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添加对咖啡金黄水母体色影响的初步研究
杨翠华,王文章,陈华增,齐继光
青岛海洋科技馆,山东 青岛 266003
Effect of Dietary Pigments on Body Color of Jellyfish Chrysaora melanaster
YANG Cuihua, WANG Wenzhang, CHEN Huazeng, QI Jiguang
摘要 在人工繁殖水母的饵料中添加食用性人工合成色素、人工合成荧光色素、天然虾青素、铁元素和饲喂含有色素的海蜇等,测定水母采食饵料后感官指标、酪氨酸酶活力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分析添加物质对水母生理机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4种人工食用色素均能大大提升水母的观赏性,但颜色保持时间短,3 h后,所有水母均恢复原来的体色,水母状态未发现改变。水母注射水溶性荧光色素,10 h后才能通过水循环扩散到全身,荧光色维持时间可达30 d。水母饲喂天然虾青素、铁元素和含有色素的海蜇1个月后,肉眼观察,海蜇组的水母比对照组的水母颜色深,而虾青素组、FeSO4 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各组酪氨酸酶活力和总胡萝卜素含量均较低。组内个体间酪氨酸酶活力差异较大,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 >0.05)。总胡萝卜素在450 nm处吸收值最高。海蜇组水母的酪氨酸酶活力和总胡萝卜素含量均最高,分别为0.133 U/mL和251.01 mg/kg。虾青素组酪氨酸酶活力最低,为0.109 U/mL。食用色素组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仅为158.83 mg/kg,酪氨酸酶活力仅高于虾青素组,可能与色素并未在表皮和中胶层形成色素沉淀有关。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添加色素能获得颜色各异的水母,水溶性荧光色素能长期保存在动物体内,可作为体色调控色素。水母的色素合成与酪氨酸酶活力和总胡萝卜素含量有关。
关键词 :
色素 ,
体色 ,
人工繁育 ,
咖啡金黄水母
Key words :
pigment
body color
artificial breeding
Chrysaora melanaster
[1]
杨濯羽, 杜岩岩, 卡伟, 焦文龙, 王太, 张艳萍, 达虎. 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极边扁咽齿鱼群体遗传研究 [J]. 水产科学, 2024, 43(1): 79-87.
[2]
万顺鹏, 朱文彬, 王兰梅, 罗明坤, 傅建军, 杜淑玫, 董在杰. 红福瑞鲤2号生长、体色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J]. 水产科学, 2023, 42(6): 1032-1039.
[3]
金鑫, 卢正义, 张媛媛, 崔培, 孙金辉, 乔秀亭, 程镇燕. 维生素E对黄金锦鲤生长、抗氧化指标及体色的影响 [J]. 水产科学, 2023, 42(6): 1040-1046.
[4]
韦玲静, 吕业坚, 甘宝江, 黄杰, 刘康, 张盛, 滕忠作, 莫飞龙, 叶香尘. 金边鲤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J]. 水产科学, 2023, 42(4): 648-656.
[5]
麻智芳, 余科, 安苗, 黄胜, 潘秋芝, 李珊, 何孝宽. 荔波樟江野生斑鳜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J]. 水产科学, 2023, 42(1): 21-29.
[6]
王玮欣, 李宇, 朱洪赓, 张婉茹, 冯广朋, 陈建华. 基于形态和Cytb序列的短颌鲚种群遗传分化研究 [J]. 水产科学, 2022, 41(6): 949-958.
[7]
迟雯丹, 宋静静, 郭文, 刘凯凯, 于道德. 绿鳍马面鲀早期色素细胞发育与体色变化 [J]. 水产科学, 2022, 41(2): 218-225.
[8]
周华兴, 段国庆, 胡玉婷, 汪焕, 江河, 凌俊, 潘庭双, 陈小雷. 杂交黄颡鱼体色分化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J]. 水产科学, 2021, 40(5): 726-732.
[9]
王祎哲,姚奕炯,王梓懿,贾旭颖,高金伟,张文慧,邵蓬,窦勇,周文礼. 光照对纤细裸藻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影响的研究 [J]. 水产科学, 2021, 40(2): 179-187.
[10]
胡玉婷, 段国庆, 凌俊, 周华兴, 潘庭双, 江河. 长江、淮河水系安徽区段黄颡鱼的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J]. 水产科学, 2020, 39(6): 804-812.
[11]
丁雪梅, 颜岳辉, 李强, 罗旭, 唐利洲. 南盘江破碎生境中子陵吻虾虎鱼的遗传多样性 [J]. 水产科学, 2020, 39(6): 852-862.
[12]
吴明林, 陈晓武, 崔凯, 李海洋, 侯冠军, 蒋阳阳. 翘嘴鳜皮肤、鳞片、鳍色素细胞显微观察 [J]. 水产科学, 2020, 39(4): 545-552.
[13]
彭刚, 徐宇, 张燕, 王静, 黄鸿兵, 严维辉, 许志强. 红螯螯虾累代繁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J]. 水产科学, 2020, 39(4): 615-619.
[14]
李大命, 孙文祥, 许飞, 唐晟凯, 刘燕山, 谷先坤, 刘小维, 张彤晴. 高邮湖大银鱼、太湖新银鱼Cytb和COⅠ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J]. 水产科学, 2020, 39(2): 258-264.
[15]
孙学亮,季延滨,尚东维,白东清,崔培,华旭峰,尤宏争,陈成勋. 玉米蛋白粉混合物对血鹦鹉鱼生化机能的影响 [J]. 水产科学, 2017, 36(4): 488-492.