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Ⅰ序列绒螯蟹属DNA条形码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徐洁,王晓梅,李晶晶,陈池,李转转,张玲颖
天津农学 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 天津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 300402
DNA Barcoding and Genetic Diversity in Genus Eriocheir Based on COⅠ Gene Sequences
XU Jie, WANG Xiaomei, LI Jingjing, CHEN Chi, LI Zhuanzhuan, ZHANG Lingying
摘要 对绒螯蟹属的中华绒螯蟹如东和七里海群体、日本绒螯蟹、合浦绒螯蟹及狭颚绒螯蟹共80条线粒体COⅠ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并与GenBank中绒螯蟹属的台湾绒螯蟹2条和近方蟹属的绒毛近方蟹19条COⅠ 基因序列进行联配分析。结果显示,101条序列包含44种单倍型,序列组成表现明显的碱基偏倚性。中华绒螯蟹如东、七里海群体与日本绒螯蟹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210%和1.078%,明显低于COⅠ基因DNA条形码鉴别种的遗传距离为2%的阈值,表明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为同一物种;而合浦绒螯蟹与中华绒螯蟹如东和七里海群体及与日本绒螯蟹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823%、5.101%以及5.011%,明显大于2%的鉴别阈值,说明合浦绒螯蟹为独立的种。以绒毛近方蟹为外群,基于群体内及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构建的邻接树显示,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聚在一起,合浦绒螯蟹则聚成单系。本文测序的5个群体除狭颚绒螯蟹外,其余均具有遗传多样性,单倍型多样性为0.593±0.144~0.779±0.068,核苷酸多样性为0.00156~0.01336;此外,中华绒螯蟹如东群体与日本绒螯蟹、合浦绒螯蟹和中华绒螯蟹七里海群体分别共享单倍型H1、H2和H3,说明这些蟹类可能有种质资源混杂或是遗传污染的现象。
关键词 :
绒螯蟹 ,
COⅠ基因 ,
DNA条形码 ,
物种鉴定 ,
遗传多样性
Key words :
Eriocheir
COⅠ gene
DNA barcod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genetic diversity
引用本文:
徐洁,王晓梅,李晶晶,陈池,李转转,张玲颖. 基于COⅠ序列绒螯蟹属DNA条形码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J]. 水产科学, 2017, 36(4): 480-487.
XU Jie, WANG Xiaomei, LI Jingjing, CHEN Chi, LI Zhuanzhuan, ZHANG Lingying. DNA Barcoding and Genetic Diversity in Genus Eriocheir Based on COⅠ Gene Sequences . Fisheries Science, 2017, 36(4): 480-487.
链接本文:
http://www.shchkx.com/CN/ 或 http://www.shchkx.com/CN/Y2017/V36/I4/480
[1]
王玉全, 范思宁, 于怡琳, 梅杰, 孙娜, 梁晓晨, 刘学深, 李晓东. 稻蟹共生模式下中华绒螯蟹捕食灰飞虱的研究 [J]. 水产科学, 2025, 44(2): 191-201.
[2]
钱晓莉, 陈阿琴, 王磊, 吴旭干, 姚春霞. 3种来源中华绒螯蟹矿物质组成及风险评估 [J]. 水产科学, 2025, 44(1): 14-25.
[3]
乔增辉, 位璐璐, 卢祺, 史羽瑶, 尹明雨, 王锡昌. 保活方式对中华绒螯蟹活力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J]. 水产科学, 2025, 44(1): 56-64.
[4]
徐晓丽, 栾凯, 李翰林, 邱金来, 张鹏, 张韦. 二尖梅奇酵母的致病性研究及敏感药物筛选 [J]. 水产科学, 2024, 43(6): 1001-1008.
[5]
谢昕洋, 周振旗, 关伟晔, 侯鑫, 王军, 王成辉. 中华绒螯蟹攻击性差异的比较转录组研究 [J]. 水产科学, 2024, 43(4): 571-579.
[6]
王天雨, 丛亚新, 吴朝霞, 孙文涛, 刘依朦. 氨氮对中华绒螯蟹蜕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J]. 水产科学, 2024, 43(4): 590-597.
[7]
殷乐, 姜晓东, 郑艳波, 吴旭干. 合浦绒螯蟹大眼幼体在长江流域蟹种培育中的效果 [J]. 水产科学, 2024, 43(4): 648-654.
[8]
唐静, 薛竣仁, 刘洪波, 姜涛, 陈修报, 杨健.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背甲几何形态的产地差异 [J]. 水产科学, 2023, 42(5): 775-784.
[9]
刘红艳, 熊飞, 翟东东, 王莹, 夏明, 陈元元. 鲿科鱼类DNA条形码鉴定及系统进化研究 [J]. 水产科学, 2023, 42(4): 575-584.
[10]
邢秀梅, 沈铭浩, 李杰, 宁先会, 张凯, 尹绍武. 中华绒螯蟹新品种种质创制的研究进展 [J]. 水产科学, 2023, 42(4): 742-746.
[11]
徐静静, 冯广朋, 张涛, 耿智, 杨刚, 宋超, 李春波.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食性分析 [J]. 水产科学, 2023, 42(1): 1-10.
[12]
李玉龙, 鲍相渤, 高祥刚, 段妍, 王彬, 董婧, 李云峰. DNA条形码在海蜇食物组成鉴定中的应用 [J]. 水产科学, 2022, 41(4): 614-621.
[13]
宁梓健, 寇诗瑀, 包杰, 姜宏波. 中华绒螯蟹微孢子虫全基因组分泌蛋白的预测分析 [J]. 水产科学, 2022, 41(2): 280-288.
[14]
王雨吉, 孟学平, 易乐飞. 基于转录组西施舌微卫星标记开发及隐种鉴定 [J]. 水产科学, 2022, 41(2): 289-295.
[15]
杨航, 杨志刚, 张龙. 蜕壳周期内中华绒螯蟹钙含量、组织结构及相关基因表达变化 [J]. 水产科学, 2022, 41(1): 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