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当期目录
  • 2022年 第4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5-25

    研究与应用
    综述与专论
     
            研究与应用
    343 4种LED光源对1龄赤点石斑鱼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徐文刚, 刘立明, 王九龙, 于文松, 张建柏, 征矢野清, 唐永政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254
    以1龄赤点石斑鱼为研究对象,将其暴露在白光色温3000 K、红光590 nm、蓝光480 nm、绿光520 nm不同光质LED光源下饲养2个月,比较各条件下鱼的生长及性腺发育的差异。同时,运用qRT-PCR技术,比较各组试验鱼脑和脑垂体中与生长相关的基因(PSS-Ⅰ、NPY和GH),以及与繁殖相关的基因(Kiss1、Kiss2、GPR54、sbGnRH、FSHβ和LHβ)表达量的差异。试验结果显示,白光组试验鱼的体长显著高于蓝光组和绿光组(P<0.05),体质量显著高于绿光组(P<0.05)。试验结束时,白光组试验鱼的GH基因表达量与试验开始时差异不显著(P>0.05),而PSS-Ⅰ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试验开始时(P<0.05),表明PSS-Ⅰ基因对GH基因的抑制作用有限。此外,试验结束时,各光质条件下试验鱼脑中NPY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试验开始时(P<0.05),表明4种LED光源均能有效促进试验鱼的食物吸收。试验结束时,各光质条件下试验鱼性腺由染色质核仁期卵母细胞发育至周边核仁期卵母细胞,且脑中GPR54基因表达量以及白光和蓝光组中sbGnRH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试验开始时(P<0.05);但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基因表达量与试验初始时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其可能对1龄试验鱼繁殖系统的发育无明显作用。试验结果表明,4种LED光源中白光能更好地促进试验鱼的生长,但对其性腺发育无显著促进作用。
    2022 Vol. 41 (3): 343-351 [摘要] ( 254 ) HTML (1 KB)  PDF (3640 KB)  ( 284 )
    352 瑞士乳杆菌对泥鳅肠道转录组基因表达的影响
    崔晓琳, 丁志雯, 米浩宇, 孟文蓉, 刘姝, 杨光, 侯晓月, 董志国, 房耀维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230
    为探究饲料添加瑞士乳杆菌HML037对泥鳅生长和抗病性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别对对照组和添加组的泥鳅肠道组织进行双端测序,获得40 877个平均长度为1218 bp、N50为1942 bp的unigenes,序列比对分析后均得到注释。通过DEGseq进行基因表达差异分析,获得差异基因604个,其中326个基因显著上调,278个基因显著下调。将所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显著富集到5条途径,其中氧化还原过程途径富集程度最显著,氧化还原酶活性途径次之,且参与这些途径的差异基因均上调。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信号通路、脂肪酸延长和脂肪消化和吸收等。本试验结果可为乳酸菌在泥鳅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2022 Vol. 41 (3): 352-361 [摘要] ( 126 ) HTML (1 KB)  PDF (3626 KB)  ( 245 )
    362 红鳍东方鲀幼鱼中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姜洁明, 沈旭芳, 刘鹰, 张琦, 周慧婷, 王佳, 闫红伟, 王辰奇, 刘奇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1046
    为查明性别分化相关基因在红鳍东方鲀性别分化关键时期的表达规律,以孵化后40、60、80 d的红鳍东方鲀幼鱼为试验对象,对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对采样个体进行遗传性别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研究amhr2、dmrt1、gsdf、cyp19a1a、foxl2、dnmt1基因在遗传型为XX(雌性)和XY(雄性)幼鱼性腺中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上述基因的表达呈现出明显的性别二态性,其中amhr2基因在孵化后40、60 d XX和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孵化后80 d的XX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P<0.05)。Dmrt1和gsdf基因从孵化后20 d开始在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且在所有采样时间点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在XX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P<0.05)。Cyp19a1a和foxl2基因在孵化后40、60、80 d的XX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P<0.05)。而dnmt1基因在孵化后40、60 d的XX和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孵化后80 d时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XX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P<0.05)。研究结果表明,dmrt1和gsdf基因可能在红鳍东方鲀精巢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yp19a1a和foxl2可能在卵巢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上试验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性别分化相关基因在红鳍东方鲀性别分化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2022 Vol. 41 (3): 362-369 [摘要] ( 161 ) HTML (1 KB)  PDF (2123 KB)  ( 189 )
    370 尼罗罗非鱼E-钙黏着蛋白的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杨惠源, 陈泓霖, 李瑞雪, 杨志会, 吴颖瑞, 吴信忠, 蔡小辉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106
    克隆尼罗罗非鱼E-钙黏着蛋白(On-ECdh)基因,分析On-ECdh基因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其在正常和无乳链球菌刺激后的尼罗罗非鱼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设计基因特异引物扩增On-ECdh基因片段,采用生物信息学对其序列进行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On-ECdh基因的表达模式。On-ECdh基因开放阅读框为2442 bp,编码813个氨基酸。On-ECdh理论分子质量为89.9 ku,等电点为4.81。On-ECdh基因推导氨基酸含有1个钙黏着蛋白前结构域、4个钙黏着蛋白重复样结构域、1个钙黏着蛋白细胞质结构域和1个跨膜结构域。On-ECdh与伯氏朴丽鱼E-钙黏着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达79.04%,与其他鱼类、哺乳动物的相似性分别为42.44%~52.59%和37.12%~44.62%。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On-ECdh基因在健康的尼罗罗非鱼各组织中均有分布,在肝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鳃、肠道、胃、眼、肌肉、脾脏、脑、心脏、头肾。经无乳链球菌刺激后,On-ECdh基因相对表达量在头肾、眼和肠道中显著上调,而在胃、鳃和肝脏中呈下调趋势。眼、头肾和肠道中相对表达量分别在刺激1、3、12 h后达到最高峰,并在高峰后呈现回落趋势。胃、肝脏和鳃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在1、3、24 h时最低,胃和鳃中的相对表达量随时间呈现波浪型变化,肝脏中的则持续降低。试验结果表明,无乳链球菌可诱导On-ECdh基因表达,表明E-钙黏着蛋白可能在尼罗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时发挥一定的防御作用。
    2022 Vol. 41 (3): 370-378 [摘要] ( 111 ) HTML (1 KB)  PDF (4116 KB)  ( 111 )
    379 瓦氏雅罗鱼胚后发育与早期生长
    杨培民, 金广海, 刘义新, 王雷, 解涵, 胡宗云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224
    观察瓦氏雅罗鱼胚后发育状况并测量其池塘培育条件下的早期生长指标。试验结果显示,在12.7~26.7 ℃水温条件下,瓦氏雅罗鱼初孵仔鱼全长为(7.04±0.30) mm,2日龄鳔一室原基形成,3日龄鳔一室充气,6日龄仔鱼开口,8日龄卵黄囊吸收完毕,10日龄脊索末端开始向上弯曲,18日龄鳔二室形成,脊索弯曲完成,39日龄各鳍发育完全,55日龄鳞片开始出现在尾柄中央的体表,个体发育进入稚鱼期;67日龄全身被鳞,个体发育进入幼鱼期。根据卵黄囊、脊索和鳞片的变化,瓦氏雅罗鱼胚后发育可细分为卵黄囊期(0~8日龄)、后期仔鱼期(9~54日龄)和稚鱼期(55~67日龄)。试验期间,全长特定生长率为2.16%/d; 卵黄囊体积(V)与日龄(t)的关系为V=0.0057t2-0.2604t+1.723(r2=0.8035);全长(L)与日龄(t)关系为L=7.6529e0.0231t(r2=0.9393)。
    2022 Vol. 41 (3): 379-387 [摘要] ( 142 ) HTML (1 KB)  PDF (7107 KB)  ( 154 )
    388 小麦岛邻近海域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特征
    纪莹璐, 张乃星, 王岚, 张亮, 蒲思潮, 孙静宜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190
    为探明小麦岛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特征,于2018年10月对小麦岛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野外采样、室内生物鉴定和环境因子测定,对其多样性、群落结构、环境因子相关性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进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80种,包括环节动物多毛类57种、节肢动物甲壳类15种、软体动物3种、棘皮动物2种、其他类群生物3种。总平均生物量为65.42 g/m2,甲壳类贡献率最高;总平均丰度为474 个/m2,多毛类贡献率最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25%的相似性水平上,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可分为3个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的结果表明,调查海域部分站位沉积环境存在轻度污染的可能。底质中粉砂含量是影响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
    2022 Vol. 41 (3): 388-397 [摘要] ( 120 ) HTML (1 KB)  PDF (1562 KB)  ( 184 )
    398 尖头大吻鱼岁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任艳华, 张隽美, 隋修磊, 周传江, 孟晓林, 聂国兴, 张玉茹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143
    以野生尖头大吻鱼岁为材料,根据形态学指标和COⅠ基因测序核实物种,使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和气相色谱等方法测定分析其营养成分,并综合文献报道比较分析各营养成分,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试验结果显示,野生尖头大吻鱼岁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9.59±2.92)%、(16.62±2.73)%、(1.15±0.45)%和(0.93±0.05)%,pH为6.91±0.16,含肉率为(61.50±3.35)%;肌肉中共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96.24,氨基酸评分均接近或大于1,化学评分均大于0.5,赖氨酸含量为705 mg/g,分别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评分标准和全鸡蛋蛋白质模式的2.07倍和1.60倍;尖头大吻鱼岁肌肉(背肌、腹肌)、肝脏、肠道、脑、肾脏和脾脏等组织器官中主要检测出11种脂肪酸,腹肌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总含量高达18.07%,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39.21%。试验结果表明,河南省土著鱼类尖头大吻鱼岁所含蛋白质品质优良,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高,可作为优质食物来源。
    2022 Vol. 41 (3): 398-408 [摘要] ( 102 ) HTML (1 KB)  PDF (1663 KB)  ( 107 )
    409 仿刺参热泵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张静峰, 赵海波, 乔玲敏, 戴家傲, 王海祥, 曲勇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219
    为建立仿刺参干燥动力学模型并研究其热泵干燥特性,选择规格一致的鲜活仿刺参进行预处理,经预处理后测得仿刺参的干基含水率为550%~650%。在不同干燥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进行6组仿刺参干燥试验,干燥空气温度分别为30、35、40 ℃和45 ℃,相对湿度分别为10%、15%和20%,干燥风速为2 m/s。每组试验干燥时间20 h,每隔30 min测量1次仿刺参质量,干燥终止时,仿刺参干基含水率为30%~75%。结合仿刺参热泵干燥试验数据对8种常用的干燥模型进行改进,将干燥模型中的系数拟合为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函数,得到4种情况下不同模型中的系数,并利用4种评价指标比较不同模型拟合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干燥空气的温度与相对湿度参数均可影响仿刺参的热泵干燥过程,干燥空气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干燥速率越快。Page模型适合描述仿刺参热泵干燥过程,且同时考虑干燥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比不考虑或只考虑单一种参数的影响时的模拟精度更高。
    2022 Vol. 41 (3): 409-416 [摘要] ( 85 ) HTML (1 KB)  PDF (1612 KB)  ( 117 )
    417 罗氏沼虾形态性状对体长影响的通径分析
    熊昭娣, 高翔, 邓平平, 戴习林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126
    为探究罗氏沼虾形态性状对体长的影响,随机选取391尾5月龄罗氏沼虾,对全长、体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第1腹节长、第2腹节宽等10个形态性状进行测量;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计算各性状指标间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和共同决定系数;选取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的形态性状计算复相关指数,确定影响体长的重点性状;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形态性状估计体长的最优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所测量形态性状与体长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全长与体长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均最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P<0.05,r2=0.958,除第1腹节长、第2腹节高的偏回归系数为显著水平(P<0.05)外,其他性状的偏回归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由此可知,全长是影响体长的最重要性状,第2腹节宽、第6腹节宽对体长的直接作用极显著;将全长、第2腹节宽和第6腹节宽作为定向选育指标应用到建立罗氏沼虾快速生长专门化品系的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2022 Vol. 41 (3): 417-423 [摘要] ( 142 ) HTML (1 KB)  PDF (1374 KB)  ( 134 )
    424 低温季节凡纳滨对虾室内生物絮团养殖研究
    周晖, 韩满强, 汤保贵, 伍栩民, 杜书敏, 谭瑞华, 龚汉夫, 林志豪, 何益荀, 钟育麒, 林桂腾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168
    在低温季节研究凡纳滨对虾在室内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下的生长与体成分。试验设置清水养殖(饱食投喂)为对照组,生物絮团养殖(投喂量为清水组70%)为试验组,每组3个平行,每桶放凡纳滨对虾[(3.17±0.37) g] 18尾,养殖42 d,记录摄食率,测定体质量和体成分,计算生长指标。试验结果显示:(1)清水组的平均水温为(21.3±2.0) ℃,凡纳滨对虾的平均日摄食率为(1.87±0.30)%,变化不显著(P>0.05),水温与凡纳滨对虾平均日摄食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2)31~42 d,絮团组水温显著高于清水组(P<0.05);(3)在投喂量仅为清水组70%的条件下,絮团组与清水组凡纳滨对虾的终末体质量、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和体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絮团组凡纳滨对虾的饲料转化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清水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季节,室内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可以在维持凡纳滨对虾生长速度与清水养殖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并维持较高水温。
    2022 Vol. 41 (3): 424-430 [摘要] ( 92 ) HTML (1 KB)  PDF (1827 KB)  ( 110 )
    431 复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大口黑鲈生长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张奇, 杨军, 廖伟坚, 李自金, 郑连春, 何绪刚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070
    为探明由黄芪多糖、杜仲、酵母细胞壁、胆汁酸、L-肉碱等有机结合的复合型饲料添加剂对大口黑鲈生长和健康状况的影响,选取270尾平均体质量为(50.42±6.43) 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基础饲料)、试验组(基础饲料+0.01%复合型饲料添加剂)、阳性对照组(功能饲料)共3个处理组,每组3个平行,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口黑鲈特定生长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并且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肝体比和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存活率、肥满度以及全鱼、肌肉营养组分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中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肝脏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适量添加复合型饲料添加剂能有效促进大口黑鲈生长,降低肝脏脂肪含量,提高组织抗氧化能力。
    2022 Vol. 41 (3): 431-437 [摘要] ( 104 ) HTML (1 KB)  PDF (2129 KB)  ( 119 )
    438 不同溶解氧水平对鳜呼吸代谢酶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宋银都, 曾萌冬, 周昊天, 周云红, 张成硕, 赵金良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183
    鱼类面对低氧胁迫具有不同的感受性与适应调节机理。为探究不同溶解氧含量下鳜呼吸代谢水平,分别在溶解氧质量浓度为5、4、3、2、1 mg/L时测定鳜心脏、脑、肝脏和肌肉组织中丙酮酸脱氢酶(P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乳酸含量及各组织中相关基因(LDH-A、PDH-E1α)的表达量,并计算每个阶段鳜耗氧率。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溶解氧质量浓度由5 mg/L降至1 mg/L,各组织中丙酮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分别呈下降、上升趋势,其中鳜肝脏和肌肉中丙酮酸脱氢酶活性在溶解氧质量浓度为3 mg/L时显著下降(P<0.05),心脏、肌肉、脑和肝脏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分别在溶解氧质量浓度为2 mg/L时显著上升(P<0.05);当溶解氧质量浓度降至1 mg/L时,除肝脏外各组织中乳酸浓度升至最高;鳜各组织中LDH-A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除心脏外,其余组织中PDH-E1α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当溶解氧质量浓度降至3 mg/L时,耗氧率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溶解氧水平下降过程中鳜减少有氧呼吸增加无氧呼吸,降低耗氧率以适应低氧环境生存,溶解氧质量浓度小于3 mg/L时,鳜可能受到低氧胁迫。
    2022 Vol. 41 (3): 438-444 [摘要] ( 107 ) HTML (1 KB)  PDF (1322 KB)  ( 128 )
    445 饲料中甲基睾酮含量对阿里雌鱼生长及体色的影响
    姜巨峰, 刘克明, 李春艳, 刘肖莲, 周勇, 韩现芹, 史东杰, 马林, 宋红梅, 赵立明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205
    为探明甲基睾酮对阿里雌鱼生长及体色的影响,在水温22~24 ℃下,将初始体质量(5.78±1.05) g的阿里雌鱼4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饲养于75 cm×60 cm×28 cm水族缸中,分别投喂含甲基睾酮0、4、8、12、16 mg/kg 5个梯度的饲料,观察8周增色时间和4周停药期鱼的生长及体色变化。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含量的甲基睾酮对阿里雌鱼的成活率无影响,均为100%;12 mg/kg的甲基睾酮组的体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2 mg/kg与16 mg/kg甲基睾酮组增色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增色后的阿里雌鱼在后4周停药期中,体色呈现先增艳,后又缓慢减弱现象,但仍维持在较艳的程度。表明外源甲基睾酮对阿里雌鱼具有适应性反应,增色后的阿里雌鱼体色能够稳定4周以上,甲基睾酮适宜添加量为12 mg/kg。
    2022 Vol. 41 (3): 445-451 [摘要] ( 123 ) HTML (1 KB)  PDF (1364 KB)  ( 92 )
    452 恩诺沙星诱导溶藻弧菌耐药和交叉耐药的研究
    张凯, 张明明, 谢曦, 王蓉, 胡文婷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201
    自收集于海南海水养殖区域内的溶藻弧菌中筛选恩诺沙星敏感株,在含亚抑菌质量浓度恩诺沙星的培养基上进行质量浓度递增法体外诱导,探究耐药性的发生状况,比较诱导耐药前后诱导菌对诱导药物和6种非诱导药物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并在不含药物的培养基上连续传代考察诱导后的耐药株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30株养殖源溶藻弧菌中筛选出24株恩诺沙星敏感株;经30代体外诱导,敏感株均稳定获得了恩诺沙星耐药,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诱导前的64~1024倍;诱导菌株对非诱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产生明显的交叉耐药,大多数菌株对四环素表现出了交叉耐药,对氟苯尼考和磺胺嘧啶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增强,对硫酸新霉素的耐药性未发生明显变化。14株溶藻弧菌诱导耐药株的交叉耐药率达到50%以上,其中菌株HNVA21的交叉耐药比最高,达83.3%。耐药子代在无药物培养基中连续传代20次后,21株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保持不变,耐药性稳定,3株耐药菌株耐药性下降为诱导后的1/2。亚抑菌质量浓度恩诺沙星可诱导溶藻弧菌产生耐药,并对多种非诱导药物产生交叉耐药,获得的耐药株遗传稳定性较好。
    2022 Vol. 41 (3): 452-458 [摘要] ( 84 ) HTML (1 KB)  PDF (1067 KB)  ( 94 )
    459 单环刺螠体腔液抑菌特性研究
    甘宏涛, 刘统昊, 丁子媛, 姚海洋, 崔楠, 孟霄, 徐国成, 曹黎鑫, 许星鸿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140
    自体质量(18.03±1.35) g 单环刺螠中抽取体腔液,于4 ℃、3000 r/min(离心半径13.5 cm)离心20 min,取体腔液上清液,再将离心所得血细胞沉淀用无菌生理盐水重悬后,经超声波破碎仪4 ℃破碎5 min,取体腔细胞破碎液上清液,以牛津杯法和生长曲线抑制法检测单环刺螠体腔液上清液和体腔细胞破碎液上清液对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副溶血弧菌、鳗弧菌、凡隆氏气单胞菌、哈维氏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壁微球菌8种菌的抑制效果,并分析温度、盐度、干露和饥饿等环境因子对体腔液抑菌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单环刺螠体腔液上清液对鳗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体腔细胞破碎液上清液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凡隆氏气单胞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盐度25组体腔细胞破碎液上清液抑菌活性较强,盐度20和30两组抑菌活性略低,低盐胁迫(盐度15)和高盐胁迫(盐度35)下,抑菌活性下降极显著(P<0.01),以低盐胁迫影响更大。当温度处于6~12 ℃,体腔细胞破碎液上清液抑菌活性较强,低于12 ℃或高于26 ℃,抑菌活性均发生极显著下降(P<0.01)。干露时间≥8 h,体腔液抑菌活性显著降低(P<0.05);饥饿时间≥2 d,体腔液抑菌活性下降极显著(P<0.01)。
    2022 Vol. 41 (3): 459-466 [摘要] ( 80 ) HTML (1 KB)  PDF (5994 KB)  ( 122 )
    467 打虎石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鱼产力评估
    邵旭东, 李毅超, 白禄军, 周波波, 王芳芳, 刘青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214
    为研究打虎石水库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等群落结构特征,对水体营养状况评价和水库鱼产力进行估算,于2018年5、7、9月对其浮游生物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打虎石水库浮游植物共57种(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有22种,占38.60%,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7.5465×106 个/L,平均生物量为3.11 mg/L。浮游动物种类共检出39种,其中轮虫种类最多,有19种,占48.72%,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1924.54 个/L,平均生物量为1.34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结果表明,打虎石水库营养类型为中营养型。根据浮游生物调查结果估算鱼产力为336.63 kg/hm2。研究结果表明,打虎石水库饵料利用率较低,可适当增加鲢、鳙的放养量,以控制水库的浮游生物数量和生物量,进一步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发生。
    2022 Vol. 41 (3): 467-474 [摘要] ( 120 ) HTML (1 KB)  PDF (1690 KB)  ( 108 )
    475 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渔场的时空分布
    方星楠, 余为, 陈新军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088
    根据2017年1—7月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的捕捞数据,以及海表面温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利用渔场经纬度重心法和广义加性模型研究不同月份茎柔鱼渔场重心的时空变化,评估海表面温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对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的影响,并基于捕捞努力量与海表面温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频率分布关系,分析茎柔鱼每月海表面温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适宜范围及其月间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7月赤道海域茎柔鱼渔场重心逐渐向东南方向偏移。广义加性模型统计结果表明,两个环境因子对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1—7月茎柔鱼适宜海表面温度范围随月份推移先增后减,4月海表面温度最高,为26.8~27.2 ℃;适宜叶绿素a质量浓度范围在前5个月不变,均为0.14~0.16 mg/m3,而6、7月分别为0.16~0.18、0.18~0.20 mg/m3。笔者分析了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的时空变动规律,可为准确定位渔场位置提供技术支撑。
    2022 Vol. 41 (3): 475-483 [摘要] ( 140 ) HTML (1 KB)  PDF (2788 KB)  ( 156 )
    484 阿曼湾深水渔场拖网渔获组成及渔场分布研究
    陈峰, 朱文斌, 徐国强, 冯卫东, 郭爱, 张洪亮, 李德伟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162
    阿曼湾海域是我国新开发的过洋性渔场之一,根据2016年我国底拖网渔船在阿曼湾深水海域生产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我国底拖网作业渔场分布、渔获物组成以及主捕种类的开发现状,为阿曼湾深水渔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阿曼湾深水渔场主要分布在N 25°25′~25°40′,E 57°00′~57°25′的200 m以深海域;渔获物种类共29种,主要经济种类为带鱼、海鳗和大眼黑姑鱼。2016年带鱼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3.89 t/d。渔汛旺期为1—3月和10—11月,3月带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最高(5.57 t/d);淡季为12月和4—6月,4月带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最低(1.00 t/d)。分析认为,阿曼湾深水渔场狭窄,渔船容纳量有限。建议未来我国渔船在中伊渔业协议的框架下入渔,严格控制入渔指标,有序地推进伊朗阿曼湾海域渔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2 Vol. 41 (3): 484-490 [摘要] ( 116 ) HTML (1 KB)  PDF (1530 KB)  ( 86 )
            综述与专论
    491 生物絮团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概述
    韩佳民, 苏胜齐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228
    2022 Vol. 41 (3): 491-503 [摘要] ( 159 ) HTML (1 KB)  PDF (1478 KB)  ( 244 )
    504 虾肝肠胞虫的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曹海鹏, 夏婷婷, 许拉, 盖春蕾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167
    2022 Vol. 41 (3): 504-508 [摘要] ( 146 ) HTML (1 KB)  PDF (974 KB)  ( 172 )
    509 NF-κB信号通路在硬骨鱼免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刘念, 周俊豪, 杨映
    DOI: 10.16378/j.cnki.1003-1111.20153
    2022 Vol. 41 (3): 509-516 [摘要] ( 119 ) HTML (1 KB)  PDF (2256 KB)  ( 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