势,受精后24 h体节表达最高,此后逐渐降低,暗示Cx43基因在鲤鱼肌肉发育早期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为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进行鲤鱼的遗传育种,优化黑龙江鲤品质,提高生产性能奠定基础。
    2019 Vol. 38 (6): 759-766 [摘要] ( 110 ) HTML (1 KB)  PDF (11238 KB)  ( 49 )
    767 对虾源副溶血弧菌拮抗菌的筛选与评价
    甄晓然,沈辉,万夕和,蒋葛,范贤平,乔毅,史文军,朱志杨,沙士兵,徐锦忠
    随着对虾养殖产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对虾病害的发生越来越多,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自江苏南部沿海滩涂沉积物中分离得到 252 株细菌,以 14 株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致病性副溶血弧菌为指示菌,经过初筛和复筛,得到 1 株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H0011;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确定菌株H0011为普罗威登斯菌。利用普罗威登斯菌H0011对凡纳滨对虾进行高密度胁迫试验测试其安全性,试验期间浸浴组和投喂组对虾状态良好,无发病和死亡现象。对普罗威登斯菌H0011的生长条件优化后,最优生长温度为30 ℃,盐度为10,pH为8。普罗威登斯菌H0011 4 h进入对数生长期,20 h达到生长高峰。本研究获得了对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具有防控作用的高效拮抗作用菌,将为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2019 Vol. 38 (6): 767-773 [摘要] ( 115 ) HTML (1 KB)  PDF (5764 KB)  ( 182 )
    774 虎皮鱼热激蛋白PtHsp70基因序列与低温表达分析
    刘丽丽,王晓雯,朱建亚,张蓉,朱华,田照辉
    通过同源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扩增获得狭温热带鱼类虎皮鱼热激蛋白70(PtHsp70)基因的cDNA序列,BLAST比对分析基因序列同源性,预测其编码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虎皮鱼PtHsp70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谱和低温胁迫下PtHsp70基因的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PtHsp70基因cDNA序列全长2317 bp,其中5′非编码区120 bp,3′非编码区266 bp,编码区1932 bp,对应的开放阅读框为121~2052 bp,预测编码643个氨基酸。PtHsp70基因mRNA在成年虎皮鱼不同组织中表达水平依次为肝脏>肌肉>鳃>脑,其中肝脏PtHsp70基因本底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表明其在肝脏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而随温度降低,肝脏PtHsp70基因表达水平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表明肝脏PtHsp70基因参与虎皮鱼应对低温胁迫的过程;随温度降低,虎皮鱼脑、鳃和肌肉组织PtHsp70基因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1),说明低温胁迫诱导PtHsp70基因mRNA表达。本研究克隆并鉴定了PtHsp70基因序列和组织表达谱,分析了低温胁迫下PtHsp70基因表达模式,研究结果显示,狭温热带鱼类虎皮鱼的PtHsp70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和温度诱导型表达特征。研究发现,PtHsp70基因在响应低温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作为虎皮鱼低温胁迫分子标志物的潜能。
    2019 Vol. 38 (6): 774-782 [摘要] ( 123 ) HTML (1 KB)  PDF (9053 KB)  ( 55 )
    783 氮源和氮磷比对威氏海链藻生长与光合指标的影响
    窦勇,任虹烨,吴琳,闫永芳,陈家宇,周文礼
    用批次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源[NaNO3、NaNO2、NH4Cl、(NH2)2CO]和总氮或总磷浓度固定(总氮0.8824 mol/L、总磷0.0367 mol/L)条件下不同氮磷比(分别为4∶1、8∶1、12∶1、16∶1和20∶1)对威氏海链藻生长速率、叶绿素a含量、PSⅡ光化学活性指标Fv/Fm和ETR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较于无机氮源,(NH2)2CO更加有利于提高威氏海链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试验中(NH2)2CO处理组威氏海链藻最大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分别达3.67×104 个/mL和279.25 mg/L。(2)在总氮不变的条件下,不同氮磷比处理组威氏海链藻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随试验延续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Fv/Fm和ETR却不断下降。在总磷不变的条件下,不同氮磷比处理组威氏海链藻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随试验进行变化幅度较小且均维持在较低水平,而Fv/Fm和ETR却逐渐上升。试验期间固定总氮各组威氏海链藻细胞密度和变化幅度均显著高于固定总磷各组,固定总氮各组的平均细胞密度是固定总磷各组的1.51倍;固定总氮各组的平均叶绿素a含量为固定总磷各组的1.99倍;固定总氮各组的平均Fv/Fm水平与固定总磷各组十分接近,分别为0.48和0.45;固定总氮各组的平均ETR水平是固定总磷各组的1.59倍。
    2019 Vol. 38 (6): 783-790 [摘要] ( 151 ) HTML (1 KB)  PDF (7689 KB)  ( 61 )
    791 温度对海月水母横裂生殖的影响研究
    付志璐,王一兵
    近年来灾害性海月水母种群数量在东亚海域内大幅度增加,对渔业资源及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灾害。横裂生殖可以使海月水母螅状体释放小水母(碟状幼体),而这一过程会扩增成体水母的种群数量。为探明温度对海月水母横裂生殖的影响,将源自日本濑户内海的海月水母螅状体由25 ℃分别转移至9、12、14、16、18 ℃ 5个较低的温度下,并在饥饿和黑暗状态下监测90 d。试验结果显示,横裂开始时间(或预横裂时间)、横裂率和横裂持续时间均受温度影响,平均预横裂时间在12、14 ℃下最短,横裂率在9、12 ℃下最高(约65%),横裂持续时间在较高的温度下比较短。每只螅状体所释放的平均碟状幼体数量在各温度下差异显著,14 ℃时最高。通过本试验验证,海月水母最适的横裂生殖温度为12~14 ℃,在此温度范围内海月水母横裂生殖开始的最快,并且发生横裂生殖的螅状体比例更大。据研究结果推断,暖冬可能会导致日本濑户内海下一年度海月水母的种群数量大幅度增加。
    2019 Vol. 38 (6): 791-796 [摘要] ( 113 ) HTML (1 KB)  PDF (5373 KB)  ( 158 )
    797 一株虹鳟源乌尔新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与其感染的病理损伤  
    吴春艳,任思宇,汪开毓,蒲华靖
    自患病虹鳟肝、肾及体表溃烂组织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的双球状菌株K180411,回归感染证实该菌为此次发病的病原菌。菌株K180411在LB平板上形成直径1 mm的半透明菌落,无法水解七叶苷,不能利用麦芽糖、葡萄糖、精氨酸,硝酸盐还原反应为阴性,在5%的脱纤维羊血平板上形成β溶血环,16S rRNA与rpoB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菌株K180411与乌尔新不动杆菌MH113156和KJ789099的亲缘关系最近。结合生化特性鉴定、16S rRNA与rpoB系统发育分析,判定菌株K180411为一株乌尔新不动杆菌。乌尔新不动杆菌K180411感染后,虹鳟体表出现褪色斑,鳍条蛀蚀,脾肿大,肠道发炎等临床症状。组织学结果显示,肠道黏膜上皮大面积坏死,肠绒毛断裂脱落;肝细胞脂肪变性严重,局灶性坏死明显;鳃小片上皮细胞肿胀脱落。药敏结果显示,乌尔新不动杆菌K180411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及卡那霉素敏感,对磺胺异噁唑、链霉素、青霉素、阿莫西林等耐药。
    2019 Vol. 38 (6): 797-803 [摘要] ( 147 ) HTML (1 KB)  PDF (8094 KB)  ( 59 )
    804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真核微藻多样性质控分析
    宋伦,吴景,李楠,孙明,杜静,王鹏
    利用测序数据质量、序列聚类水平、测序数据量的合理性探讨,对辽东湾真核微藻进行高通量测序,比较不同序列聚类水平对真核微藻多样性研究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优化真核微藻的分子鉴定技术。结果发现,辽东湾17个站位每个样品获得的高质量序列数均超过87%,用于注释的序列数中碱基占比超过97%,表明测得的数据准确可靠。97%序列聚类水平对目标物种丰度的鉴定准确度较高,也会降低对物种多样性的高估。利用稀释曲线和等级聚类曲线可评估测序数据量的合理性,当曲线趋向平坦,说明测序数据量渐进合理,增加测序数据量浪费时间和成本,辽东湾的测序量无论站位评估还是组内评估均达到合理水平。根据高通量测序结果,整理了种水平辽东湾浮游植物名录、分布及特性,名录包含90种藻类,其中7种可导致鱼类死亡,25种引发过赤潮或褐潮,21种含有毒素。
    2019 Vol. 38 (6): 804-812 [摘要] ( 119 ) HTML (1 KB)  PDF (7675 KB)  ( 59 )
    813 外源抗坏血酸对鼠尾藻镉胁迫的缓解效应
    吕芳,辛美丽,丁刚,吴海一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20、40、60、80 mg/L和100 mg/L)的抗坏血酸对5.0 mg/L镉胁迫下鼠尾藻的生长、体内镉的积累、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单一镉胁迫相比,随着外源抗坏血酸质量浓度的升高,藻体内镉的含量逐渐降低后又有所回升;藻体的比生长速率和叶绿素a的含量均呈先增后略降的趋势;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除20 mg/L试验组略有下降外,其余均显著升高;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先升高后略有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在抗坏血酸质量浓度≥60 mg/L时开始显著下降,且在80 mg/L试验组中最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抗坏血酸质量浓度≤40 mg/L的试验组中显著升高,在≥60 mg/L的试验组中又逐渐下降;丙二醛的含量在抗坏血酸质量浓度≤60 mg/L的试验组中没有显著变化,在≥80 mg/L的试验组中显著下降。说明适当质量浓度的抗坏血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金属镉胁迫对藻体的毒害,从而增强鼠尾藻对重金属镉胁迫的耐受性,且以80 mg/L抗坏血酸的缓解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明大型海藻对重金属耐受的生理机制和在重金属胁迫下外源抗坏血酸对海藻的解毒机理提供依据。
    2019 Vol. 38 (6): 813-818 [摘要] ( 77 ) HTML (1 KB)  PDF (7389 KB)  ( 37 )
    819 克氏原螯虾微卫星文库构建及多态性分析
    宋丹丹,王龙,魏红静,史文竞,朱传坤
    采用磁珠富集法构建了克氏原螯虾(GT)n重复类型的微卫星富集文库。随机检测了82个克隆,其中有78个为阳性,阳性率达95.1%。对75个阳性单克隆进行测序后,共获得序列57条,其中43条含有微卫星序列,微卫星富集效率为75.4%。根据43条含微卫星的序列共设计了21对引物,其中18对可扩增出稳定条带,并且有9对表现为多态性。在测试群体中对9个多态标记的检测结果显示,等位基因数为2~6个(平均4个),观测杂合度为0.3522~0.6667(平均0.5856),期望杂合度为0.3704~0.8390(平均0.6291),多态信息含量为0.2859~0.8001(平均0.5584)。本研究开发的微卫星标记将为今后克氏原螯虾及其近缘物种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种质资源保护、遗传图谱构建等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有利工具。
    2019 Vol. 38 (6): 819-826 [摘要] ( 119 ) HTML (1 KB)  PDF (6198 KB)  ( 225 )
    827 红耳龟睾丸氧化应激损伤及酵母多糖的干预效应
    黄小珍,熊顺,傅丽容,史海涛
    为探讨氧化应激对红耳龟睾丸氧化损伤的影响及饲料添加酵母多糖对其氧化损伤的缓解,选取体质量为(387.4±49.5) g的健康成体雄性红耳龟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个平行,每个平行4只龟。试验第1 d给3组试验红耳龟进行腹腔一次性注射10%H2O2,对照组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对照组、应激处理组腹注1 d后取样,基础日粮投喂组、酵母多糖添加组(酵母多糖添加量为1200 mg/kg)腹注1 d后,继续饲喂30 d取样。检测睾丸脏器系数、血清性激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显微观察睾丸组织切片。试验结果显示,腹腔注射10%H2O2损伤了红耳龟睾丸曲细精管生精上皮,次级精母细胞及精子细胞损伤脱落,脏器系数增大,显著降低了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1);氧化应激对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水平影响较小;酵母多糖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综上所述,氧化应激可能直接造成雄性红耳龟生殖器官损伤影响繁殖功能,酵母多糖能提高抗氧化能力,缓解氧化损伤。
    2019 Vol. 38 (6): 827-832 [摘要] ( 68 ) HTML (1 KB)  PDF (6445 KB)  ( 161 )
    833 假交替单胞菌对哈维氏弧菌拮抗作用初探
    杨行,章翔,龙昊,李莹,冯永勤,谢珍玉
    2216E作为培养基,通过补加氮源和碳源,可使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的菌悬液中菌体密度由2.31×108 cfu/mL升至3.36×109 cfu/mL。在pH 7.6、温度30 ℃、盐度30条件下,当哈维氏弧菌PBVH3311分别为103、104、105、106、107、108 cfu/mL时,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最小抑菌密度分别为103、105、105、107、108、108 cfu/mL,对应抑菌圈直径分别为(8.40±0.16)、(9.64±0.07)、(8.24±0.22)、(18.15±0.09)、(18.53±1.34)、(11.68±2.58) mm。当哈维氏弧菌PBVH3311密度为103~105 cfu/mL时,实现100%拮抗作用的方程为:6.06=9.09-0.3339x+0.02325y+0.00267x2-0.0002273xy+0.0002477y2;当哈维氏弧菌PBVH3311密度为106~108 cfu/mL时,实现100%拮抗作用的方程为:6.25=8.395-0.1682x+0.1161y+0.00106x2-0.00000675xy-0.0001026y2。本研究结果将为今后开发防治热带海水养殖哈维氏弧菌病原的益生菌制剂及其施用技术奠定良好基础。
    2019 Vol. 38 (6): 833-838 [摘要] ( 108 ) HTML (1 KB)  PDF (6544 KB)  ( 260 )
    839 小龙虎泡浮游动物组成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高文燕,李培伦,李喆,崔康成,刘伟,王继隆,唐富江
    江下游小龙虎泡为大水面绿色渔业水体,为查明小龙虎泡生态系统基本情况,更好地对其进行渔业管理,于2017年2、4、6、8、10、12月对小龙虎泡浮游动物季节变化及相关水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共检出浮游动物22属36种,其中轮虫7属15种,枝角类9属12种,桡足类6属9种。优势种19种,其中枝角类8种,轮虫7种,桡足类4种。浮游动物年均密度为356.7个/L,年均生物量为5.45 mg/L,其物种数量、密度和生物量最高值均出现在8月,最低值在2月。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年均值分别为1.99和2.88,多样性季节差异显著。多样性指数法和优势种指示法评估结果显示,小龙虎泡在2017年基本处于中营养化状态。浮游动物物种数、密度、生物量与水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是影响小龙虎泡浮游动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的决定性正相关因子,总磷和氨氮含量是影响浮游动物密度的重要正相关因子,pH和总氮是影响物种数的负相关因子。
    2019 Vol. 38 (6): 839-845 [摘要] ( 105 ) HTML (1 KB)  PDF (6287 KB)  ( 197 )
    846 大口黑鲈选育群体幼鱼转食配合饲料的驯食研究
    赵荦,李胜杰,白俊杰,梁健辉,韩林强,梁旭方
    将选育的大口黑鲈 “优鲈3号”、“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幼鱼各15 000尾饲养在3个网箱中,初始平均体质量分别为(0.105±0.020)、(0.106±0.017) g和(0.102±0.012) g,进行幼鱼转食配合饲料的驯化。第1 d投喂自池塘中捕捞的枝角类和桡足类,第2 d和第3 d将浮游动物与粉末状配合饲料按质量比5∶1和1∶1搅拌均匀后投喂,第4 d将浮游动物、粉末状配合饲料及直径0.8 mm的颗粒状饲料按质量比1∶2∶1混匀后投喂,第5 d和第6 d投喂颗粒状饲料,饱食投喂。试验结果显示,驯食结束后,“优鲈3号”、“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的体质量分别增长了83.82%、77.16%和61.30%,体长增长率分别为30.73%、31.03%和20.85%;选育群体显著高于非选育群体(P<0.05)。“优鲈3号”和“优鲈1号”的驯食成功率分别为96.67%和92.67%,显著高于非选育群体(74.0%)。“优鲈3号”、“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的养殖成活率分别为88.6%、81.4%和64.2%,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优鲈3号”幼鱼的驯食性状优于“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
     
    2019 Vol. 38 (6): 846-850 [摘要] ( 107 ) HTML (1 KB)  PDF (3983 KB)  ( 240 )
    851 不同生态因子对卤虫卵孵化水体中弧菌密度的影响
    盖春蕾,许拉,樊英,于晓清,叶海斌,王西,曹海鹏
    为探讨脱壳时间、盐度、pH、抑菌微生物制剂、孵化密度等生态因子对卤虫卵孵化水体中弧菌密度的影响,采用稀释涂布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平板法,对水体中的弧菌密度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显示,卤虫卵孵化水体中的弧菌密度,其中脱壳处理10 min时,分别较脱壳处理5、15、20、25 min时减少了22.87%、79.56%、73.94%和65.50%;盐度为35时,水体中的弧菌密度分别较盐度为15、20、25、30时减少了69.89%、93.92%、94.97%和6.47%;pH为9.0时,水体中的弧菌密度分别较pH为7.0、7.5、8.0、8.5时减少了46.43%、39.02%、98.12%和93.12%;抑菌微生物制剂用量为1.0 mg/L时,水体中的弧菌密度分别较用量为0.2、0.4、0.6、0.8 mg/L时减少了2.83%、9.42%、13.87%和1.54%;孵化密度为0.25 g/L时,水体中的弧菌密度分别较孵化密度为0.5、1、2、4 g/L时减少了32.79%、96.42%、95.55%和99.12%。研究结果表明,脱壳时间10 min、盐度35、pH 9.0、抑菌微生物制剂用量0.2~1.0 mg/L、孵化密度0.25 g/L时有利于减少卤虫卵孵化水体中的弧菌密度。
    2019 Vol. 38 (6): 851-855 [摘要] ( 100 ) HTML (1 KB)  PDF (4496 KB)  ( 155 )
    856 两种养殖密度下稻田宽体金线蛭生产效益分析
    张莺莺,谈永松,曹建国,涂尾龙,王洪洋,吴华莉,吕巍巍,周文宗
    将当年繁殖的同一批初始体长(2.63±0.24) cm、初始体质量(2.46±0.27) g的宽体金线蛭养殖在89.55 hm2稻田中,以每块稻田环形沟面积计,密度分别为50 尾/m2和100 尾/m2,每组3个平行。放养后第10 d开始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喂中华圆田螺,每5 d按119 kg/hm2投喂,研究两种密度下宽体金线蛭的生长及效益。50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100 尾/m2组宽体金线蛭的最终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质量增加率显著减小(P<0.05);50 尾/m2组宽体金线蛭各生长参数显著高于100尾/m2组(P<0.05);两种养殖密度下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考虑水稻效益,100尾/m2组养殖密度宽体金线蛭的平均净产值(69 791元/hm2)显著高于50尾/m2组(57 015元/hm2)(P<0.05)。研究结果表明,50尾/m2有利于促进宽体金线蛭的生长,但大规模养殖时,100尾/m2养殖密度可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019 Vol. 38 (6): 856-861 [摘要] ( 102 ) HTML (1 KB)  PDF (5024 KB)  ( 167 )
    862 新疆哈密石城子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与区系划分
    王晓臣,吕彬彬,邢娟娟,潘文光,任胜杰
    为研究石城子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区系组成,于2016年5—6月开展了鱼类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石城子河流域有鱼类10种,隶属于2目3科,渔获物优势种为麦穗鱼、鲫鱼以及斯氏高原鳅。鱼类群落结构以杂食性、中下层鱼类为主。斯氏高原鳅、长身高原鳅以及短尾高原鳅为该流域土著鱼类。同历史文献资料相比,鱼类区系已经发生变化。综合分析认为,石城子河流域鱼类区系应划入中亚高山区陇西(山麓)亚区;石城子河流域与河西走廊内陆水系在历史上具有紧密的水力联系;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的水文条件改变加之人工移植是内陆河流鱼类群落结构及区系组成改变的主要原因。
    2019 Vol. 38 (6): 862-867 [摘要] ( 136 ) HTML (1 KB)  PDF (5467 KB)  ( 178 )
    868 日本七鳃鳗毒素肽rLj-RGD3突变体rLj-115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李姿其,衣龙达,米梓萌,于卓,周沫含,王继红,肖蓉
    rLj-RGD3是一种含有3个RGD模体的七鳃鳗毒素蛋白,具有抗血栓和抗肿瘤功能。为研究3个RGD模体与其蛋白功能的关系,rLj-RGD3系列突变体的获得成为关键。 rLj-115是第Ⅰ及第Ⅱ位RGD缺失、第Ⅲ位RGD保留的突变体,本研究针对其进行了基因克隆、蛋白表达及纯化。由于rLj-RGD3基因具有大量重复序列,突变体基因无法通过定点突变方法获得,故对该突变体基因进行人工合成及PCR扩增、NdeⅠ和HindⅢ双酶切,并构建于pET23b质粒。DNA测序结果显示,该重组质粒所构建序列正确。进一步对阳性重组子进行转化、诱导表达和亲和层析纯化,得到了纯化的rLj-115蛋白。rLj-115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MTT试验结果表明,该合成基因表达的蛋白具有活性,可以用于后续研究。
    2019 Vol. 38 (6): 868-873 [摘要] ( 106 ) HTML (1 KB)  PDF (7030 KB)  ( 46 )
    874 水生动物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胡丰晓,吴苗苗,张伟妮
    2019 Vol. 38 (6): 874-880 [摘要] ( 161 ) HTML (1 KB)  PDF (6412 KB)  ( 298 )
    881 黄芪多糖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控中的应用
    李春静,张杰,祝雅晨,孔祥会
    2019 Vol. 38 (6): 881-886 [摘要] ( 168 ) HTML (1 KB)  PDF (5077 KB)  ( 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